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分析论文_韦万秋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分析论文_韦万秋

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541000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筑项目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施工部门要对施工技术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监督和管理,有效整合管控机制的同时,按照质量要点和标准约束技术流程,确保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应用效率,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全面优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土木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土建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工程所在区域地质环境特征、气候变化情况及工程建设标准存在差异,所以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最为关键。基于此,本文围绕土木工程领域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展开深度探究,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定义

当前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结构设计及美观性等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作为现阶段土建领域最基础且最常见的结构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结构特征存在差异,混凝土结构的形状、体积等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利用梁板对各类型混凝土结构进行组装。在这些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结构中,部分混凝土结构的体积相对较大,甚至超出了正常体积指标范围,针对此,应当采取恰当的施工措施,完善施工作业,从根本上提高结构质量水平,强化工程实际效果。

通常来说,专业领域把混凝土结构横截面最小部分的大于1m的混凝土结构,且浇筑施工体积超过1000m3的混凝土结构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基于此,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效果,应当全方位监控工程所在区域环境变化情况、浇筑工艺及温度等条件。

2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1大体积混凝土配制

材料配制是重中之重,要严格按照科学的配制材料,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配制出高品质的材料,为安全建设提供良好保障。配制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①骨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制中,粗细骨料决定了强度,只有科学的使用时,才会变得稳定。粗骨料应连续分选,细骨料应为中砂,以便制备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②外加剂使用。混凝土施工材料外加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选择使用时,记住确保始终如一的质量和性能。建议使用缓凝剂,减水剂等。使用粉煤灰和矿渣粉作为杂质以确保材料制备的稳定性;③保证水泥含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保证安全性,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标准前提下,有必要进行科学试验,以增加骨料和骨料的含量,从而显着减少单一混凝土水泥的用量,保证整体材料的强度与黏结度;④水泥的选择。水泥是最为主要的材料,进行选择使用时,一定要严格精准。尽量使用水化过程热度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在各种水泥材料中,最好的就属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热硅酸盐水泥、低热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几种。混凝土的溢水量的大小与使用的水量有关。耗水量大,水的溢出量就越大,并且还与温度有一定关系。水完全溢出的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2生产混凝土过程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都需要连续进行浇筑,所需混凝土方量都很大。在对这些部位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提前与搅拌站做好沟通工作,提前通知搅拌站准备好足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以及外加剂等用到的各种材料。同时应提前通知搅拌站做好相关机械的检修保养工作,尤其是搅拌机械,装载机、砂石上料输送带检查工作,保证良好的机械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应做好水泥、砂石、外加剂上料是计量称的校称工作,保证连续搅拌供应混凝土时准确性及稳定性,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

同时要考虑在混凝土生产过程,季节对施工的影响。例如在雨季施工每次雨后都要根据砂石料的实际含水率进行测量,并据此进行配合比中的用水量调整;而在冬季施工时因为砂中含水量较大容易出现冻块,施工前要进行晾晒,否则有可能在在砂料仓上料的滤筛影响砂料下料,有些冻块进入混凝土中还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建设棚库,将砂石料放入库内,或者及时采取覆盖的措施。

2.3混凝土浇筑

浇注混凝土的两种方法,即:推移形式的连续浇筑和多层连续浇筑。浇筑时应注明混凝土的厚度。提前要对振动器的深度和性能进行了解掌握。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使每车混凝土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同时可解决频繁移动泵管的间题,也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温。对于浇筑面积大,渗透性和固体铸件厚度不超过3m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建议采用多层连续浇筑的方法。这种浇注方法便于振动,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它有利于混凝土层的快速散热,这有助于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块的温升。混凝土还经常会出现溢水现象。为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必须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如果没有及时清除,那将大大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另外,浇筑混凝土后,应按照技术温度控制措施进行维护,使混凝土砌块的内外温度达到温控指标要求,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表面必须湿润。降低混凝土砌块的冷却速度,使用强度拉伸混凝土,以提高其抗裂性和防止温度裂缝。浇筑后5h内,混凝土内表面会出现塑性裂缝。它可以用二次浇筑和压光处理。浇筑后,混凝土表面可以用稻草、锯沫、塑料薄膜、或麻带覆盖。在寒冷季节,必要时可以为浇筑的混凝土搭建保温防护棚。

2.4养护与测温

混凝土浇筑成形后要加强测温工作,现在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在混凝土内埋设测温线,测点的埋设要根据结构物特点结合规范要求进行埋设,建议通过中心区域的两个相交的垂直部分选择典型的温度测量值。每个测量点的温度测量线通常为3,至少为2,电子温度计JDC-2通常用于测量温度。为专业人员进行温度测量工作,进行连续测量的转换和记录的形成,绘制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曲线。浇筑完成初期观测频度较频繁,随着内外温差的降低适当减少观测次数。根据测温数据结果分析结合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方案要求来采取混凝土养护措施。主要从两方面进行:①外部做好保温工作,主要是通过浇水覆盖棉被、草帘等措施,既要保证表面的湿润的同时防止温度散热过快。②加快内部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发,主要是通过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通过通水循环的方式带走内部过多的热量,已经实现了降低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的效果(必须浇注预埋的冷却水管以防止水管腐蚀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以及表面温度和外部空气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不超过20℃时,可以消除保温措施并且可以移除模具。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建筑工程项目呈现出全面优化的态势,对于现代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相关部门要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整合检验机制,确保能对土木工程建筑项目质量予以管控。

参考文献

[1]孙超.浅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221.

[2]张鑫.关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3):6.

[3]赵心舒.探析现代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03):166.

[4]吕树春,吴凯,韩昀璐.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1):121.

论文作者:韦万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分析论文_韦万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