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性病门诊高危人群梅毒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的调查论文_黄朝卫 郭寿玲 解翠林 间麒超 聂刚 杨洋

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目的 了解性传播疾病门诊就诊者梅毒、艾滋病知识、相关行为及艾滋病、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2012-2014年对来黄石市中心医院性病门诊就诊的223例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取其血样进行艾滋病、梅毒检测。在干预3月后采用电话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并比较干预前后性病门诊患者梅毒、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 共调查性病门诊就诊者223人,多为在婚,文化程度以高中、中专最多,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检出艾滋病抗体阳性者2例(0.9%),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8例(3.6%)。结论 性病门诊高危人群就诊者梅毒、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安全套使用率低,应在该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以遏制梅毒、艾滋病性病的流行和传播。

关键词:梅毒;艾滋病;调查;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性病门诊最易接触各种高危人群,是最适合开展咨询服务的场所,是健康教育的最佳阵地。对性病门诊就诊者开展生物学和行为学监测,为了解本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梅毒、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感染情况,本课题组对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了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2014年黄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性传播疾病门诊接诊的223例高危人群(有高危态度、行为,包括性服务者及男男同性恋者)患者,在取得知情同意书后纳入本调查研究。其中男性159 人(71.3%), 女性64人(28.6%)。年龄17~73 岁(平均33岁), 其中≤20岁13 人(5.8%);20 ~ 40岁为156 人(69.9%);40~50岁37人(16.6%);>50岁17人(7.6%)。文化程度:文盲2人(0.89%);小学14人(6.3%);初中55人(24.7%);高中、中专115 人(51.7%);大专及以上37人(16.6%)。就诊者类型:有各类非婚性行为162人(72.6%),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或体征56人(25.1%),献血、卖血、受血史6 人(2.7%),有吸毒史体检5人(2.2%)。

  1.2 方法 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由接诊医生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艾滋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筛,阳性者送上级实验室进行确认;梅毒采用RPR检测。对高危人群开展梅毒、艾滋病知识讲座,提供咨询服务、免费发放安全套,提供艾滋病免费检测、进行安全套使用培训。在干预3月后采用电话问卷。比较干预前后性病门诊患者梅毒、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梅毒、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 干预前性病门诊高危人群就诊者梅毒、艾滋病相关知识有所欠缺,能正确回答全部问题者仅为8.1%,关于输入带有梅毒、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会得梅毒、艾滋病的问题回答正确率最高为83.4%,关于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梅毒、艾滋病传播的风险问题回答正确率最低为30.4%,干预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安全套使用情况 干预前后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21.9%、83.0%。干预前后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 论

  本研究对象为性病门诊的高危就诊者,年龄分布较广(17~73岁),但20-40岁的性活跃人群所占比例最大(69.9%);以在婚居多(57.0%);文化程度不高,主要为初、高中(76.4%);就诊的主要原因为有非婚性行为(72.6%),其次为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或体征(25.1%),另外就是有其他高危行为。高危就诊者中,有大部分是有非婚性接触且无临床症状体征者来检查咨询,提示该人群对梅毒、艾滋病可能通过性行为传播有一定认识。但对其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少数人认为艾滋病目前可治愈。对梅毒、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相当匮乏甚至是误区,如与梅毒、艾滋病患者性接触,共用注射器等只有80%左右的人认识到有传染性,而一些非梅毒、艾滋病传播途径如日常蚊虫叮咬、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被误认为是具有危险的行为达到40-70%,因此影响了人们对梅毒、艾滋病患者的主观认识。本研究中艾滋病感染率为0.9%,略高于柯贤洲报告本地区艾滋病0.61%的感染率[1],于艾滋病逐渐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相符。梅毒的感染率为3.6%,高于本地区的哨点监测的2.83%的检出率[2],可能与本次研究对象为高危人群有关。由此提示,医生在诊治患者的同时,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安全性行为,推广安全套使用。干预后艾滋病相关知识、避孕套使用率明显提高,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出该类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学习有着迫切的需求。如果高危人群患有性病而不及时治疗,一是会对患者本人造成严重的后果。二可能通过患者传播给其配偶或其他非固定、商业性伴,增加了梅毒、艾滋病的传播。短时咨询和健康宣教可以显著减少新发病例,降低危险性行为、促进安全套使用等方面效果显著,对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传播起到预防和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1].柯贤洲, 肖少卿, 邓健等. 黄石市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4) 59.

[2].柯贤洲,熊馥,解瑞青等.黄石市2011 年艾滋病、梅毒、丙肝哨点监测结果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 23(5)80-81.

论文作者:黄朝卫 郭寿玲 解翠林 间麒超 聂刚 杨洋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皮肤科性病门诊高危人群梅毒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的调查论文_黄朝卫 郭寿玲 解翠林 间麒超 聂刚 杨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