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铺装方法论文_邢益才

探究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铺装方法论文_邢益才

摘要:园林景观是由多个方面组成的,铺装设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园林铺装的合理设计和施工不仅能够美化园林景观,还可以满足人们对园林环境审美的需求,科学合理的铺装设计可以使园林道路与周围景色更加和谐,以此来达到身心都能得到愉悦和放松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园林铺装;方法探究

前言

铺装设计在园林空间架构中十分重要,不同的地面样式可以体现不同的空间使用特性。它的存在构成是园林风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近年来对园林的地面设计开始关注,所以我们要对园林景观中的地面铺设重视起来,使园林中不同场所结合其要素,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官享受。

1 园林铺装的功能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功能性,特别是广场、公园等人流量大的一些公共场所,更加需要体现人文主义特点。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最重要的便是功能性特点,功能性特点兼具了功能性和艺术性的体现。

1.1体现空间的分割和变化

园林铺装利用多种材料和式样来表达小同的空间概念,从而对人们产生一种心理暗示,进而实现空间变化的表现效果。不一样的功能活动空间,选择的铺装材料也是不一样的,这样所达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1.2可以加强视觉引导

园林铺装所表达的视觉性变化能引导游客的视线。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就是用线条铺装来指导游客前进。而一些要求游客驻足停留的地方,则会使用一些小明确指明方向性的或者较为稳重的铺装方式设计。其他一些要求游客重点关注的地方,一般是采用聚向型的景点走向方法来做铺装设计。另外,改变小同的铺装线条,能够有效强化空间感,比如使用与视线保持平行的线条可以达到加深铺装面深度的效果,但是使用与视平线垂自的铺装线条则能够达到扩大宽度的效果。将这些特点合理利用,可以有效的调整空间大小,让小空间呈现大空间的视觉特点。

1.3能够表现主题和意境

合理的景观铺装可以更好的体现空间作用,能够达到空间特点色彩鲜明的效果。借助各种有设计的铺装图案,可以强化其中的表现意境,这也是我国园林设计艺术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这种表现方式就像文字和图形,能够传递出深刻的空间表现,意境性意义突出,在一些有纪念性、学习性、指导性的空间出现的概率较高。

2铺装的图形

铺装图形和机理,流畅图形使人眼及心理感受到心情舒畅,自然纹理的面材使人感受很轻松。不同场所的氛围不同,铺装图形要与环境相匹配,一个良好的图形不仅让人养眼而且精神也有感受,不好的图形肯定图案与场景不适,不仅使人郁闷,而且会使身心转变生理,时间长了甚至会产生疾病。

大型广场要求有开放的图案,层次不必繁多,两三个层次即可,线条疏畅。中型广场的图形要与广场命题有关。小型广场应该有环境相关的图形,要求精致、层次丰富、耐人寻味,这样有文化品位,不会让人乏味。大型广场在游人视觉内一般3~5块变化节奏,图案应考虑视觉效果,整体图案设计上要根据人的视线远近有不同的变化效果。另外采用粗犷线条色带一定要有收敛装饰,这样会使人感受到其中存在。大型广场忌讳频繁无章的小图案,即使是小图案自称应该在一定距离有相应的变化,如方向变化,节奏变化,色彩变化。变化节奏不必太快,根据游人的速度和设计速度而变,最好为20~50秒这运行距离而变化,从心理上分析应该有观察、分析、欣赏、品位4个过程。

3 景观铺装设计中的色彩表达

3.1色彩表达的情感表现作用和特点

环境造景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就是色彩,这也是表现其核心变化的主要方式。它能够将风景的各种特点表现在情感诉求上,进而作用于人们的心理。所以在园林造景过程中,色彩的使用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地面铺装色彩的使用,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将各种山水、植物、建筑等集合统一,实现彼此之间的有序设计。如果地面色彩过于单调,就要使线条和形状更加丰富多样,进而形成全新的空间表现特点。

在进行地面铺装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将风景当成背景依托,或者地面铺装是色彩调和盘中的底色,人和具体风景是主体,除了一些特殊性因素外,在地面铺装的过程中,选择的色彩要尽量低调一些,这样会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观。但是沉稳的色彩也不能过于呆板,要有亮色点缀,但不可选择艳俗的色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们在对色彩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心理反应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暖色调代表兴奋和情感,冷色调代表安静、愉悦,灰暗色调代表忧郁和沉闷。因此在铺装设计中,要对这些色调的情感表现有所了解,有变化的突出色彩特点,丰富色彩空间的表达内容。

3.2色彩调和使用在地面设计中的效果

在进行色彩调和的工作时,要注意不同的色彩所产生效果,例如公园的铺装设计,可以同时选择混凝土、块石与碎石等进行铺装,在铺装的过程中,各种形式小一的材料同时存在,如果对色调调和作用小够重视,给人的视觉感必然是混乱的。假如环境色调给人一种无聊沉闷的感觉,就可以适当改变地面铺装的组成方式。在整个配色过程中,要重视近似色调中的主色调,彼此要实现差异化对待。如果色调种类有所增加,就要适时减少一些造型组成要素。对比色调配色组成属于补色范畴,彼此排斥或者互相吸引都会有对比感存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谨慎使用对比色调的配合。

3.3铺装材料的不同光泽在室外的运用

利用不同的光泽组合广场图案耐人寻味,欧洲古教堂圣马可广场采用不同材质的反光,构成线条图案,每块图案运用不同图形的机理使图案内容丰富,耐人欣赏。圣马可教堂为三面围合建筑,内院广场呈L形,沿建筑广场没有繁杂色彩只有不同反效果矩形纹理图案,广场地面装饰非常气派美观。中国古代对铺装非常讲究,对皇家建筑一般采用御道形式,广场轴线与建筑群同轴,很有引导性和位置性,当你注意铺装的纹理尺度就会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私家园中铺装级别其独特性,铺装风格与环境自成一体,《园冶》造园的原则为因地制宜,所以园路基本没有直路,材质因陋就简,材质都不会跳眼,走在铺装甬道上加上自然环境的设置,很轻松愉快。

4园林铺装的材料选择

园林铺装过程中,不同的材料在经过人工精心的铺设后,也能够表现不一样的形象,其所表现的环境景观特点也是丰富多彩的,对空间表现质量的提升十分突出,一般使用较多的天然材料有花岗岩、板岩、鹅卵石等,人工合成材料有建菱砖、广场砖、陶土砖、水洗石和沥青混凝土等。

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用花岗石作为铺地材料,这是因为花岗岩经久耐用,颜色丰富,尺寸可以根据项目效果的需要灵活调整。在庭院、广场、公园的铺装中,不同的形状有不同的表现效果;此外,铺地材料常用材料之一便是鹅卵石,其随意铺散在地面上,或者镶嵌在砂浆中都能够获得自然和谐的审美情趣,但是使用鹅卵石铺地不能将泥土和砂浆露在外面,虽然鹅卵石的表面也是高低错落不一,可正是因为这种突出的质感,在很多的公园小径中都有铺装使用。建菱砖与面包砖,因为其颜色丰富,经济实惠,在室外景观铺地的使用中十分广泛。此外,彩色生态透水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铺装材料,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彩色生态透水混凝土能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并能有效的消除地面上的油类化合物等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是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吸音降噪、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良铺装材料。

5地面铺装的尺度及防眩光要求

5.1铺装的尺度

铺地材料的大小、拼缝的设计、色彩和质感等,都与场地的尺度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大场地的质感可粗些,纹样不宜过细。而小场地质感不宜过粗,纹样也可以细些。为不同场所中不同的地面选择合适的铺地砖,就和在两个邻近的区域间适当地运用对比和协调一样重要。大的石板铺装在面积小的区域里会显得比实际尺寸大,在一个小区域中运用过多的装饰材料也会使区域显得凌乱不堪。

5.2防眩光要求

眩光是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觉现象常用铺装材料和反射率。光与材料都会产生眩光效应,自然界的光是不可能改变的,我们则对材料的运用可以人为的改变,可以将反光率强的材料搁置在背阴环境,将反光率低的材料放在光线足的环境位置。

6在园林景观中硬质铺装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6.1铺装设计与整体设计风格不一致

铺装设计在施工图阶段设计时候,对整体项目的前期策划与方案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很好的贯彻,容易出现背离总体方案要求的情况,进而使铺装部分与整个景观设计项目部协调,影响了工程的品质。

6.2 铺装设计要善于利用周边环境

园路的设计曲线、材质等要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不同地域特色的园路铺设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借助周边的景观来达到完美造景的效果。

7结语

随着今年来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中地面铺装所用的材料及铺装式样也日益变化。这就要求园林设计者设计创作的过程中不要固步自封,要勇于对新事物进行使用和推广,但也不要造成铺张浪费。要敢于与时俱进,为园林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胡发浩.浅论现代园林景观中铺装设计[J].现代园艺,2012(19)

[2]朱江.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石元素的特征及应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2)

[3]张寒.园林铺地及园路的铺装技术[J].科技传播,20l2(12)

论文作者:邢益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探究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铺装方法论文_邢益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