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_姜爱霞

语文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_姜爱霞

山东省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张戈庄小学 266700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科书在各方面的作用,要使教科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能自己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只能供教师讲解的书。为此,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才能。本人在教学中积累了一点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转变观念,树立作文创新思维的新观念、新意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作文。我们的措施是:一是开展全校性的创新教育专题讲座;二是定期组织教师、学生学习创新教育、创新作文有关理论,向学生不断输入创新思想、创新理论知识、方法、技巧等;三是开展创新作文大赛,我们的做法是每学期组织一次小的比赛,每学年组织一次大的比赛,并开展组织评比,实行奖励措施,并与学分、评优等挂钩。

2.不圈题,不定范围,不限文体,不限字数,只限篇幅。把作文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欲望、兴趣,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但要内容健康。多年实践证明:学生怕写,教师怕改。作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不快。究其因:一是受应试作文的影响;二是教师定框架;三是学生无兴趣,被动写作;四是缺乏真情实感。而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可大胆想象,大胆独创,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放下无形的包袱。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下,可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创设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想象较为丰富。在语文课堂上,我常常开展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创造性)思维”。有一次语文课,我将预先排练的童话剧《狐狸和乌鸦》拿到课堂上表演,让学生一边听录音机播放的朗读录音,一边观看节目表演,随后提出如下思考题让学生想象剧情,进行思维并口头表达剧情:1.狐狸是怎样欺骗乌鸦的?2.乌鸦听了狐狸三次说的好话,分别有什么反应,结果怎样?3.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同学们观看了童话剧的表演,有知有感,有话可说。首先,按三个问题各练习说一句或几句话,随后按剧情发展顺序,说出狐狸花言巧语骗得乌鸦嘴里的一片肉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如果喜欢听好话,就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培养学生,续写结尾法

如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后,我让学生续写课文结尾,续写出种葫芦人的后悔心情。让同学们发散加工,看谁想得合乎情理,结尾新颖。同学们积极动脑,兴致很高,他们想出了各种不同的结尾,有的同学这样写道:“种葫芦的人后悔极了,说如果我听了别人的劝告,治了虫子,我的葫芦一定会长得又多又好。那该多好啊!”还有的说:“种葫芦的人一定很伤心、很难过,他想自己如果好好学习,懂得种葫芦的知识,不就能收到好多葫芦了吗?”这样,同学们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那些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扫除了障碍,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五、培养学生,摆脱习惯定势

低年级学生习惯从现成的内容中去寻找答案,为了改变他们的这种思维定势,我在讲《狼和小羊》课文最后一句时,出示“狼向小羊扑去”的抽动幻灯;片后立即关机,让学生思考:“狼向小羊扑去,会有什么结果呢?”大家说法纷纭。我因势利导:“那么,‘扑’字可以换成‘吃’字么?”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行,也有的说小羊虽弱小但可以和狼斗智……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有新意,我又要求学生想:如果你是小羊,会怎样智斗恶狼呢?思考片刻后,教室里可热闹了。有的说:“狼先生,一人做事一人当,你说我爸爸说了你的坏话,那你就找我爸爸去好了,找我干吗?”有的说:“狼向我扑过来时,我从地上抓两把沙子撒进狼的眼睛,然后赶快逃命。”……尽管这些回答不尽合理,但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对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很有好处,而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导因素。

六、培养学生学法迁移式

例如《黄山奇石》最后一段,课文只举了一些景点,没有作具体介绍。为了加深学生对黄山石又奇又多的印象,激发对黄山的喜爱,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迁移,介绍“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天狗望月”几个景点。有的同学说:“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天狗望月吧,远远望去,真像一只天狗卧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望着挂在空中银白色的月亮,真有趣啊!”另一个同学说:“仙女弹琴就更有趣了!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女身着鲜红的衣服,坐在石凳子上,弹着动听的歌曲……”这样做调动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他们思维活跃,想法新颖,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和创造性思维。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着力培养他们自己去获得知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创新的能力,他们才能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论文作者:姜爱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3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_姜爱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