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李佩佩,孙杏梅

李佩佩 孙杏梅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急诊科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院前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1月148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预见性院前急救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5-0114-02

Predictive nursing application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hospital treatment effect Li Peipei, Sun Xingmei. Henan coal leveling general Hospital of Shenma Medical group, Pingdingshan467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hospital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Methods Will I division in January 2013 - November 2014, 148 cases of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74 cases, control group routine emergency care, experimental group to develop predictive nursing measures.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the patient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 family member satisfaction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With foresigh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can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family members.

【Key words】Predictive nurs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Hospital first aid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肌猝死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有40%~50%死于发病后的几小时内[1]。而院前急救是以救治院外危、急、重症病人和各种灾难事故所实施的急诊急救,它是急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急救的全过程。做好院前急救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我院急诊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采取了预见性护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8例,男76例,女62例,年龄在45~82岁之间,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7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院前急救方法,救护车到达现场后给患者吸氧、心电监护,遵医嘱用药、将患者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1.2.2 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

1.2.2.1出车前的准备工作 急救人员要有较强的急救意识,每日检查除颤器、呼吸机、临时起搏器的功能是否良好,并置于备用状态,备好急救药品和医疗器具,随时做好出诊准备,在接到出诊电话后,立即出车,并根据呼救者在电话里描述的病情,做好相应的准备。

1.2.2.2电话指导现场自救 保持与家属电话沟通,嘱患者和家属要冷静并保持室内安静,不要慌忙送往医院,要帮助患者就地平卧进行家庭急救。禁忌剧烈搬动,如家中有急救药物,嘱咐患者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或速效救心丸10粒。在有条件的家庭可立即给予吸氧。嘱家属小区门口接车,缩短到达患者身边时间。

1.2.2.3 现场救治 到达现场后,应立刻携带急救药物下车,并迅速奔赴现场,将患者就地平卧,立即给予吸氧、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病理性Q波以及有无ST-T改变,询问病史,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及呼吸。及时应用止疼药物,可给予杜冷丁或吗啡止痛,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的变化,以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常选用粗大且直的肘正中静脉,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用3M敷贴妥善固定,便于静脉给药及搬运时不易脱出及外渗。

1.2.2.4安全转运 转运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持续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脉搏细速、尿少、血压下降、脉压差<20mmhg、意识模糊不清或昏迷等心源性休克症状;有无极度烦躁、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心率加快、脉搏细弱、咳嗽、咳泡沫样血性痰、肺底部闻及湿啰音等急性左心衰症状;护士必须熟悉患者心电图变化及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及时发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多源性室性早搏、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等室颤和心跳停搏的危险信号。一旦发现休克、急性左心衰、各种心律失常,立即协助医生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时,电极位置一定要固定好,检查导联线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患者翻身时电极脱落。对于已静脉输液者,要注意输液速度,输液针头是否固定稳妥,局部有无红肿,药物有无外渗;氧疗者,应注意氧流量,并妥善固定鼻导管,防止管道扭曲及漏气。

1.2.2.5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突然,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医护人员在救护过程中,要动作敏捷,轻、稳、准、快,稳定病人情绪,以非语言交流的手段,用从容镇静的态度、熟练精湛的技术给予患者安全感,赢得患者信任。同时要满腔热情,使其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从而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1.3 评估指标

两组患者从呼救到转运至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2.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指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护士不再是被动地听医嘱做处置,在预备护理前以及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护理重点,及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实现由被动救治向主动抢救的转变[2]。由表l、表2可见,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患者在院前由被动救治转为主动抢救,为患者接受院内专业性治疗获得了可贵的时间和机会,真正成为生命的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 梁慧.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护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3):125-126.

[2] 孙淑丽,张慧.院前急救有机磷中毒的预见性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48-49.

论文作者:李佩佩,孙杏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6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李佩佩,孙杏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