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长臂虾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五种长臂虾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周孟姣[1]2004年在《五种长臂虾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结合一定的形态学研究手段,对五种长臂虾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 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3个对两种越南古洁虾进行RAPD扩增,共扩增出304个DNA片段。在越南古洁虾指名亚种和越南古洁虾广东亚种中分别扩增出279和296个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数分别为184和191,多态性片段的比例(P)分别为65.9%和64.5%。越南古洁虾指名亚种和越南古洁虾广东亚种的遗传多态度(H_o)分别为0.163和0.129,两种群的遗传变异H_(pop)/H_(sp)均值为0.942,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H_(sp)-H_(pop))/H_(sp)均值为0.058。未获得可区分两种越南古洁虾的RAPD标记。通过DPS(3.11专业版)种群遗传分析软件包、采用UPGMA方法分析,其聚类结果为广东亚种12个个体先相聚,然后与指名亚种的2个个体相聚,最后才与指名亚种的另4个个体相聚,这与形态学分析的结果不一致。两种群的遗传相似度(S)高达0.943,遗传距离(D)仅为0.057。 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1个对叁种沼虾进行RAPD扩增,共扩增出450个DNA片段。在胖掌沼虾、海南沼虾和台湾沼虾中分别扩增出353、316和290个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数分别为228、147和132,多态性片段的比例(P)分别为64.6%、46.5%和45.5%。胖掌沼虾、海南沼虾和台湾沼虾的遗传多态度(H_o)分别为0.211、0.135和0.142,种群内的遗传变异H_(pop)/H_(sp)均值为0.682,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H_(sp)-H_(pop))/H_(sp)均值为0.318。获得33个RAPD标记,其片段长度在259-3333bp之间.通过DPS(3.11专业版)种群遗传分析软件包、采用UPGMA方法分析,其聚类结果为各种的个体先分别相聚,然后海南沼虾与台湾沼虾相聚,最后与胖掌沼虾相聚,这与形态学分析的结果一致。海南沼虾与台湾沼虾、海南沼虾与胖掌沼虾、台湾沼虾与胖掌沼虾的遗传相似度(S)分别为0.845、0.694和0.706,遗传距离(D)分别为0.155、0.306和0.294。

张鑫[2]2008年在《江苏地区野生及养殖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群体遗传特征及营养品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江苏地区不同群体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系统发生关系、肌肉营养品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从而评价其遗传现状,为日本沼虾的遗传育种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用16S rDNA序列探讨长臂虾亚科部分种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获得了长臂虾亚科、沼虾属、日本沼虾(M.nipponense)线粒体基因16SrDNA部分序列,与GenBank中的相关4属9个种的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探讨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在长为442 bp的16s rDNA序列中,变异位点188个,简约信息位点125个,碱基转换与颠换值比为1.134。以鼓虾(Alpheus cylindricus)为外群,分别用MP法、NJ法及ML法构建的长臂虾亚科4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支图表明:白虾属首先与长臂虾属以及小长臂虾属聚在一起,然后与沼虾属聚为一支;长臂虾属(Palaemon)和小长臂虾属(Palaemonetes)出现四个种混合相聚的现象,表明这两个近缘属在形态学上以大颚有无触须作为属级鉴定特征的鉴定方法尚需进一步审定;属间结点置信值以及聚集情况稳定,表明16S rDNA序列可作为推断属间关系的有效遗传标记。试验二江苏地区十个日本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用RAPD技术研究了江苏地区10个日本沼虾(M.nipponense)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选取其中18个扩增产物多态性好的引物进行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34个DNA片段,大小在250~2000bp之间,其中126个位点表现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53.85%。常州滆湖繁保区的日本沼虾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742,宿迁骆马湖池塘养殖日本沼虾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263。UPGMA聚类分析表明,常州涌湖繁保区和苏州太湖胥口镇渔洋山西南侧水域的亲缘关系最近,总体上亲缘关系和地理位置呈正相关。试验叁江苏地区四个日本沼虾群体肌肉营养品质的比较本研究比较了江苏4个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日本沼虾(M.nipponense)的肌肉营养品质。4个群体日本沼虾分别于2006年10月采集于苏州太湖叶山岛北侧湖区(TH)、苏州浦庄新南渔场(PZ)、长江江心洲江段(CJ)和南京浦口养殖场(PK)。肌肉营养成分检测表明,PK群体的粗蛋白、粗脂肪最高((21.237±1.015)%、(1.652±0.087)%,P<0.05)。PK群体的EAA、DAA最高((11.1595±1.3075)%、(9.0215±1.7260)%,P>0.05),但其差异不显着。而CJ群体和PK群体的MUFA(23.85%、28.65%)和PUFA(7.52%、8.06%)较其他群体高;另外CJ群体和PK群体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也最为接近理想蛋白(70.92、79.63),说明CJ群体和PK群体日本沼虾的肌肉组成更为合理。研究结果表明几个群体肌肉营养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试验四日本沼虾肌肉营养指标和遗传特性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分析了4个群体日本沼虾(M.nipponense)肌肉营养指标与遗传特性的相关性,使用遗传多样系数(Ne)、Shannon指数、粗脂肪、粗蛋白、微量元素、必需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作为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的种质、生长环境、饲料营养等因素共同作用于肌肉品质,两者之间并没有单一的相关性。

姚建华[3]2009年在《海南沼虾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海南沼虾(Macrobrachium hainanense),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因其在河口附近繁殖且耐低温能力较弱,分布于浙江(瓯江以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入海的河流。海南沼虾已应用于杂交育种研究,但有关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迄今仍为空白。本文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瓯江、闽江、珠江、万泉河、昌化江五个地理种群的海南沼虾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珠江群体海南沼虾的ITS-1序列进行了分析。①海南沼虾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本文通过优化SRAP扩增的相关参数,建立了海南沼虾的SRAP反应体系。25μLSRAP扩增体系的最优参数如下:10×PCR反应缓冲液2.5μL,MgCl2(25mmoL/L)1.5μL,Taq DNA聚合酶(5U/μL)0.16μL,正反向引物(10μmol/L)各2.0μL,dNTP(2.5mmol/L)1.5μL,全基因组DNA(20ng/μL)1.0μL,ddH2O补足。利用上述反应体系,从30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5对扩增稳定且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并分析了瓯江、闽江、珠江、万泉河、昌化江五个地理种群海南沼虾的遗传多样性。共得到了255个清晰、稳定的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77个,多态性位点比例为69.4118%。五个地理种群多态性位点比例分别为47.45%、43.92%、53.33%、46.67%、43.92%;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1799、0.1657、0.1839、0.1892、0.1763;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2746、0.2543、0.2876、0.2846、0.2658。两两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Gst)值在0.0887-0.2702之间,基因流值(Nm)在1.9135-5.1366之间,遗传距离值介于0.2472-0.3469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531-0.7528。AMOV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的遗传变异有17.64%是由群体间遗传变异引起的,且群体间遗传变异对总的遗传变异影响是显着的(Pst=0.176>0.1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五个地理种群海南沼虾共分为两个类群,昌化江群体单独为一个类群;瓯江、珠江群体在遗传相似系数值为0.75时聚在一起;遗传相似系数值为0.738-0.742时,瓯江、珠江群体先后与闽江群体和万泉河群体聚在一起;当遗传相似系数值为0.67时,五个群体聚在一起。②海南沼虾ITS-1序列分析采用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ITS-1扩增引物,对珠江群体海南沼虾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扩增出大小为2000bp左右的单一亮带。用DNAStar软件分析海南沼虾ITS-1序列后得出:1)各海南沼虾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似度为90.80357%,ITS-1片段长度在1630-1750bp之间;2)ITS-1序列中碱基A、G、C、G+C的含量百分比变化范围分别为:27%-30%(A),27%-31%(G),14%-16%(C),43%-46%(G+C);3)ITS-1全序列中含有2个具有多态性的SSR位点,分别为位于258bp的(AG)n序列和1270bp的(GA)n序列。将海南沼虾ITS-1标准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沼虾同青虾(M. nipponense)和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都有较高的同源性。本文的研究填补了海南沼虾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空白,将为海南沼虾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地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海南沼虾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

李晓英[4]2006年在《叁种养殖虾类四种同工酶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和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mei)都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虾科,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虾类。本文对这叁种虾五种组织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LP)以及酸性磷酸酶(ACP)等四种酶的同工酶进行研究。利用同工酶分析技术对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活力和细胞内分布等基础生理特性进行研究,为本课题深入研究同工酶变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一、酯酶(EST)同工酶的研究 以日本沼虾、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叁种养殖虾类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法对EST同工酶进行研究。酶性质研究结果显示:EST是一种偏碱性的酶,叁种虾EST反应的最适pH均为pH8.0;罗氏沼虾EST在pH8.5时稳定性最高,而日本沼虾和南美白对虾EST在pH8.0时稳定性最高;日本沼虾和南美白对虾EST反应的最适温度均为40℃,罗氏沼虾为45℃;日本沼虾和罗氏沼虾EST的热稳定性较差,60℃保温5min酶活力就下降至原活力的25%;叁种虾五种组织中肝脏的EST活力最强,之后依次为心脏、鳃、复眼、肌肉。电泳结果显示:EST在叁种虾五种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肝脏中EST表达酶带最多、最复杂,复眼和肌肉中表达较少;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病体与健康体中EST酶谱差异显着,各组织均有变化,肝脏的变化最为明显。 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研究 以叁种养殖虾类为研究对象,对POD同工酶进行研究比较,酶性质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沼虾、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POD活力由高到低依次均为肝脏、心脏、肌肉、复眼、鳃,南美白对虾的POD活力远低于日本沼虾和罗氏沼虾的酶活力;日本沼虾POD反应的最适pH为pH6.0,而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的最适pH均为pH6.5;日本沼虾POD的pH稳定性较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差,在pH8.0时稳定性最高,高于或低于pH8.0时,酶活力迅速下降;日本沼虾POD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酶活力迅速下降,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POD活力在37℃~50~C之间变化不大,

参考文献:

[1]. 五种长臂虾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D]. 周孟姣. 湖南农业大学. 2004

[2]. 江苏地区野生及养殖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群体遗传特征及营养品质的初步研究[D]. 张鑫. 南京农业大学. 2008

[3]. 海南沼虾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姚建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4]. 叁种养殖虾类四种同工酶的比较研究[D]. 李晓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五种长臂虾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