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上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郭宁

郭 宁

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以生物制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0%,治疗后CRP仍在疾病范围内的百分率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92.00%和76.00%。两组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病患者临床应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生物制剂;风湿免疫病

风湿免疫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类临床疾病[1],较为常见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强直性脊柱炎(AS)、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痛风等。近年来我国风湿免疫病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发热、肌无力、疼痛、皮肤溃疡、关节痛、腰背痛等。如果发病后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可造成全身多系统损害,例如肾脏损害、心脏炎、肝功能损害等等,使治疗难度加大。对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方法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其中生物制剂用于治疗该病就是近年现代工艺提高和化学合成技术进步后出现的一种治疗方法。生物制剂指的是以人类、微生物、动物及寄生虫等生物体的组织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对某些疾病具有较好治疗作用的药物[2]。随着生物制剂研制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生物制剂对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效果做以探讨,以期为生物免疫制剂的临床应用和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为强直性脊柱炎,26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为骨关节炎,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9.64±5.41)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0.22±5.8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依据1987年所修订的RA分类标准:①晨僵:至少1h(≥6周);②多关节炎:在14个关节区中多于3个同时肿胀积液(≥6周);③手关节炎: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者近端指间的关节肿胀(≥6周);④对称性关节炎(≥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X线:手和腕关节X线改变;⑦类风湿因子呈阳性。

1984年修订AS纽约标准:①下腰部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休息时不消失,活动后可稍减轻;②腰椎活动度受限(额状面与矢状面);③扩胸度较同性别同年龄人减小。以上1条临床标准加2级骶髂关节炎或3级单侧骶髂关节炎。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所用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非甾类抗炎药、帕夫林、云克等,药物剂量满足治疗要求。实验组以生物制剂进行治疗,即25mg生物类似物益赛普(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皮下注射。配制益赛普时将药液溶于1mL注射用水中摇匀后注射,2次/w,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

1.4疗效判定

对生物制剂的临床疗效评价依据如下标准:(1)显效:疼痛发生次数比治疗前减少超过75%,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疼痛发生次数比治疗前减少50%~75%,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有病情加重的迹象。

CRP以比浊法评价(正常范围≤10mg/L)。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实验结果用 表示,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干预组各指标间的统计学差异。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实验组中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0%,两组相比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风湿免疫性疾病通常包括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病变和系统性血管炎,主要侵犯部位是关节、骨骼、肌肉、关节周围软组织,如滑囊、筋膜、韧带、肌腱等部位。疾病表现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痛风等。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风湿免疫病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一旦发病较难治愈,一般只能通过药物缓解症状改善预后,临床治疗风湿免疫病常用的方法有易塞普、赛妥珠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强克等,经过验证这些药物对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效果与单独运用甲氨蝶呤的效果并无不同。而甲氨蝶呤与生物制剂联合应用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起到保护关节与重要脏器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在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已十分成熟,根据患者活动程度、病情轻重及不良反应发生危险程度,给予0.5~30.0mg/d不等,可以起到有效抗炎与免疫抑制的作用[3]。

有证据证明,Th17细胞在风湿免疫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Th17细胞可分泌IL-17和TNF-α炎性细胞因子,而IL-17又能刺激巨噬细胞生成IL-1和TNF,二者可促进炎性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且能导致炎症迁延与组织损伤[4]。目前治疗风湿免疫病应用的生物制剂有T细胞共激活调节剂、B细胞清除剂、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白细胞介素(IL)-1抑制剂、IL-6抑制剂等[5]。可改善细胞因子失衡状态,有效抑制风湿免疫病的发展。

结语

应用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新平,张奉春,曾小峰,等.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成长看中国风湿免疫病学科的发展[J].协和医学杂志,2010,1(2):121-124.

[2]魏伟,何培根,陈佳.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吗,2011,18(7):119-120.

[3]徐东,史群,张烜.糖皮质激素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使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10):775-778.

[4]Nicolaas E.Aerts,Kathleen J.De Knop,Julie Leysen,Didier G.Ebo,Chris H.Bridts,Joost J.Weyler,Wim J.Stevens,Luc S.De Clerck.Increased IL-17 production by peripheral T helper cells after tumour necrosis factor blockad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is accompanied by inhibition of migration-associated chemokine receptor expression.Rheumatology 2010;49:2264-72.

[5]侯勇,赵岩.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2):8-10.

论文作者:郭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  ;  ;  ;  ;  ;  ;  ;  

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上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郭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