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764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AVE-752尿干化学分析仪及显微镜检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论文_蔡小平,郭纯,杨馥宁

湖南省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常德

摘要:目的:分析AVE-764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检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随意抽取于2017年1月2017年5月我院280例住院患者其尿标本,并同时使用AVE-764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AVE752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镜检这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比红细胞、白细胞以及管型这三种参数结果。结果: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与尿干化学分析法两种方式在检测红细胞时所得阳性检出结果较为一致(P>0.05);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与显微镜检法在检测白细胞时所得阳性检出结果较为一致(P>0.05);对管型的检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和显微镜检法两者差异较大(P<0.05)。结论: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检三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各有优势,而三种方法联合使用,能更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关键词: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检

当前,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检这三种方法都是临床上对尿液检测的常用方法,且具有各自的应用优点及局限性。为促进这三种方法在临床上更好的应用,本文就对它们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意义进行研究。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随意抽取于2017年1月~2017年5月我院280例住院患者其尿标本,其中男性162例、女性118例,年龄在18~80岁间,平均年龄为66.3±3.6岁。

1.2研究方法

2.1研究材料

AVE-764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AVE-752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Olympus ch-30显微镜。

2.2方法

使用一次性塑料杯,对所有患者其洁净、中段尿液进行收集,充分混合均匀之后,用15*100试管平均分成2管。1管流水线检测尿沉渣和尿干化学,另1管离心后显微镜镜检。

2.2.1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尿干化学检测

仪器开机、自检、校准,将分装好的尿液样本上机,根据SOP文件操作,仪器自动混匀并检测尿液样本。检测完毕,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2.2.2显微镜检

把另1管尿液检验标本放置到离心机中,将离心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300转,持续离心5分钟,拿出离心管,倾斜,把试管中的上清液去除掉,只留下沉渣进行混合均匀,取1滴放到载玻片上。并将玻片加盖到检测质上,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计数。要保证在120分钟之内完成上述一系列操作过程。

1.3判定标准[1]

1.3.1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

红细胞、白细胞于正常状态下,体积应在0~25/ul,在此范围中结果判定为阳性,不在上述范围中,管型0~1/全片,则将结果判定为阴性。

1.3.2尿干化学分析

以尿带颜色显示作为阴性、阳性的判定依据。

1.3.3显微镜检

尿液离心直接涂片镜检红细胞为0~3个/hp、白细胞为0~5个/HP,管型0~1/全片,符合上述结果判定为阴性,若红细胞、白细胞计数、管型超出上述范围,则将结果判定为是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资料均由同一人录入到EXCEL,并由同一人负责核实,保证所有资料准确、无误。将数据建立的EXCEL数据库导入SPSS19.0软件,对各种变量中的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X2检验,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与尿干化学分析法两种方式在检测红细胞时所得阳性检出结果较为一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3.898,P>0.05);而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与显微镜检法在检测白细胞时所得阳性检出结果较为一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3.250,P>0.05);对管型的检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和显微镜检法两者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存在(X2=18.143,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当前是临床上对尿液有形成分进行检测使用的一种先进性仪器,其工作原理在于:采用三位机械臂进样针,对感应定位样本进行自动探测,自动连续进样、自动混匀,借助于全自动数码一体化的显微镜进行扫描,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自动识别、统计,得出检测数据[2]。由本次研究结果可见,使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红细胞阳性检出率45.4%、白细胞阳性检出率47.9%皆要高于其它两种方法。使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呈阳性者127例中,常规镜检却显示为阴性者有49例,表示其含有细菌数较多,可见细菌对尿红细胞的检测存在一定影响。由此来看,对使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测定中细菌数高的标本,再次使用显微镜检查,有利于降低误诊率。

使用尿干化学分析的方法虽然在检测时容易出现假阳性,但是该方法却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且成本低的应用优点,非常适合临床使用,比如说使用尿干化学分析法筛选结合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对红细胞的精确计数,与显微镜检相结合排除掉假阳性标本,那么就可以提高对红细胞检测的灵敏性[3]。

对白细胞的检测,这三种方法的检出阳性率均有较大差异,31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检测呈阳性的而显微镜检呈阴性,25例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呈阴性的而显微镜检呈阳性。究其原因来看,前者可能是把移行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计数也作为白细胞计数了。使用尿干化学分析方法对白细胞的检测,是借助于试纸带上的吲哚酚酯于粒细胞胞浆中的二酯酶作用之后所发生颜色上的变化情况来进行测定的,而考虑到淋巴细胞胞浆中并没有这一成分,所以说使用尿干化学分析的方法不能对淋巴细胞进行检测[4]。在对27例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呈阴性但是显微镜检呈阳性的病例中,有24例是淋巴细胞,所以,对白细胞的检测,要以显微镜检作为标准。

对管型的检测,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和显微镜检法两者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可见,使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对管型的检测精密度要更高,而使用显微镜检这一方法,由于会受到尿液在离心处理时是否充分、镜检液体厚度、取样量以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检测灵敏度方面要次于仪器,而且还有重复性较差的这一缺点。但是应注意,使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管型的检测仅可以区分病理管型和非病理管型,无法实现对病理管型的分型,所以,建议使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作为过筛,得到较高的灵敏度,再使用显微镜对阳性标本做深入的确诊,以此来明确管型性质。

由于干化学能够检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而对血红蛋白的检测,有助于强化对溶血性病症的诊断,这也进一步弥补了镜检和全自动分析仪在该项上检测的不足之处。而全自动分析仪又能实现对尿中淋巴细胞的检测,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干化学分析的不足之处。通过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干化学分析方法的联合应用,能更进一步的降低单纯使用一种仪器所检测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有利于手工复检率的降低,继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临床提供更为精准的尿液检测结果[5、6],由此来看,这三种检测方法的联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全文来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检三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各有优势,而三种方法联合使用,能更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孔燕.UF-500i全自动尿有形成份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810-3812.

[2]卢玉荣.尿常规检测中显微镜的应用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9):2101-2102.

[3]闫玉玲.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应用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33-2334.

[4]许心净.全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在检测尿液红细胞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35(50):86-87.

[5]张杰,梅凤.尿中白细胞及红细胞运用于尿沉渣检测和干化学检测中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7):125,127.

[6]唐晓青.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4):128,130.

论文作者:蔡小平,郭纯,杨馥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  ;  ;  ;  ;  ;  ;  ;  

AVE-764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AVE-752尿干化学分析仪及显微镜检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论文_蔡小平,郭纯,杨馥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