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西林溶液制备方法的改进办法论文_章德军

呋喃西林溶液制备方法的改进办法论文_章德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目的 改进呋喃西林溶液的制备方法,提高其稳定性。方法 按改进的配制方法制备呋嘀西林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的含量,通过留样观察法对呋喃西林溶液进行稳定性实验。结果 改进法配制的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好,放置6个月内未析出沉淀或结晶,含量合格。结论 改进后的呋喃西林溶液配制方法操作简单,溶液的稳定性提高,贮存期延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呋喃西林溶液;制备方法;改进;稳定性

呋喃西林溶液具有局部抗菌作用,对组织刺激性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常用于伤口感染或腔道冲洗,是临床常用的医院外用制剂。医院自制或市售的呋喃西林溶液,有效期一般为6个月。在贮存和临床使用呋喃西林溶液的过程中,有些溶液析出棕红色结晶,振摇不溶解,影响制剂质量,使疗效降低。为此,笔者对呋喃西林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通过留样观察法进行稳定性考察,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U V-91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呋喃西林;氯化钠;苯甲酸钠;可控温电冰箱;DG-1多功能恒温箱。

1.2原制备方法

处方:呋哺西林0.2g,苯甲酸钠1g,氯化钠8.5g,纯化水加至1 000 m L。取处方量呋哺西林,氯化钠,苯甲酸钠溶解于适量的热纯化水中,滤过,在滤液中加纯化水至全量,搅拌均匀即得。

1.3改进制备方法

处方:呋喃西林0.2g,苯甲酸钠2g,氯化钠8.5g,纯化水加至1 000 m L。取苯甲酸钠、氯化钠,溶解于20%量的热纯化水中,加热至沸腾后,加入呋喃西林,充分搅拌,保持溶液沸腾状态3~5分钟,使之完全溶解,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冷却至常温,过滤。取样并测定其含量。合格后分装。经100℃流通蒸汽30分钟灭菌,即可制得。

1.4稳定性考察

以改进的配制方法制备呋喃西林溶液3批次,(批号:1、2、3),分别按3.0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其在避光、密闭的室温环境中留样0、1、2、3、4、5、6个月呋喃西林的含量,计算不同时间的相对百分含量,见表1。观察各组留样样品在留样期间的澄明度变化,结果均无棕红色沉淀或结晶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留样实验中呋喃西林相对含量

批号 相对含量(%)

   0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1 100 98.7 97.5 96.4 95.5 93.7 92.5

2 100 98.5 97.4 96.2 95.3 93.4 92.2

3 100 98.3 97.2 96.1 95.0 93.1 92.0

2.结果

改进法配制的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好,6个月内均无棕红色沉淀或结晶产生,含量合格。

3.结论

改进后的呋喃西林溶液配制方法操作简单,溶液的稳定性提高,贮存期延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讨论

呋喃西林溶液为临床常用局部抗菌外用制剂,可用于皮肤、黏膜及伤口感染,主要用于长期住院治疗患者的膀胱冲洗。但由于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差,放置颜色会变深,并有结晶析出,导致临床应用受限。

呋喃西林极微溶于水(1:4200),但在热水及苯甲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增加,因此选择一定浓度的苯甲酸钠,制成较高浓度的呋喃西林溶液后,再进一步配制成品,效果较好。选择较高浓度的苯甲酸钠,使呋喃西林充分溶解并形成稳定的溶液,再加入氯化钠溶液中,可使药物溶解充分而不易析出沉淀。

按常规法大量配制呋喃西林溶液时,需要长时间的加热,呋喃西林易分解而颜色变深,不但需要连续搅拌,且费时又费力。改进后的制备方法,只需要加热配置总量的20%或更少的纯化水,就能将处方中的呋喃西林在较高浓度的苯甲酸钠中全部溶解,溶液的温度较低,大概40℃左右,稳定性好,颜色较浅,且易在加热容器中观察药物的溶解情况。苯甲酸钠浓度也可随呋喃西林的浓度增减,试验表明,0.1%的呋喃西林溶于0.5%的苯甲酸钠溶液中,溶解效果较好,也便于观察药物溶解情况及实际操作。

澄明度影响方面,呋喃西林溶液遇光后,其色泽会逐渐加深。一般应在密闭、避光条件下保存。呋喃西林溶液在低温贮存条件下,特别是秋冬低温季节,易析出棕红色结晶或沉淀。改进的处方及配制方法,在澄明度方面优于原处方及工艺。

稳定性考察方面,原方法制备的呋喃西林溶液,贮存一个月左右常有沉淀析出,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含量也逐渐降低。改进法制备的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好,在避光、密闭、室温环境中,有效期延长,可达6个月以上,且不会析出棕红色沉淀或结晶,稳定性得到了较大提高,且含量仍在有效范围内,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齐玉薇;灭菌对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药事,2004,18(2):56-57.

[2]韩奇,何贤晨;呋喃西林溶液处方的改进[J].浙江实用医学,2002,7(3):62.

[3]庄志鹏,杨爱群等;呋喃西林溶液处方的改进[J].今日药学,2009,19(6):26-27.

[4]胡桂;RP-HPLC法测定呋喃西林溶液中呋喃西林的含量[J].中国药师,2004,7(6):435-43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荆[M]. 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9.

[6]金仁达。万红卫,钱佳星 等;温度与时间对呋喃西林溶液配制工艺的影响[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4(6):424.425.

[7]徐学君,徐德琴,汪滢,等.呋喃西林溶液制备方法的改进[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3):313.

论文作者:章德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呋喃西林溶液制备方法的改进办法论文_章德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