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著作--20世纪中国哲学简论_哲学论文

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著作--20世纪中国哲学简论_哲学论文

一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巨著——《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简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巨著论文,简评论文,中国论文,二十世纪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张岱年、张明任名誉主编,方克立、王其水任主编的四卷本《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一书,目前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第二卷“人物志”,其他各卷即将陆续面世。

本书的巨大学术价值在于:体例新颖、内容丰富,堪称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史记”。自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以来,中国哲学史著作多以人物为纲。间或有以问题为纲的专著(如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但并不多见。以人物为纲这种主流体例,以及以问题为纲的体例,自有其价值和长处,但都不便于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中国哲学发展的全貌。本书编者取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而加以变通,用以总结近百年中国哲学的发展状况,真可谓匠心独运,推陈出新。

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大事记”,以事件为纲,以年系事,记述自1901年以来中国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第二卷“人物志”,以人物为纲,记载本世纪中国哲学家的理论创获和学术贡献。第三卷“论著述评”,以著作为纲,展现本世纪中国哲学所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第四卷“研究与论争概述”,以问题为纲,以专题形式反映本世纪中国哲学的研究状况和目前进展。不难看出:四卷本《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是本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状况的全面总结和再现,称为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史记”并非过誉。事实止,编者之志也正在于此。

从已经出版的第二卷“人物志”来看,《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作为本世纪中国哲学的“史记”,其突出特点是:收选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全面。

本卷取“精选广收”的原则。除蜚声海内外的大家、名家之外,还收有在某个时期、某一地区、某一哲学分支学科领域较为著名、确有贡献的学者。因此,可补一般中国现代哲学史著作只注重大家、名家之不足。除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外,还收有其他哲学流派如实用主义、逻辑经验主义、新儒家、新士林哲学的代表人物。就是政治观点不同,或目前争议较大、现居国外的学者,只要哲学上确有建树,本书也从学术见地出发加以收选。不少哲学家所理解的现代中国哲学,实为现代“大陆”哲学。本书突破这种观念,收选了一些生活在台湾、香港以及美、加等地的中国学者和华裔学者。他们之中有(以诞生年月为序):吴稚晖、蒋介石、张君劢、陈大齐、胡适、谢扶雅、钱穆、叶青、范寿康、吴康、陶希圣、方东美、吴经熊、陈立夫、陈荣捷、谢幼伟、徐复观、唐君毅、牟宗三、罗光、赵雅博、殷海光、项退结、杨汝舟、劳思光、张振东、蔡仁厚、韦政通、邬昆如、刘述先、秦家懿、成中英、唐力权、何秀煌、霍韬晦、杜维明、刘笑敢、傅佩荣等。其中不少人的学思和成就,大陆读者知之不多。本卷不但收选盖棺论定或已有定评的老、中年哲学家,而且收选了一些现今已有一定成就的跨世纪优秀青年学者,如景天魁、刘大椿、李德顺、郭湛、刘笑敢、郭齐勇、邓晓芝、刘仲林、俞吾金、赖永海、傅佩荣、袁贵仁、陈来、韩民青、李宗桂、欧阳康、张一兵、杨国荣、衣俊卿、樊和平等。他们被收选时(1993年)都不到五十岁,其中张一兵37岁,杨国荣36岁,衣俊卿35岁,樊和平34岁。

另外,“人物志”与一般传记或传略不同。本书不重个人的简历,而注重学思成就。“人物志”不是中国哲学家个人历史的陈列,而是学思成就的展览。以人物为纲,全面总结本世纪中国哲学的理论创获和学术贡献,正是编者赋予本卷的历史使命。

当然,“人物志”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即“精选广收”的原则没有严格掌握。少数入选的学者,按其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来说,大可不必收选。而一些非收不可的重要哲学家,如胡绳、汝信、邢贲思、汪子嵩、吴江、周辅成、王宪钧等,却没有收录。望该书再版时,能进一步修订与完善。

标签:;  ;  ;  ;  

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著作--20世纪中国哲学简论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