生活是写作的基础论文_伍美娟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论文_伍美娟

广东省台山市大江镇公益小学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语言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是语言建构和运用水平的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我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关注生活,从身边积累写作的素材,教会学生多读书,不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关注生活 素材 悦读 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新课程理念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生活与写作结合,打开写作的源泉

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出发,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身边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头脑的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表达的过程。离开了“生活”,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

1、我一直教导学生,生活着就会跟许多事物打交道。这些事物就是写作的材料,写作的源泉。要求学生从自己身边搜索,才能逐步提高运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有一年,我接手五年级一个新班。为了摸清学生的写作底细,我提早布置完成第二单元“写一个自己敬佩或尊敬的人”这项作业。不料,交上来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写冒着风雨顶着烈日的邮递员。我一看恼火极了,怎么活生生的个体写出的东西都是千篇一律的?无疑,老师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上缺少工夫。

幸好,我平时注意同学们中的言行。我先娓娓道来:“一次天色已黑了,我刚走到操场要回家,突然看到仕延和瑞宏(本班学生)转身跑回来,他们急匆匆告诉我,他们在学校门口回头看见本班没有关灯,要回去关。”并且我让仕延和瑞宏做了证明。全班同学微笑着,向他们投与赞许的眼光。我告诉同学们身边有很多事例,我们要善于积累并且把它们写进文章,这样的文章才生动。接下来,我让学生相互看,说说哪个是自己最敬佩的,为什么。这下,同学们的话匣子开了,争着说。同时,我要求学生范围加大,伙伴、父母、老师、亲戚等。同学们接二连三地发言,意犹未尽。接着,我让同学们在刚才回忆的事情中挑选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事写下来。他们有了刚才说的基础,又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沙沙”地在作文纸上写着。这一次,交上来的新鲜多了,《负责的念书组长》、《早餐管理员》、《瘦瘦的妈妈》……

关注生活,学生轻易地汲取到写作的内容,避免学生对作文产生厌恶的情绪。记得一次,我的一位学生在完成《一件难忘的事》这篇作文时,他就选了早两天他抬早餐时一不小心把一褒粥倒了的事。文章中他生动地写到自己前后的心理活动,一些老师的指责,和当时我对他的安慰与教育。这事许多学生都亲身目睹,我作为一篇范文在全班面前朗读,并教育他们感人心脾的文章是会在自己的双手中诞生的。

2、我们时常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充满情趣的,让学生热爱生活,激发写作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善于抓住学生所具有的好奇、好胜、好学等特点,尽力将课设计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记得有一次有幸参加窦桂梅老师一节作文课,课上得非常生动,引人入胜。她授课的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索盒子里的东西。一开课,窦老师自然将孩子们带进创设作文的氛围中来,她注重提醒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的动作、神情、语言,窦老师表演得自然,吸引着每一位学生包括听众目不转睛地看着,学生观察得认真,口述得准确,一堂课学生参与率极高,兴致勃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窦老师的课给了我深刻的启发,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产生兴趣比什么都重要。于是,我在讲授“写一种自己喜爱的运动”时也用到她的方法。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弄清习作的要求,明确重点写的内容后。我叫一位跑步快动作又标准的男孩来到讲台,引导其他同学观察和我一起来描述,一下子学生的情趣高涨,非常愉快地参与课堂,按照这种方法还演示了跳远、跳高的运动。可以说,用地方方言讲是没问题的,可用普通话习作就大打折扣。通过一起来描述,同学们知道了许多动词是能用上的。比如:双手前后摆动,眼望前方,后腿一蹬,前腿向上抬……如果是老师读一篇范文,或者单纯靠老师嘴里说,这些词语很难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头脑中,以后也不会灵活准确地使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身边搜索材料,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对教学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积极探索,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一起来观察,让作文与他们的生活拉近距离,于是难度减少,兴趣浓了,这样的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学生的经历。校园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校园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活动的多姿多彩,会愉悦孩子们的身心,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都会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

2016年在镇级领导的策划下,相继下发开展体育节、数学嘉年华等文件,我校在体育节结合学校“诚信为人,诚信做事”的办学特色,举行了主持人选拔比赛、手抄报比赛、体育运动比赛,学生们目睹了一个个镜头,丰富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在学校举办的“诚信写作比赛”中,一个个精彩的、难忘的镜头也收录在作文里,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耐人寻味,否则,写一件愉快的事,马上会生搬硬套——老鹰捉小鸟……

二、阅读与写作结合,提高写作的水平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靠多写对吗?不对。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认为提高写作能力就要多写,加强写的强度,只会让学生厌烦,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扩大阅读范围、积累好词好句,积累写作方法,通过读写有效结合,达到培养语文素养的目的 。

今年11月份,我们学校认识到学生与城镇孩子的差距,在课程表“地方与学校课程”安排1节课作为“悦读”,这节课由语文教师担任,要求老师安排学生阅读从班级书柜里或从家里带来的书。刚开始时,我班的学生拿着书随意地翻看,翻到喜欢看的就看看,那几个字认识不多的反而更快,一下子又跑上来借书了,站在讲台上好几分钟,也不知道要看哪本。

巡堂时,走近语文成绩好的学生身边问问他们看了什么,他们笑而不答,有个别学生捧着漫画书呢。这分明是孩子们不会读书,怎么孩子们不会把平时课堂的学习方法运用过来呢?看来还需要教师的“引”。

于是,我在书柜里拿出《青苹果》,翻看着发现一篇《<桥下的一家人>的读后感》,刚好我批改完单元作文——读后感,上个星期读了这张报纸,他们都没看到这篇文章?难怪这么多人不会写。

《<桥下的一家人>的读后感》脉络清晰,简单明了,我在平台上投影出来,让学生们自由读两遍,思考: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重点引读“读完这本书,一滴滴滚烫的泪珠早已夺眶而出,我不禁掩卷深思:爱,究竟有多强大……他实现了孩子们的愿望——拥有一个真正的家,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家的温暖。”启发学生这是写作者读《<桥下的一家人>的读后感》后的深刻感受,若是读完文章毫无感受可言,那是白读书,写出来的作文是不达标的。作者为了加深对这种爱的理解,联系曾经自己捐款的事,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人与人之间相处有爱的重要性,接着我再引荐两篇读后感。这一回重写《<XX>的读后感》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不是大篇幅地摘抄课文句子,也会借用一些生动的句子。

尝到了甜头,每星期的“悦读课”都先由我“引”,引导孩子们品尝一个比喻句,一个四字词语……再放手让他们挑喜欢的书读,慢慢地,在个人准备的笔记本上写上了一些词,句。有一次,我布置一个读书作业:今天的悦读课,我读了什么?有些学生将积累的词句写出来,有些学生将读书的情景写出来,如:我读着读着,看到一些好词,马上摘抄下来,又看了几遍,闭上眼睛想一想,太有味道了。还有个别平时写作好的学生写道:这次的悦读课真有意义!让我觉得读书要认真,要有方法,要会思考,多读书,才能把作文写好,写得与众不同。有了阅读的酝酿,学生作文中的语句变得生动,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言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是语言建构和运用水平的体现。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它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素材;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它为我们的写作添加色彩,抓好提高写作水平的元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论文作者:伍美娟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论文_伍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