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进展(综述)论文_农志泓

支气管哮喘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进展(综述)论文_农志泓

广西天等县人民医院 内三科 532800

支气管哮喘是由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细胞组分别参与的气道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病因复杂,主要受到遗传、环境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这种药物能减少炎症渗出、降低支气管痉挛等[1]。现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综述如下。

1 哮喘控制临床表现

支气管哮喘简称为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直接威胁大众的身体健康。近些年,全球哮喘患者约有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如果不给予及时、规范的治疗,也会威胁患者的生命。戴霞,王自秀等学者研究表明,多数支气管哮喘患者均为过敏体质,自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或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 [2]。支气管哮喘常见病因包括接触过敏原、呼吸道脱水、骤停激素、肺部感染等,部分哮喘患者确诊前经过长时期误诊过程,被判定为慢性支气管炎、咽炎。由于错误的诊断导致治疗方法错误,不仅延误患者治疗时机,也对患者身体、精神和心理上带来巨大痛苦。这些患者经常使用抗生素治疗,反复使用极易产生耐药性。苏楠,林江涛等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哮喘完全控制率为40.5%,部分控制率占42.58%,未控制率约为16.91%[3]。必须注意,哮喘虽无法根治,但可通过相应的治疗达到理想控制状态。

2 口服给药适应证及用药情况

2.1口服用药适应症

根据给药途径不同,糖皮质激素主要包括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两种形式,全身给予糖皮质激素适应症如下:哮喘急性发作,吸入糖皮质激素和相应的支气管扩张剂无法缓解的患者;哮喘重度发作,必须及早用药;过去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急性发作期患者;无条件或无法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中度发作期哮喘患者[4]。

2.2常用药物及剂量

口服给药常使用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治疗,泼尼松可使用0.5-1mg/kg/d,泼尼松龙给药10-50mg/d,治疗时间为5-10d,待患者症状缓解或肺功能改善后减少,最少4h起效[5]。根据药物作用时间划分为长效、中效和短效药物,长效药物包括地塞米松,倍氯米松等;中效药物包括强的松、甲强龙等;短效药物有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抗炎效果比甲强龙强5倍。

3.吸入给药的适应证及常用药物

3.1吸入给药适应症

2级或2级以上慢性哮喘患者;1级慢性哮喘吸入色甘酸钠无法控制临床症状者,每日必须吸入支气管扩展剂两次以上者;经过吸入糖皮质激素哮喘发作进入缓解期患者;有糖皮质激素依赖的患者,为撤离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3.2吸入药物及效果

糖皮素激素是临床最有效的抗炎药物,长期吸入激素类药物,已被认为治疗反复发作哮喘最根本的方法。临床常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包括布地奈德、二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必须注意,长时期全身应用激素治疗会引发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青光眼等不良反应 [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用的吸入装置包括干粉吸入器、定量压力气雾器、射流雾化器,医生要依据患者年龄、病情、治疗依从性选择相应的气雾剂[7]。以下介绍不同制剂吸入性给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综合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⑴倍氯米松:常用商品名称为必可酮、必酮碟,其抗炎作用是地塞米松的10倍、氢化可的松的300倍、泼尼松的75倍[8]。吴慰惠,韩学良研究表明,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行孟鲁司特联合倍氯米松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R)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PEFR 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9]。表明在孟鲁司特基础上加入倍氯米松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⑵布地奈德属于不含卤素的新型ICS,该药物局部抗炎作用是倍氯米松的2倍。布地奈德能有效增强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稳定性,达到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合成和释放减轻平滑肌收缩反应。重度病症患者发作时吸入1000-1200,确保患者用力肺活量(FEV)、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快速恢复最佳状态。轻度患者吸入200-400,促使患者各指标恢复正常水平。王勇,应秀娟等人研究表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 ,观察组(92.1%)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说明小剂量布地奈德粉雾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⑶氟替卡松是第三代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该药物脂溶性较高,血浆消除半衰期长,因此,最近研究指出,氟替卡松抗炎作用是布地奈德的2倍。与全身激素治疗对比,治疗成人重度哮喘吸入性氟替卡松比氢化可的松分别提升PEF、FEV130.5%、46.4%[12]。

3.3安全性评价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属于局部用药类型,这种用药具有以下优点:在局部靶区域能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有少量进入全身循环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危险性。如果长期使用高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尤其是患儿使用氟替卡松,能有效抑制垂体—下丘脑—肾上腺引发的急性上腺危象。对部分儿童哮喘患者研究发现,每日吸入大于1000个月后,12%患者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情况[15]。

结论:

总之,支气管哮喘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该病症仍是一种只能控制无法根治的疾病。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减少炎症,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虽然依然有部分糖皮质激素耐药患者,即使给予吸入治疗,长期用药也无法逃避其副作用,探讨糖皮质激素所用药物和治疗方式,以期为防治哮喘工作开辟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阳,何权瀛.有关我国支气管哮喘动物实验研究中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回顾性研究[J].国际呼吸杂志,2014,23(15):1132-1135

[2] 韦春,戴霞,王自秀等.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病情控制水平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16(7):596-598.

[3] 苏楠,林江涛,刘国梁等.我国8省市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8):601-606.

[4] 林莉,李成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3,8(6):783-784.

[5] 龚成香,赵庆琪,姚加平等.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的影响江[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3,26(3):265-267.

[6] 郝敏,林江涛.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支气管哮喘诊治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4):296-298.

[7] 李艳敏,成旭明.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8、IL-3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0):897-899.

[8] 李继雄.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回顾性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8):295.

[9]吴慰惠,韩学良.联用孟鲁司特和倍氯米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8):288-289.

[10] 王勇,应秀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2):199-202.

[11]田庆秀,余丽君等.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42-47.

[12] 耿慧琴.不同干粉剂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14,20(13):2480-2482.

[13] 兰小玲.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老年性支气管哮喘36l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4,11(z1):45-46.

[14] 张冉,田庆秀,姚丽娜等.支气管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吸入技术的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75-980.

[15] 蔡旭俊,卢君,王顺雄等.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2014,26(1):67-68,71.

论文作者:农志泓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支气管哮喘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进展(综述)论文_农志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