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泥氰化提金厂工艺技术改造实践探究论文_王成林

全泥氰化提金厂工艺技术改造实践探究论文_王成林

山东黄金集团烟台设计研究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6

摘要:降低提金的生产成本,提高黄金的回收率是提金厂所追求的目标,通过技术的改进就可以实现。将原有的全泥氰化浸出锌粉置换炭浆吸附联合提金工艺改为全泥氰化浸出炭浆吸附工艺,改进工艺后不仅使得系统处理金矿的能力提高35%左右。而且在金子的回收率方面也得到提升,改进之后的工艺在运行成本上也下降了25%,为提金厂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关键词:全泥氰化、工艺技术、炭浆吸附

在改进工艺之前,矿业有限公司多采用全泥氰化锌粉置换--尾矿压滤-滤液循环利用来建设提金厂,根据该关工艺流程,矿业有限公司投入生产之后,由于原矿性质波动大,泥化程度高,锌粉置换工序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一些工艺难题,导致金的回收率偏低。为了解决工艺问题,在洗涤和压滤之间增加了炭浆吸附工艺流程,这就形成了锌粉置换和炭浆吸附双重提金工艺,从而增加了金的回收率。设备使用时间越久生产设备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管道的老化,联合提金工艺生产流程的设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在运行成本和维修费用,会逐渐升高,甚至已经不能投入实际生产当中。考虑到设备锌粉置换、炭浆吸附工艺特点的基础上,对之前的生产设备进行优化,取得了生产量的增加,生产成本的下降,为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

1.矿石的性质

提金厂处理金矿石为贫硫化物微细粒侵染型金矿,矿石中的含量比较高的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和铁。矿石的组成成分以黄铁矿为主体,矿物的相对含量较低不到3%;脉石矿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另外含量较多的是硅酸盐矿物。金在矿石中是唯一的有价元素,成微细粒形式存在,直径小于0.01mm的微粒占到多半。

2.传统提金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提金工艺多采用的是泥氰化浸出锌粉置换炭浆吸附联合提金工艺,具体的流程是:(1)开路破碎;(2)闭路磨矿;(3)溢流锌粉置换;(4)底流全泥氰化;(5)逆流洗涤;(6)炭吸附;(7)尾渣处理;(8)金泥火法冶炼;(9)硝酸分银法提纯;

随着设备的使用时间的增长,会出现许多的设备、管道等老化的情况,运行成本和维护维修费用已经成为一大支出,已经不再适合生产运营。第一点由于矿石的性质不稳定,就会导致联合提金工艺中的置换工艺流程,操作难,指标浮动大,金泥的生产质量不高,就会导致后期的生产成本有所增加;第二点,由于生产设备中的置换设备的处理能力不够,导致生产用水不足,就难以实行大规模的生产;第三点,该生产流程复杂,工序较多,在管理上和耗能成本过高,运行成本和维修成本也高。生产设备在后期维护成本上将持续上升,当上升到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的时候就要对设备进行改进或者更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艺流程的优化改造实践

3.1工艺流程的优化

根据金矿石的属性特点,找出生产流程中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扩产增效,降低耗能为目的,将之前的工艺流程改为金泥氰化-炭浆吸附工艺。这种工艺流程,在尾矿浆处理上,第一步经过压滤,第二步滤饼干式堆存,第三步滤液循环的处理工艺。

3.2 扩产增效的配套措施

3.2.1对设备的分级进行改造,稳定分级流程作业。在磨矿闭路上,终点监测进料矿浆的工作压力是否稳定,工作压力的稳定直接决定了旋流器的分级效果。将之前的4台独立旋流器更改为四台直径为250的旋流器组,将渣浆泵加上变频装置,是工作电压更加的稳定,分级效果更加。

3.2.2增加浸出吸附槽容积

为了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要留有足够的浸出和吸附时间,在设备上增加两个5*5.5米的浸出槽和两个5.2m*5.5m的浸吸槽。

3.2.3改进压滤作业方式

该设备的功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冲压时间的长短和设备中滤室容积的大小,在生产速率提升35%,如果不增加压滤设备,为保障速率,必须改进工作方式,减少冲压作业时间。通过这样的改进方式,是生产设备的功率得到提升,但是这样的投入并不大,可谓是小投入,大回报。

3.2.4选用优质活性炭

处于经济成本的考虑,采用的是杏核碳的吸附剂,若采用这种吸附剂,发现这种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不达标,磨损率高,金的流失严重,改用吸附性更加强的吸附剂,进的流失会明显的减少,所以在选择上还是选择性价比更加高的吸附剂,选择的时候,不能只看成本,应该将收益与成本做一个综合性的评价。

4.工艺改造的效果

根据上述流程改造之前的设备,在生产流程上更加的简化,对于沉淀效果来看,增加矿浆的粘度的矿石适应能力;这样做明显降低了由于加入过多的絮凝剂带来的锌粉和活性炭的污染、等不利影响。

5.结束语

黄金公司所用的矿石是微粒型的金矿,泥化程度较高,改进工艺之后采用的是全泥氰化浸出炭浆吸附工艺,解决了之前生产流程中的置换程序中波动大的缺点、在生产成本上也设备的维护方面的投入较之前减少不少,、金的回收率得到提高。改进之前的旋流器等生产设备,是整个生产流程的流畅性方面更加的流畅稳定,生产速率得到明显的提升,节约了生产投入的成本。

参考文献

[1]蔡新平,刘秉光,秀钟霖,等.金厂峪金矿的控矿构造及其地球物理验证[J].黄金科学技术,1994,(5):1~4.

[2]覃功炯.陆相碎屑岩中的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成因模式[A].见:中国地质学会.“七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选集[C].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51~4.

论文作者:王成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4

标签:;  ;  ;  ;  ;  ;  ;  ;  

全泥氰化提金厂工艺技术改造实践探究论文_王成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