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7例疗效观察论文_武东霞1,次雪娇1,张炜煜1,李玉洁(通讯作者)

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7例疗效观察论文_武东霞1,次雪娇1,张炜煜1,李玉洁(通讯作者)

1.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耳鼻喉科 北京 10240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 100050

【摘 要】目的:探讨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 在显微镜下应用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7例进行分析,在显微镜下行鼓膜置管术,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经治疗后治愈51例,好转34例,无效2例,共计治疗有效率为97.7%,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复查结果显示患者鼓膜均良好愈合,纯音测听结果、气骨导差、听阈等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而言,采用鼓膜置管术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以促进患者听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临床疗效;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762-01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粘液、浆粘液,非血性液体或脑脊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耳聋。数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7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38例;年龄在12—55岁之间,平均年龄(26.5±3.4)岁;病程1—11个月,平均(4.5±1.1)个月;单耳发病60例,双耳发病27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听力下降49例,耳鸣11例,耳内堵塞感16例,流鼻涕45例,张口呼吸22例。

1.2 临床诊断标准 纤维耳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鼓膜颜色为淡黄色、琥珀色或带有气泡,有浑浊感,锤骨柄向后上方移位;纯音测试结果表明患者气导损失20dB以上;声导抗检查表现为B型曲线。

1.3 手术方法 手术器械主要包括显微镜、电视内镜系统及鼓膜通气管,患者取仰卧位,患耳朝上,使用酒精(浓度为75%)对耳廓、耳道、鼓膜进行消毒,使用丁卡因棉片进行局部麻醉,配合静脉给药强化麻醉。第一步,在显微镜的直视下,使用鼓膜刀在鼓膜前下或后下进行切口(注意不可在后上象限,以免损伤砧镫关节和卵圆窗),形态依据通气管而定,大小控制在0.3cm左右,切口不要过深,以免损害到鼓室粘膜。第二步,吸出鼓室内的粘液,并使用地塞米松冲洗鼓室,完成后将通气管放置在切口内,只把尾端留置在鼓膜外。第三步,检查通气位置,确保牢固性。术后对吸出的积液进行细菌培养,依据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术后1周、2周、4周及3个月,检查患者的鼓室,如果分泌物消失,耳道比较清洁,就可以撤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治疗后听力功能正常,耳内堵塞感消失;好转:患者治疗后症状减轻,听力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仍然存在,听力功能变化不大。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2)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通过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87例患者中,经治疗后治愈51例,好转34例,无效2例,共计治疗有效率为97.7%。2例无效患者原因在于通气管自行脱落,经再次手术治疗后改善。所有患者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2.2 术后随访结果 术后6—12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结果显示患者鼓膜均良好愈合。其中纯音测听结果平均为(21.4±2.4)dB,气骨导差0—10dB,听阈提高平均为(27.6±1.8)dB。

3 讨论

3.1 分泌性中耳炎 对于正常人群来说,咽鼓管能够连接中耳与外界,而且是唯一通道。因此,咽鼓管阻塞是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状态下,中耳内部和外部的气压是相等的,一旦发生通气功能障碍,中耳气体就会被黏膜吸收出现负压,致使黏膜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清聚积在中耳形成中耳积液[2]。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听力明显下降,有轻微耳痛、耳鸣感,耳内镜检查显示鼓膜内陷、色泽发暗,存在气液平面。日常生活预防上,要求人们一是加强锻炼,增强自身体质;二是饮食要少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减少吸烟喝酒状况;三是不要接触不良气体,增强上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最后还要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另外,婴幼儿是该疾病的多发群体,要求喂奶时注意头部不要太低,治疗后鼓膜置管期间避免耳道进水[3]。

3.2 鼓膜置管术 鼓室置管术的主要适应症是中耳积液经积极保守治疗,连续3-5次鼓膜穿刺抽液、鼓室注药治疗无效者;慢性复发性中耳积液,分泌液粘稠有粘连倾向;胶耳患者,目的在于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功能恢复[4]。相关实践证实,在电视内镜的辅助下进行手术操作的优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鼓膜切口的位置更加准确,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切口大小,防止出现因切口过大导致的脱管。第二,可以看到鼓室内部的积液程度,依此选用最佳稀化方案,促使积液吸净,避免术后出现堵管。第三,减少了对中耳结构的损害,有效保护耳道、鼓室粘膜等组织,为置管提供有利条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第四,术中会使用到光源系统和高清图像显示系统,因此能够对手术过程进行录像存储,不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作为教学资料使用[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87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51例,好转34例,共计治疗有效率为97.7%,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复查结果表明鼓膜均良好愈合,纯音测听结果、气骨导差、听阈等指标均明显改善。综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置管术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的特点,能够促进患者听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税磊.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02(10):1750-1751.

[2] 黎雄文. 鼓膜置管术治疗65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9(17):13-14.

[3] 庄远岭,钟振华. 耳内境下鼓膜置管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1(01):57-60.

[4] 张珂. 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远期疗效观察[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2,14(05):292-293.

[5] 贺广湘,刘火旺,陈玉,等.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J]. 中国内镜杂志,2010,17(04):362-364.

论文作者:武东霞1,次雪娇1,张炜煜1,李玉洁(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7例疗效观察论文_武东霞1,次雪娇1,张炜煜1,李玉洁(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