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控制要点论文_张博

西安市灞桥市政养护管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在旧混合料(必要时加入一定比例的新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水泥,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拌和形成再生混合料,通过整形、碾压、养生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道路基层或底基层。

再生厚度:再生层设计顶面标高与底面标高之差,指再生层碾压成型后的顶面标高与底面标高之差。

前言

近几年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发展完善,大修改建工程比例逐年扩大。沥青路面改造继续采用传统方式,不仅增加了重修路面所需的沥青和砂石材料,破坏周围环境,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新建道路及城乡结合部道路,在重载作用下基层很多已出现开裂、破损等破坏,在路面维修、改造时需要一并处理。如果采用冷再生技术,充分利用原旧路材料,将沥青面层和基层旧料循环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筑路材料,而且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工程造价。

水泥冷再生技术(Cold recycling)将需要改建或大修的旧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水泥、乳化沥青、泡沫沥青等),在常温情况下重新拌和,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混合料,可增强结构层的强度及抗疲劳、抗水损害的能力,有效抑制二灰石基层材料因干缩和温变引起的反射裂缝问题的新型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目前,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广泛用于城市道路基层处理,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人就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谈谈自己的看法。

1、确定最佳配合比

首先检测翻建道路道路弯沉值,根据弯沉检测报告确定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路段,将代表试样(旧混合料)完全风干,测定旧混合料完全风干后的含水量。根据旧混合料和新加料的级配确定合成级配,绘制级配曲线。然后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 057-94)T0804-94方法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根据要求的强度标准,确定稳定剂的最佳用量,确定最佳配合比。

2、每一工程开工前应铺筑试验段

根据道路结构形式和损坏状况选取试验段,使试验段具有代表性。

2.1试验段的长度不应短于200m。

2.2再生时应严格控制再生深度,如遇问题应及时解决。

2.3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应获得以下资料:

(1)再生材料的级配。检验再生后的材料,与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时的级配进行对比,看其是否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

(2)确定再生机的行进速度和转子速度。

(3)确定压实工艺。

(4)了解旧路的膨胀性。

2.4通过铺筑试验段,操作人员、监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再生材料的有关特性。对试验段的弯沉、压实度、平整度、厚度、宽度进行检测,其应满足现行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3、施工划分合理施工拌和断面

施工断面应根据道路的宽度、再生机械、压路机、平地机等机械型号以及机械人员的熟练程度的划分。规范要求拌合断面控制在120-150米/段,但是通过多次现场实际施工发现,如果按照施工断面为120米/段,经常会出现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拌和、整平、碾压不能在水泥初凝时间3h内完成,造成成型后冷再生基层钻心取样压实度不合格、取样上层密实、下层松散等现象。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3.1施工前准备要充分。对工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明确各职能人员的分工,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3.2施工工序衔接紧促。将施工断面调整为100米/段,拌和完成一半时平地机就开始整平,平地机先整平出一半后紧接着压路机开始碾压,中间接茬部位增加碾压遍数,这样增加了压路机的使用效率,节约了由于等待整平而无法碾压的时间,缩短了断面整体施工时间,保证施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拌和、整平、碾压等工作能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内。

3.3加强再生料含水量的检测

夏季高温施工时再生层的表面水分蒸发过快,碾压过程中,出现“松散、起皮”等现象;春秋季节压实中出现“弹簧”现象,为杜绝此现象,保证压实强度,安排两名人员跟机取样并进行含水量检测,取样位置分为上、中、下层,再生料用塑料袋密封,避免水分流失,使含水量检测数值最大限度的接近实际情况,保证水分、石料充分搅拌均匀,上、中、下层含水率、灰剂量及含石率均衡,再生料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碾压密实。

某道路含水量、再生深度和压实度统计表

4、合理配备压实机械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压实至关重要,是决定再生基层是否合格的关键工作。根据施工根据现场和试验数据调整压路机碾压碾压速度及时间,根据试验段取得得再生料压实度数据,以及平地机操作的难易程度,对压实顺序和遍数做了相应调整。对已施工路段再生料施工时压实机械以及压实度的统计如下:

碾压及整平情况统计表

5、优化养生方式。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层宜养生7d后铺筑上层混合料,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采用覆盖(吸水土工布等)进行洒水养生。在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因此为了避免洒水车洒水养生时破坏冷再生基层,采用洒水车不进入养生区域,用管道喷头喷水进行养生,减少了机械对基层的扰动,而且喷洒均匀、节约用水、减少了人工消耗,材料可多次使用,保证了基层的施工质量。水泥冷再生基层养生完成后基层表面平整,无积水导致的基础泡软,钻芯取样结果良好。

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也带来了迅猛的发展,对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重视,如何减少对既有路面交通的影响和减少公路建筑垃圾会越来越成为公路建设市场必须面对的课题,特别在城市道路施工中,路面冷再生施工技术具有对交通影响小、消耗资源少、施工时间短、不产生垃圾、节省成本等优点,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论文作者:张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  ;  ;  ;  ;  ;  ;  ;  

浅谈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控制要点论文_张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