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方法改革新探讨论文_王引珍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方法改革新探讨论文_王引珍

王引珍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五中学 甘肃 天水 741400

【摘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课程,语文课程教学,应该不断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使语文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初中语文学习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有一个挑战,它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上,开始加入了文言文的学习。但是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文言文教学长期为人所诟病。本文针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1-035-02

初中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课程改革已历十来年了,但对许多教师来说,文言文教学依旧是一方“净土”,它依旧是课改的“死角”,很多教师不知从何处去改,也不知怎么去改。笔者从教十几年,就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危害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由于甘肃省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的分值占有很大比重,教师为了提高文言文分数,不得不继承文言文教学的“光荣传统”----串讲式: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一讲到底。教师在思想认识上有这样的误解:教学目的只是让学生理解文义;教学任务在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教授文言文纯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解释词语、翻译句子。教学双方对文言文中强烈的文学因素、人文因素等不予重视。

串讲式教学必然带来以下危害:首先,扼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实施串讲式教学,学生只有被动的听和记,没有时间去思考,上课时间成了教师的“书记”,课后忙于花时间去记解释、译句子、背课文。学生把文言文学习看成是折磨,根本提不起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不“好”之,不以之为“乐”,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学生不会“举一反三”。教师教了“一”,学生就只知其“一”,甚至还有很多学生连“一”都知不完!怎么叫他去“阅读理解浅显的文言文”呢?第三,人为的让丰富的文言文变得狭窄。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字词句的落实,不仅仅是句式、语言规则的学习与内化,它应该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更是文化的熏陶感染。初中文言文选入的都是富有文学性的文段,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古汉语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水平,陶冶道德情操,得到心灵的净化。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得到高分,只限于让学生掌握那点可怜巴巴的语言知识,而对文言文中丰富的美的内涵缺少挖掘。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语言知识掌握得不多,而且对文言文深恶痛绝之,这正是捡到芝麻丢了西瓜!为了高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更苦,家长陪着受苦,文言文成了莘莘学子难以摆脱的痛苦!

二、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人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文言文的感觉是枯燥乏味,所以得让学生感兴趣。学生对学习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利用学生的这种天然倾向,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下列方式创设情境:

①播放影像资料。学习《三峡》,可以欣赏三峡优美的风光,把学生带到那个情境中去,激起学习的冲动和热情。学习《口技》可以用一段现代口技表演的录音导入,学生带着浓浓的兴致学习《口技》,体会口技表演者精湛的技艺。

②讲相关的故事,或改编故事,或分角色朗读。学习《隆中对》,就给学生讲一讲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和刘备三顾茅庐的曲折经过;对于像《唐雎不辱使命》《公输》《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的文章,就应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事先应做好相应的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更好的教,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应该感到满足,享受教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使学生关系和谐,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2、引导学生养成诵读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说反复诵读能领会文章的内涵。熟读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诵读应该有明确的要求:第一步,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第二步,粗知大意,掌握思路;第三步,读出语气、语势;第四步,体味情感、感悟意境。在学生诵读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必要时应该进行示范,要结合文章的感情意境指导朗读,要让学生多读一次就有新的体会。不能机械重复的读“望天书”,摇头晃脑读得不亦乐乎,结果是脑子里什么都没装进去。比如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我们在让学生读准字音、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分析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历史背景,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讨论,读好两个主要人物的对话,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当学生对人物特点和课文中语气语势的把握都比较到位的时候,再让学生模拟表演。可以指导朗读的文章一定要不怕花时间,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一种爱意,觉得学习文言文同现代文一样有趣,甚至更有趣。只要学生爱上了文言文,那一点时间就花得很值。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把“读”字放在首位。因为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童趣》中“项为之强”一句中的“强”不读“qi ng”也不读“qi ng”,而应读“ji ng”。再如《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其中的“属”不读“sh ”,而要读“zh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同舍生皆被绮绣”,其中的“被”不读“be ”,而要读“p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

3、借助注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课文的注释比较详细,学生结合注释或进行合作学习就能了解文章的大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注释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下面以《三峡》第一段为例说明注释的重要性: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本段的注释有:“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 、“阙”、“亭午”、“夜分”“曦”。根据这些注释,学生很容易明白本段的大意,只要认真推敲两个“自”的意思(前一个是“在”,后一个是“如果” ),那么整段的意思就能够轻松的弄明白了。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释字词和翻译句子,教师就不用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了,学生本身也就有事可做、就有成就感了。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就不会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了。

4、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多背诵、多积累

对文言文的学习,背诵一定量的文章是非常必要的。背诵是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背诵达到一定的量,才可能形成语感,从量变到质变,提升文言文的学习水平。背诵的方法很多,对不同的文章应有不同的背诵方法:记叙性的作品可按事情发生的过程或抓住时间词来背诵;说明性文章可按照说明的层次来背诵,如《核舟记》可按总-分-总的层次进行背诵,对主体部分又按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背诵;议论性文字可按抓论点、论据或中心句、分承句来记忆,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可按这种方法来指导背诵。还可指导学生清文章的脉络(《桃花源记》)或抓警句(《岳阳楼记》)或抓关键词语来背诵(《曹刿论战》抓“鄙”和“远谋”)。

5、讲究导入语,吸引学生,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刚入初中,第一单元第5课就是文言文《童趣》,为了吸引学生,我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抓住学生的心理,用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童年生活快乐无忧,大自然是我们的快乐天地,看到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景象,我们都可以想象成我们喜欢的东西,如:看到天空中的朵朵白云,我们会把它说成是山峰、马、绵羊等。那同学们看到其他的东西又会想成什么呢?这时同学们七嘴八舌说了一些,抓住这种势头,便顺理成章的进入了本课的学习。

6、切合实际,因学行导,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理解词语,方法较多:有“加字法”(如:《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道不通”,“道”在这用“加字法”构成“道路”即可。)。还有就是“换字法”(如《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道”在这用“换字法”解释为“方法”即可)。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一词多义,就加以归纳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方便复习积累。如《岳阳楼记》中有两个句子出现“或”字,即“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这两个“或”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有时”的意思,后者是“或许”的意思。再联系《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的“或”与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有的人”的意思。

总之,文言文是历史的瑰宝,也是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可能永远停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的浅见只代表我个人观点,相信会有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加入到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潮中,让文言文的芳香能飘散得更远。在文言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把有关的字词归类。这样归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学习新的文言文,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周立群.乐学——文言文教学改革的使命——语文课程改革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04)

[2]付永林.新课标让初中古文课堂教学“活”起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6)

[3]刘晓明.浅谈中学古文教学方法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01)

[4]俞春芳.中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几点思考[J].魅力中国,2010(31)

论文作者:王引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方法改革新探讨论文_王引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