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胃癌根治术后应用效果比较论文_谢一斐

(上海长征医院营养科 200042)

摘要:目的 比较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83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42例)和肠外营养组(41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果 术后第7d,肠内营养组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均明显高于术前及肠内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肠功能恢复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肠外营养组短(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肠外营养组为26.83%(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胃癌根治术

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常用手段,但术后患者营养状况会发生明显的下降[1]。而手术创伤、术前存在的疾病、术后进食困难等又会使营养不良加重,进而影响其术后恢复[2]。早期术后营养支持有利于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增强免疫功能。目前临床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为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但临床对两种营养支持方式的效果尚无明确的定论。本文对两者的效果进行比较,以为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营养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3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分别42例、41例。观察组42例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39~74岁,平均(61.45±4.08)岁,体重47~68kg,平均(57.11±2.53)kg;对照组41例中,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38~76岁,平均(61.94±4.26)岁,体重46~67kg,平均(56.93±2.72)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排除合并免疫系统、肿瘤远处转移、严重肝肾功能疾病患者。

1.2方法

肠内营养组:术后8 h进行肠内营养,经鼻空肠营养管匀速滴入500 ml等渗盐水,观察无异常,注入肠内营养乳剂,500 ml/d,24h 均匀注入,若无不适,增加至1 000 ml/d,不足液体部分静脉滴入5%葡萄糖盐水。肠外营养组:术后立即给予10%葡萄糖、5%葡萄糖盐水、20%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经中心静脉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手术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术后第1d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d两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第7d肠内营养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亦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术后第7d各指标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注:a 表示组内比较P<0.05,b表示组间比较P<0.05

2.2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肠内营养组肠功能恢复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肠外营养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肠内营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分别为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肠外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83%(11/42),分别为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3例,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4,P<0.05)。

3讨论

胃癌患者常伴有严重的营养不良,而胃癌根治术手术创伤、手术导致的生理性改变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进一步使患者营养耗竭加重,影响其术后恢复和预后。因此术后营养支持非常必要。关于营养支持的时机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胃肠道术后早期给予营养会加重术后胃肠功能负担,不利于其恢复。而目前的研究认为早期有效的营养支持有利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维持,并降低创伤导致的高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恢复[3]。

关于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选择问题,研究认为[4],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及肠黏膜缺血症状的改善,有利于细菌异位的减少,且能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增加胃肠血流供应,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从而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本组资料中,肠内营养组术后第7d肠内营养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亦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提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有利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吸收和改善,术后营养水平提高,免疫力增加,从而减少了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肠内营养组肠功能恢复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肠外营养组短,提示肠内营养更有利于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与资料报道一致[5,6]。

有资料认为[6],肠外营养会引起术后肠黏膜萎缩、肠黏膜屏障机制障碍、肠道细菌移位,导致肠道吸收功能异常,机体内蛋白质水平下降。但本资料中,肠外营养组术后第7d各营养指标与术前无明显差异,较术后第1d明显增加,说明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也可以促进体内蛋白合成。

总之,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有利于机体蛋白质的合成,提高术后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因此可作为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威,夏涛,甘涛.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J].广西医学,2015,37(5):637-639.

[2]茆家定,聂其学.全肠外营养与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对老年性胃癌根治术后早期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6):684-686.

[3]王常标,邵春法,陈国富.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联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效果分析[J].浙江医学教育,2017,16(1):51-53.

[4]张东明,李明章.早期小剂量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患者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7):104-105.

[5]郑才锋.EN与PN对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2):274-276.

[6]王丹,张丽莉,程晓娜,等.早期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治疗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22(5):423-426.

论文作者:谢一斐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胃癌根治术后应用效果比较论文_谢一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