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探讨论文_陈玉轩

关于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探讨论文_陈玉轩

东莞市黄江镇规划管理所 523750

摘要:随着我国第“十二五规划”的启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而提高,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引言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下,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开始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居住的舒适性,同时对居住的空间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于精神上的感受。所以近几年绿色住宅的理念得到广泛发展起来,这也使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城市建设时不仅需要考虑道路、园林等区域的绿化工作,而且还要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做好住宅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1对于住宅规划设计的要求

第一,在进行住宅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时,不能局限于某一两个建筑物之上,而应当将重点放置在整个小区甚至是该地区的建筑物规划方面。在进行小区建筑物设计时应当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还要为小区居民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小区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其能够保证居住者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舒适性,房间要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良好的通风效果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尽可能节约各种能源。在不同的城市设计中应当最大限度的体现城市特色。合理的小区规划是形成良好小区环境的基础,更是小区设计中重要的感官因素。所以,在小区住宅的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住宅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注意细节设计,避免资源浪费。

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住宅建筑物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细节也更加关注。加强细节的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和功能性,与此同时加强细节部分的设计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居住者的生活环境的舒适性。

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住宅已经不再是居住方面的要求,对住宅的舒适性、品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在进行住宅区设计时必须保证室内有足够的采光、通风、取暖以及良好的自然景观等,保证建筑物更加接近于现代化和自然化的要求,在建筑物中充分体现出当前的时代感以及家庭的自由和亲切性。

2规划设计内容

2.1建筑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

住宅小区的平面布局要充分的考虑到节能的需要,增加太阳光的利用,所以在朝向选择上多以南及东南的朝向为主,由于东西向不利于接受到日照,所以在选择上尽量避免。由于南方夏季较为炎热而且时间较长,所以在朝向选择上尽量以夏季主导风向为宜。在平面布局上,重点进行朝向和间距的考虑,避免住宅接受日照时有遮挡的情况出现,使太阳光能够充足的照射在建筑物的南墙上,确保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建筑物的布局和组合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地形及地貌的特点,对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和深度进行确定,减少旋涡区所带来的影响。注意小区内部的通风。通常情况下需要建筑物的长度不能太大,进深可以适当深入一些,在空间组合上需要高低建筑物错综分布,而且在夏季主层风的迎风面布置为低建筑物,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涡流区的范围,确保空气的质量和夏季热量的迅速流通,使后排建筑处于良好的通风和热环境条件下。

2.2绿化景观设计

都说城市是一个钢筋水泥的世界,尤其是一具具冰冷的建筑,矗立在城市的各处,诉说着自己的毫无生机。因此,城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应当关注绿色景观设计,绿色景观由于是植物构成,不但可以吸收烟尘、净化空气,还能有效保持水土流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绿化景观的设计,一定要符合生态型的居住环境,提倡一种新型的、返璞归真的理念。生态型住宅小区绿色景观的设计是非常困难的,绝不是随意地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就可以滥竿充数,而是要综合不同方面的学科,例如: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等相关知识,才能符合生态平衡的观点,让人们可以真正感受自然、拥抱自然、回归自然。

2.3住宅建筑单体

完整和谐的整体格局与精心设计的建筑细节在充分体现居住建筑走向理性的同时,又注重了对人性的全面关怀设计中始终以“人居”为基准点,追求居住的舒适度与品味,同时又赋于社区以独特风格,从而营造出具备丰富内涵的“都市化生活标准,人文化现代居住”的新型社区。例如:高层户型设计为两梯三户和两梯四户,根据业主要求套型面积设计在 70m2 至 160m2 之间,共七种户型。高层层高设计为2.9m,底层架空,沿街商业网点一层为 4.2m,二层为3.6m。户型特点:设计强调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能耗;细化功能分区;公共服务空间核心化;按照“动静分区,功能合理,空间紧凑,洁污分离”的原则。客厅主卧面宽根据户型面积和空间舒适度确定,但最小户型不小于3.6m,最大户型不大于 4.5m。其他次卧与书房最小面宽不小于3.0m。每套户型均考虑设置设备阳台。每套户型南北通透,最大化的享受阳光,通过大阳台的合理布局,提升了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交融。设计时窗采用转角中空玻璃窗,结合沿河风景线和小区内景观广设计场将风景引入室内,住宅楼各单元底层入口门厅宽敞明亮,设置信报箱。电梯过道布局紧凑,明亮通风,管道井布置合理、外形美观。建筑立面设计采用现代风格,通过点式与板式的有机组合,建筑形体上的变化,使得每个面,每个角度都有不一样的效果。材料采用温馨隽永的浅米色调,通过表面的凹凸营造丰富的光影效果。基座材料采用深咖啡色抛光花岗岩石面材,凸现整体大气的立面效果,显得尊贵典雅。在立面造型风格上采用简洁、明快、精细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在明朗中不失亲切,水平垂直的线条,局部大面积明净的玻璃窗以及疏密有致的节律。

2.4基础设施设计

基础设施的设计,属于城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里无法缺失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布置基础设施的同时,应当考虑让居民在回家的路上可以方便购物,尽可能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在商业区设置路口,不但可以顾及到小区外行人的购物,还有利于维护小区的安全以及安静。为了改良底层居民的居住条件,应该在住宅底层建造车库,以便满足居民的停车要求,进而切实地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2.5道路交通设汁

小区的道路属于城市道路的支网,属于一座城市的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构成部分,以科学的方式,合理的进行道路交通设计,可以让小区内部的居住环境更加安全、整洁、安静,这也对周围的居民生活有了很大的帮助。在进行小区的道路设计时,应当尽量设计成弧形,并且适当设置一些减速带,让快速驶入小区的车辆可以降低车速,确保住宅组群内部的安全。

3结语

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住宅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变得越发的重要,在规划设计时不仅要体现出现代建筑的风格特点,而且还在突出本地的特色,做到以人为本,同时还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做到人、环境和景观的和谐统一,打造出绿色的、生态宜居住宅。

参考文献:

[1]李青献.住宅小区规划节能设计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8).

[2]朱铁臻.城市发展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

[3]田丰.现代化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6)

[4]单霁翔.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J].城乡建设.2013(6):6-11.

论文作者:陈玉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关于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探讨论文_陈玉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