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论文_曹利红

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论文_曹利红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思蒙中心卫生院 四川眉山 620033)

【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探究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样本例数为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将患者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总有效率、患者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6.2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在围术期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较高,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246-02

急性阑尾炎属于急腹症,发病年龄多为20~30岁之间,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若不及时就医治疗则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仅会影响到手术的治疗疗效,还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中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提高治疗疗效,本次实验择取自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160例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样本选自本院160例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13~65岁,平均年龄(34.2±1.2)岁,单纯性急性阑尾炎6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35.9±1.6)岁,单纯性急性阑尾炎60例,化脓性急性阑尾炎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缓解患者紧张心理,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2)术中护理: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消毒,保持患者在术中护理顺畅,观察患者情况,采用措施。(3)术后护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患者清醒后给适量镇痛剂,观察患者引流液的容量和颜色,观察伤口是否感染和化脓,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术后饮食计划,对感染的患者使用抗生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适当运动,给患者实施腹部按摩,从患者肚脐开始,由轻到重逆时针进行,需要详细告知患者的活动量,避免患者术后活动不当影响到患者的恢复。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略。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患者]×100%。(2)患者对护理满意的评分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组中总患者]×100%。(3)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各组间差异分别用χ?、t值进行检验,当P值小于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有效率

观察组80例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治愈为50例,有效为28例,无效为2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80例患者护理后治愈35例,有效为26例,无效为19例,总有效率为76.25%,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在术后腹壁出血的患者有1例,切口感染有2例,腹腔脓肿有1例,肠粘连为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中术后腹壁出血有6例,切口感染有5例,腹腔脓肿有4例,肠粘连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小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手术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6.5±5.4)min,住院平均时间为(4.5±0.6)d,不满意患者仅一例,总满意度为98.75%;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9.9±7.8)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9±1.2)d,患者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外科急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肠胃不适等等,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若不进行良好的处理,患者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增加患者的手术痛苦。在急性阑尾炎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护理,护理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减轻患者痛苦,综合护理干预与手术治疗相互配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根据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且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

综上,对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姜艳玲.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0:270-271.

[2]李玲.阑尾炎手术应用围术期护理对术后恢复效果的价值评估[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15:1995-1997.

[3]汤晓丽.阑尾炎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16:2258-2259.

论文作者:曹利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论文_曹利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