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骨科疼痛患者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周丽, 陈欢,,刘鑫, 徐荣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骨科疼痛患者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周丽, 陈欢,,刘鑫, 徐荣

周丽 陈欢 刘鑫 徐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骨一科, 邮编830011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骨科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术后疼痛患者12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4%,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骨科疼痛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骨科疼痛;护理;效果

疼痛是创伤骨科疾病患者在术后经常发生的症状,是所有骨科手术患者的共同特征。而疼痛作为一种生理体验,不仅影响到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1]。在临床实际中,疼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其睡眠质量和免疫功能会明显下降,而这两个方面的变化会拉长患者的术后康复期,使得骨折迟迟不愈合。因此,缓解或消除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感显得非常重要。我院为此而选取了126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所产生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创伤骨科疼痛患者12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有男患者33例,女患者30例;年龄为22-66岁,平均年龄(40.6±5.8)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25例,下肢骨折27例,脊柱骨折11例。对照组有男患者35例,女患者28例;年龄为24-68岁,平均年龄(41.2±5.4)岁;骨折类型:上肢骨折23例,下肢骨折26例,脊柱骨折14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即在患者主诉疼痛时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同时给予患者镇痛药用药护理、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做功能康复训练等。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第一,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是增加患者不良情绪的因素之一,并能引发应激反应,从而使患者产生焦虑、痛苦、失眠等症状。而缓解疼痛的护理方法中,心理护理非常重要。首先,护理人员应给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将病房布置得温馨而舒适,并创造安静住院氛围,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其次,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发生机制,并倾听患者的主诉,安慰、鼓励患者从而使其情绪稳定下来;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与患者建立起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最后,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如何在疼痛时转移注意力:看精彩的电视节目或看竞技赛事,从而使自己不知不觉中投入到其中,忘却疼痛[2]。而在情绪紧张时,患者可以采用深呼吸法消除或缓解紧张感。第二,疼痛护理。为了舒缓疼痛,护理人员可以给患者冰敷或热敷,即对骨折早期患者给予冰敷,使毛细血管收缩以及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减少局部出血、消除局部肿胀,减轻疼痛。对急性期过后的患者给予热敷,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松弛肌肉,进而缓解疼痛。第三,给药护理。①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之后即对患者进行骨科疼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来制定药物镇痛方案,最后再监控和评价镇痛效果。②中医疼痛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医疼痛护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耳穴埋籽,即在疼痛耳穴敏感点埋籽,每天按压穴位3-5分钟,每2-3天更换一次;另一种是采用麝香片超声透药治疗法,即将麝香放入超声透药仪,使患部充分吸收麝香的药效,每天治疗2次,每次维持30分钟,直至患部疼痛消失[3]。第四,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的术后饮食,解释镇痛药物的作用,并指导患者做功能锻炼,教会患者镇痛的方法。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说明麻醉止痛药的上瘾率比较低,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1.3临床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强烈。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评估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1d、2d、3d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情况(分,?x±s)

组别 例数术后1d 术后2d 术后3d

观察组63 1.67±0.711.60±0.541.36±0.48

对照组63 3.30±0.732.79±0.532.05±0.51

t值12.704812.48337.8199

P<0.05<0.05<0.05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4%,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n(%)]

组别 例数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

观察组63 34 26 3 60(95.24%)

对照组63 30 22 11 52(82.54%)

x25.1429

P<0.05

3.讨论

创伤骨科是收治各种关节损伤、骨折关节脱位、脊柱病变等患者的科室,因此创伤骨科患者绝大多数都应接受手术治疗[4]。而术后疼痛是一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消除疼痛是临床护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分析与探讨,对比了常规骨科术后护理与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护理效果。最终的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 患者其VAS评分明显低于采用常规骨科术后护理的患者,并且护理满意度更高。这就提示,中西医结合护理是缓解或消除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有效途径。中西医结合护理综合了西医护理与中医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精髓,涉及到心理、生理、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而对这些不同方面的干预,无形中契合了疼痛的形成机制,因为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应激反应,而且还是心理、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产物,所以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产生良好的护理效果[5]。在本次研究中,心理护理是按照现代西医理论制定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之后,患者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放松,所以对疼痛的敏感性得以降低;而缓解疼痛的护理措施中既包括西药镇痛,又包括耳穴埋籽、麝香片超声透药治疗等中医护理方法,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使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

综上,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骨科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静,钱宏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减轻创伤骨折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3(32):3632-3633.

[2]蔡晓霞,赵景云.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骨科疼痛患者护理效果的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10(22):116-117.

[3]周国贞.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4(29):364-365.

[4]张留巧.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1(03):342-343.

[5]夏小凤.骨科疼痛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13,27(11):99-100.

论文作者:周丽, 陈欢,,刘鑫, 徐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5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骨科疼痛患者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周丽, 陈欢,,刘鑫, 徐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