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于思想品德课中论文_于凌燕

寓教于乐于思想品德课中论文_于凌燕

于凌燕 山东省昌邑市围子街办围子中心小学 261300

提起思想品德课,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枯燥乏味、讲大道理、学好学坏都一样,思想品德课毫无生机可言。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所有个人行为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为他的愿望,才能使之付诸行动。在思想品德课中,我结合思品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从“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起学生乐学的情感”、“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营造学生乐学的氛围”、“课后进行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保持学生乐学的激情”等几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寓教于乐于思想品德课中。

一、确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对于学生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家共同期望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然而有些师生在师生关系方面似乎悟出了一个道理——“时时摆出一副教师的架子”,高高在上,如果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那是不可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所有当过学生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种内在的感觉和希望:学生出于自己的心理安全、学习与个人发展的需要,希望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师道尊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着几千年的影响,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它是制约新型师生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人们日益认识到未来的为师之道应该是“关爱为本,友情至上,共同发展”。紧张的师生关系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逝去,取而代之的快乐学习将常驻于新型师生关系中,师生共同浇灌的乐教乐学之花必将开遍教育的百花园。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偏爱优秀生,而对后进生抱有偏见,缺乏必要的爱护和指导。事实上,无论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格,都有一定的尊严和自尊心,都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教师必须予以爱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给予他们必要的理解和尊重,信任和支持他们,使他们有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认真发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并注意及时表扬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教师要做到眼里无亲疏、无差生,平等对待一切学生,要抱着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多给他们温暖和体贴,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真诚的体贴和关怀,增强其前进的信心和乐学的力量。

二、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营造学生乐学的学习氛围。

1.情境导入,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同样,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急于学下去,进入最佳求知状态,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会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运用不同的方式达到最佳效果。比如,我在设计《我爱你中国》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的图片:雄伟的万里长城、九曲黄河、滔滔长江……同时歌曲《我爱你中国》在教室里响起,一时间学生全被祖国的美景、美妙的音乐陶醉了。

2.设立悬念,激发好奇心。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比如学习《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录像:某中学学生小红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近一段时间以来,妈妈发现一向做事认真的小红有些心不在焉,吃饭的时候常常盯着一个地方发呆。妈妈为了解小红的心事,在小红上学时偷偷看了日记,了解到小红是因为同班一个男同学给她写了一封情书而纠结苦恼。妈妈针对小红的这种情况和她做了一次长谈,解开了小红的心结,使小红重新振作起来。可让同学们思考小红妈妈的做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课堂上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年龄小、贪玩的特点,教师可通过形式的多样化来启发学生的兴趣。现行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漫画、图片,我会在上课时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片和漫画,让他们各抒己见,融知识点于漫画、图片的分析中,寓学习于游戏中。在学习《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时,我让每个同学准备一个魔方,上课开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一步步教学生如何转魔方,同学们热情高涨,互相讨论,彼此之间把转好的魔方打乱次序让对方再转。整个一堂课在游戏中进行,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掌握了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三、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保持学生乐学的激情。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鼓舞人从事活动、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充实心理生活的动力。兴趣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形成了人的兴趣的多样性。江泽民说:“人类是自然之子。人类不仅有认识和利用自然的非凡创造力,而且有保护和珍爱自然的理性认识能力。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但也造就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类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和正确选择。在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植树节,我都会布置学生栽一棵小树,利用周末给小树浇水施肥,在平时关注小树的成长,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用实际行动美化了大自然。

恩格斯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积极努力去探索,就一定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学思品,提高自身素质,将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论文作者:于凌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3年12月总第10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1

标签:;  ;  ;  ;  ;  ;  ;  ;  

寓教于乐于思想品德课中论文_于凌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