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_财政拨款论文

行政单位“经费支出”如何核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费论文,支出论文,单位论文,行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费支出是行政单位的主要支出。它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其中,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由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两部分组成。

      基本支出是行政单位的基本消耗。没有基本支出作保障,行政单位就无法正常运转。项目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有关事业发展专项计划、专项业务费、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信息网络购建和信息系统维护等项目支出。项目支出是在保证行政单位基本支出基础上,为行政单位的特定工作任务所安排的专项资金保障。显而易见,经费支出安排得是否合理、管理是否科学、核算是否正确与及时,直接关系到行政单位各项任务的完成。管好经费支出十分必要。

      为了加强经费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支出预算、便于绩效考核,各单位不仅应对经费支出进行总分类核算,还应对其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经费支出的具体核算方法是:

      设置经费支出明细账。各单位应按照下列方法设置“经费支出明细账”。首先,应当在“经费支出”总账科目下设置“财政拨款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两个一级明细科目。在“财政拨款支出”一级明细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明细科目。其次,在“基本支出”二级明细科目下再按照当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设置三级明细账。在“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再次,行政单位应设置“财政拨款支出备查簿”,详细登记每一项财政拨款支出的具体情况,并反映每个会计期末的财政拨款结余情况。最后,有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财政拨款的行政单位,还应当按照财政拨款的种类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针对经费支出的主要项目,笔者结合案例提供了5个核算方法的参考。

      1 固定资产购置

      行政单位购建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另外,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市场价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项目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通用(专用)设备购置

       贷:财政拨款收入——项目支出拨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案例1:某行政单位购买打字机一台,开出授权支付凭证支付价款3200元,以现金支付运杂费150元。

      借: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专用设备购置费 32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200

      借: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专用设备购置费 150

       贷:库存现金 150

      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打字机 3350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3350

      案例2:某行政单位通过政府采购购入一套专业活动用设备,由A、B、C3台机器组成。总价款为61200元,无需安装,共发生运输费为600元。假定A、B、C各自的公允价值分别为10000元、20000元、30000元。款项全部通过银行付清。

      确定各机器设备公允价值占该套设备总公允价值的比例:

      A设备占总公允价值的比例为10000÷(10000+20000+30000)×100%=16.7%

      B设备占总公允价值的比例为20000÷(10000+20000+30000)×100%=33.3%

      C设备占总公允价值的比例为30000÷(10000+20000+30000)×100%=50.0%

      确定各项设备的入账价值:

      A设备的入账价值为61800×16.7%=10320(元)

      B设备的入账价值为61800×33.3%=20580(元)

      C设备的入账价值为61800×50.0%=30900(元)

      账务处理如下:

      借: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项目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专用设备购置费 61800

       贷:财政拨款收入——项目支出拨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61800

      借:固定资产——A 10320

      

      

      

      

      ——B 20580

      

      

      

      

      ——C 30900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61800

      2 职工薪酬发放

      每月,各个行政单位应根据现行工资制度分别计算出每个职工应发工资数额、代扣代垫款项和个人所得税以及实发工资数额,编制“工资汇总表”。据此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基本工资等

      

       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津贴补贴

      

       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其他个人收入

      

       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离、退休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支出拨款——行政运行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

      在计算各种扣款时:对于代扣尚未支付的款项,直接增加“其他应付款”,如政府直管的房租费、水电费及个人缴存的“三险一金”等。对于代扣后直接支付的则应减少“银行存款”。对于扣回巳代垫的款项可以减少“其他应收款”。而对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则通过“应缴税费”科目核算。扣款时:

      借:经费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基本工资等

      

       经费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基本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

       贷:经费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基本支出

      

      

      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收款

      

      

      银行存款

      

      

      应缴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单位为职工承担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在缴纳时:

      借:经费支出——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贷:财政拨款收入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

      案例3:某行政单位2014年1月份工资资料如下:应付基本工资175000元,各类津贴及补贴65000元,退休费23000元。在工资中,扣收职工养老保险12000元,医疗保险4800元,失业保险12000元,住房公积金24000元,个人所得税3000元。实发工资中有125000元由财政代发,82200元由代理银行发放。

      借: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基本工资 175000

      

       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退休费 23000

      

       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津贴补贴 6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63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263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支出拨款——财政直接支付 125000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82200

      

      

      其他应付款——职工养老保险 12000

      

      

      

      

      

       ——医疗保险 4800

      

      

      

      

      

       ——失业保险 12000

      

      

      

      

      

       ——住房公积金 24000

      

      

      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3000

      借:其他应付款——职工养老保险 12000

      

      

      

      

       ——医疗保险 4800

      

      

      

      

       ——失业保险 12000

      

      

      

      

       ——住房公积金 24000

      

       应缴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 3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5800

      3 预付款项与应付款项

      相对于旧制度而言,新制度对行政单位发生的各类预付款项和应付款项规定得比较详尽,变动也较大,即分别通过“资产基金”、“待偿债净资产”科目核算。各个单位应根据具体的经济业务分别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对于发生的预付款项,应按照实际预付的金额:

      借: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或其他资金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

      借:预付账款——××单位或事项

       贷:资产基金——预付款项

      对于发生的应付款项,发生时,应按照实际应付的金额:

      借:待偿债净资产

       贷:应付账款——××单位或事项

      

      

      长期应付款——××单位或事项

      借: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或其他资金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

      借:应付账款——××单位或事项

      

       长期应付款——××单位或事项   贷:待偿债净资产

      4 存货收发与经费支出的收回

      行政单位在取得存货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入账。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使得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支出。购入的存货验收入库时:

      借:存货——××存货

       贷:资产基金——存货

      同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

      借: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或其他资金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等

      存货发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但应注意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发出存货时按照其领用、发出的实际成本:

      借:资产基金——存货

       贷:存货——××存货

      另外,对行政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等,经过经办人和领用人签字后可直接列作支出,而不通过“存货”科目核算。

      行政单位在收回各项支出时,应首先分清收回的支出是当年发生的还是以前年度发生的,然后再进行账务处理:

      属于当年支出收回的业务,在办理相关手续后直接处理:

      借:财政拨款收入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

       贷: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或其他资金支出)

      属于以前年度支出收回的业务,应分清资金性质分别进行核算: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

       贷:财政拨款结转

      

      

      财政拨款结余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

      案例4:某行政单位收回本年度支出现金200元,银行转来邮电局退回的上年度报纸杂志费用300元。

      收回本年度的支出,编制收款凭证:

      借:库存现金 200

       贷: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 200

      退回的报纸杂志费,编制收款凭证:

      借:银行存款 300

       贷:财政拨款结余(或其他资金结转结余) 300

      5 期末结转

      会计期间终了时,应根据“经费支出”明细账等相关记录或“财政拨款支出备查簿”,经过分析后进行账务处理。

      结转“财政拨款支出”时:

      借:财政拨款结转——收支转账——基本支出结转 

      

      ——项目支出结转

       贷: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结转“其他资金结转结余”时:

      借: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项目支出结转——收支转账

      

       ——非项目结余——收支转账

       贷:经费支出——其他资金支出——项目支出

      

      

      ——基本支出

      案例5:年终,某行政单位各收支科目的余额及“财政拨款支出备查簿”等相关资料显示(如下表):

      结转各项收入时:

      借:财政拨款收入——基本支出拨款 5000000

      

       ——项目支出拨款 400000

      

       其他收入 80000

       贷:财政拨款结转——收支转账——基本支出结转 5000000

      

      

      ——项目支出结转 400000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非项目结余——收支转账 80000

      结转各项支出时:

      借:财政拨款结转——收支转账——基本支出结转 3000000

      

       ——项目支出结转 200000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非项目支出结转——收支转账 40000

       贷: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 3000000

      

      

      ——项目支出 200000

      

      

      拨出经费——基本支出 30000

      

      

      经费支出——其他资金支出——基本支出 10000

      另外,年终各行政单位应当对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按照有关规定将符合财政拨款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财政拨款结余”账户。

      将完成项目的余额转账时:

      借: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转账——项目支出结转

       贷:财政拨款结余——结余转账——项目支出结余

      年末冲销“财政拨款结转”和“其他资金结转”有关明细科目余额:

      借:财政拨款结转——收支转账 2200000,

       贷:财政拨款结转——剩余结转 2200000

      借:其他资金结转结余——收支转账 40000

       贷:其他资金结转结余——剩余结转结余 40000

      

标签:;  ;  ;  ;  ;  ;  ;  ;  ;  ;  ;  ;  ;  ;  

如何计算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_财政拨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