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集团的适度规模_边际收益论文

论企业集团的适度规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集团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F271

在“大集团”、“大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企业集团迄今已有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发展进程中,一些企业集团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求大,最终导致了集团效益滑波。因此,从理论上分析企业集团的适度规模,对于指导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

生产专业化发展导致生产费用的降低,但也让人们承受到高昂的交易费用。为节约各种费用开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一些企业不得不进行某种方式的联合,从而使企业集团这种组织形式得以产生。拥有众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大规模企业集团一经形成,就表现出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系统优势和规模优势,具有规模经济。这主要表现在:

1.专业化生产使各成员企业单位生产费用降低。企业集团的形成并未改变成员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也未使成员企业的专业化生产消失。恰恰相反,企业集团实现了专业化基础上成员企业更紧密的协作。这种协作不仅考虑到每个成员企业的利益,更是从企业集团全部成员企业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出发进行的。因此,企业集团的形成与成员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生产不但不矛盾,反而会促使专业化进一步发展,降低成员企业的单位生产费用。

2.集中获取生产要素使交易费用降低。单个企业进行生产要素的交易往往伴随较高的费用,要在搜寻交易对手、讨价还价等环节耗费较多的资源。如果把各成员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由企业集团统一进行大规模的购买,不但会节约各单个成员企业耗费在生产要素交易上的费用,而且还会降低生产要素的单位价格。这些都导致成员企业获取生产要素的单位交易费用降低。此外,企业集团还能充分发挥其内部协调的功能,把生产要素在不同的成员企业间进行调配,集中生产要素的使用,以丰补欠,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实力。

3.集中销售产品使交易费用降低。集中生产某种(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因其规模较大不仅能节约获取生产要素的交易费用,降低专业化协作生产等环节的费用,还可在最终产品的销售中获取价格优势。而且企业集团因其规模庞大,实力较强,还容易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企业集团在与消费者的交易中能增强交易费用分担的不对称性,降低己方的交易费用。

4.信息优势。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单个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获取的有关市场的信息总是有限的,因而在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很大。而企业集团则能从更广的范围获取信息,综合分析成员企业所提供的多种信息后,再传送给每个成员企业,从而可以降低单个企业因信息匮乏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

5.科技开发优势。在产品更新时间短、速度快的时代,每种产品都有被淘汰的风险。要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跟上时代的步伐,保住优势,进行科技开发是必不可少的投资。然而,科技开发往往需要巨额的投资、优秀的人才和较长的周期,失败的风险也高,一般企业无力进行。企业集团则能利用其规模优势,集中各成员企业的优秀人才和资金,进行风险较高的科技开发研究。一旦成功,将会给企业集团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

6.政策优势。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往往受到政府的关注,经常可以获得某种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原材料优先供应等等。优惠政策带给企业集团的明显效益是单个企业所不易获得的。

二、企业集团的规模过大并不经济

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具有很大的诱惑性,这将导致更多的企业试图加入到集团中来。结果,企业集团的规模扩张了,企业集团内部有管理的交易活动更多地替代了原先由市场完成的交易活动。然而,企业集团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更多的企业加盟集团后,往往使企业集团内部的一些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化。管理协调成员企业关系的费用不断增加,甚至会抵销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好处,产生规模不经济。主要表现在:

1.管理费用增加。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扩大,集团内成员企业的一些竞争合作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比如,在集中分配生产要素过程中的争夺矛盾,协作企业因产品质量、数量和交货期问题而产生的矛盾等。为有效协调这些关系,企业集团不得不建立庞大的管理机构,增加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以尽量化解成员企业因矛盾尖锐而产生的消极影响,调动各成员企业的积极性。在一定限度内,增加管理机构和管理层次、管理幅度等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在经济上是划算的,能带来企业集团成员企业的市场交易费用的降低。但是,一旦增加的管理费用超过了成员企业对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则会产生企业集团规模增大的不经济,减少企业集团的整体收益。

2.管理效率降低。庞大的管理机构、增加的管理层次和扩大的管理幅度,不仅增加了管理费用开支,而且使管理环节增多,管理链拉长。高层管理机构的意见、意图或命令传递到基层成员企业,容易被遗漏、误解或歪曲,而且还易产生相互指责、推诿现象,使传递速度和质量受到影响。基层和外界的信息传递在高级管理机构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企业集团规模越大,这种信息失真、失控的现象就越严重。尤其是当上级管理层次和下级管理层次的目标不一致时,下级可能歪曲上级的管理意图或向上级传递不真实的信息。这些都会降低企业集团管理的有效性。

3.企业家极限。当企业集团的规模扩张时,企业集团管理的复杂度也会增加。面对更为复杂的内外部不确定环境,企业集团的高层领导将有江郎才尽、鞭长莫及之感,这也影响了管理的有效性。

企业集团的规模不经济说明,企业集团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要想充分享受集团的规模经济,又抑制不经济因素的出现,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企业集团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规模。

三、企业集团的适度规模均衡

研究这一问题不得不提起科斯。在著名的《企业的性质》这篇文章中,科斯先生不仅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企业的本质及形成问题,他还作出了另外一个不经常为人所论及的贡献,这就是他关于企业规模的论述。科斯的这一思想可概括为三方面:(1 )“为什么所有生产不由一个企业去进行呢?”科斯认为:“首先,当企业扩大时,对企业家的功能来说,收益可能会减少,也就是说,在企业内部组织追加交易的成本可能会上升。”“其次,当组织的交易增加时,或许企业家不能成功地将生产要素用在它们价值最大的地方,也就是说,不能导致生产要素的最佳使用。再者,交易增加必须达到这一点,即资源浪费带来的亏损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一个企业家组织这笔交易的亏损。最后,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供给的价格可能会上升,因为小企业的‘其他优势’大于大企业”。〔1〕(2)企业的扩张边界。科斯指出:“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2〕(3)影响企业扩张的因素。科斯主要概括为三点:“(a)组织成本愈小,随着被组织的交易的增多, 成本上升得愈慢。(b)企业家犯错误的可能性愈小,随着被组织的交易的增多, 失误增加得愈少。(c)企业规模愈大, 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下降得愈大(或上升得愈小)”。紧接着,他又指出:“倾向于使生产要素结合得更紧和分布空间更小的创新,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倾向于降低空间组织成本的电话和电报的技术变革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一切有助于提高管理技术的变革却将导致企业规模的扩大”。〔3〕毫无疑问, 科斯的上述思想对我们研究企业集团适度规模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借用康芒斯管理交易的概念,我们把企业集团内增加的管理费用和效率损失看作是管理的交易费用,那么,由于减少了市场中讨价还价的谈判和对交易对象及价格的搜寻,以及违约现象的出现,企业集团内管理交易的边际费用最初低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随着成员企业增加带来的交易数量的增加和集团规模的扩大,企业集团要增加管理机构、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从而导致企业集团内交易的边际费用迅速上升。而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追加一单位市场交易费用的变化不大,其边际费用曲线比较和缓。假定一个企业集团由几个企业联合形成,这些企业间存在产品或生产要素的交易,设L 为企业集团内交易所为之服务的企业数量,则L的最佳值L[,0]应该位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和企业集团内管理交易的边际费用相等的那一点上。见图1。

图1 企业集团的最佳规模

图2 企业集团的最佳规模变动

图1中的L[,0]点即为企业集团和市场的边界。当企业集团内交易为之服务的企业数量L<L[,0]时,企业集团内管理交易的边际费用小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企业集团倾向于继续扩大规模,将更多的企业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中来。当L>L[,0]时,企业集团内管理交易的边际费用大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表明企业集团追加一单位的交易还不如通过市场交易划算。此时,企业集团倾向于收缩规模,将更多的交易由市场来完成。当L=L[,0]时,企业集团内交易的数量和费用与市场交易的数量和费用达到了均衡点,这一点也是企业集团规模的最佳点。此时,劳动力、生产资料等要素在集团内的集结程度比较适中,企业集团既能享受规模经济效益,也能降低市场交易的费用,利润最大。

静态的分析似乎让人觉得企业集团的最佳规模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事实上,随着企业集团内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L[,0] 点也会表现为向左或向右的移动(见图2)。比如, 当企业集团录用了优秀的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或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将会使管理交易的边际费用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L[,0]点移动至L[,2]点,企业集团的最佳规模得到扩张。对规模经济的预期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对管理交易费用的主观低估等)也会产生与此相同的结果。同样,当出现一系列交易技术革新时,比如采用先进的通讯手段、运输手段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创新,也会使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这时L[,0]点移至L[,1],企业集团的最佳规模收缩了,将原先在集团内部完成的一些交易改为通过市场交易更有利可图。对规模不经济的预期以及另外一些因素(比如对市场交易费用的低估等)又会产生与此相同的结果。当然,两条曲线S、R同时移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无论如何,上述情况说明,企业集团的最佳规模虽然从某一时点看是确定的,但综合各种影响因素,从长期看,其最佳规模又是不确定的。因此,企业集团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外部条件的变化,确定自己的适度规模,而不能无限扩张。

注释:

〔1〕〔2〕〔3〕R·H·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 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10、11页。

标签:;  ;  ;  

论企业集团的适度规模_边际收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