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与职业经理人_中国职业经理人论文

中国企业与职业经理人_中国职业经理人论文

中国企业与职业经理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职业经理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很多中国企业而言,职业经理人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中国的家庭企业,大多凭借着自己的个人奋斗成功,依靠自己的个人魅力实行管理。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一定的水平,仅仅靠个人力量,靠权威化管理,就难以驾驭了。企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提出了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这时候,企业家们才感叹,职业经理人在哪里?

于是陡然间,企业开始向职业经理人大抛绣球,据《经理人》杂志与兰邦市场调查公司4年来的调查显示,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四地职业经理人总体薪酬呈上升趋势,职业经理人平均月收入上海居首位,为7612.9元;深圳第二,为7343.51元;广州第三,为7111.11元;北京第四,为7022.73元。一时间职业经理人成为炙手可热的时尚行业。

可是风云突变,随着王惟尊事件和新浪王志东出局,很多职业经理人对中国国企和民营企业的运作环境表示担心,而大量的企业家也对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的“洋化”、不切实际表示了疑虑。职业经理人,如何才能实现在中国的环境下,与中国企业实现双赢呢?

在规则下“游戏”

职业经理人(Professional Executive)是相对于企业的股东或所有者而言的,他们是借助于他们所受到的专业训练或拥有的专业技能而走上管理岗位的人。所有者的职能是提供资本,而经理人的职能是运营资本。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是企业管理高度专业化的结果,也是企业管理成熟的标志。

由于职业经理人是管理分工的结果,所以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即委托—代理矛盾。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呢?事实上并不复杂,只要能做到以下几点,你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恪尽职守 敬业精神是职业经理人的首要素质或行为准则。

遵守法律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职业经理人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因此职业经理人要发挥自己的职能,必须守法,否则市场经济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守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执行自己的职能时要主动守法,不干违法的事;二是如果企业所有人强迫自己干违法的事,必须劝导对方走合法经营之路,并拒绝执行对方的要求,直到辞职。

股东利益第一 职业经理人必须为股东创造价值,这是职业经理人的基本职能。同时他还必须努力维护股东的利益,而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反对股东。如果股东正在干违法的事,除了自己不能参与违法行为,但也不能利用职务之便或服务信任去反对股东。如果职业经理人的正义感压倒一切,那么,他就应该辞职。辞职之后,他可以尽一个普通公民的法律义务,但他仍然不能直接利用过去在职业经理人位置上得到的各种便利,如公司的秘密文件和资料。

公私分明 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一点许多中国人做得很不好。例如不少人在上班时间处理私事,利用公司电话打私人电话,甚至建立自己的小集团。这些是职业经理人的职责所不允许的。

不介入股东之间的矛盾 对于有多个股东的企业,股东之间或多或少会有矛盾,职业经理人应该严格避免卷入这种矛盾之中,即使看起来对企业有利也不行。否则就违背了职业经理人的基本职能,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用合法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要利用法律和市场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能利用自己的职务或不正当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外企,中国职业经理人的“黄埔军校?”

有关调查表明,有85%的外企职业经理人愿意到国有企业任职,有91.4%的人考虑以后到民营企业去任职。经历过高薪和制度化管理的中国经理人,现在更多希望的是拥有个人发展的空间。

面对职业经理人的媚眼,民营企业却大多数表示观望。广州正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能业的观点颇耐人寻味。他认为民营企业与外企之间其实是有差别的,他打个比喻,我们的民营企业可能一直就陷在泥潭里,在泥里打滚,而我们的外企职业经理人早已习惯于在正规的阵地作战了,那么外企职业经理人能否把陷在泥潭里的战车开出来,这可能在民营企业老板和外企职业经理人之间有一个距离存在。

老板们普遍担心职业经理人带来的管理模式不适应本企业,由于职业经理人普遍在外企工作过,有时候不顾本企业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外企做法也是大多数职业经理人的通病。此外老板还担心职业经理人对民营企业不了解、无法适应企业文化等。老板最希望职业经理人做的是:提升或者建立企业现行的经营战略,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推动文化建设。而中国职业经理人大多数出身于外企,更熟悉的是在规范的环境下运作资本,而创立与中国企业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他们最不熟悉,也最不擅长的。

看来,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如果想成功转向中国的民营企业,本土化将是他们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互信才能互动,让握手长久

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老板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企业忠诚度。职业经理人对民营企业老板有什么样的要求?一是要有战略眼光;二是改革要有魄力、决心;三是要有宽容度。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老板向职业经理人表现出不具有战略眼光,而是仅仅盯着眼前利润的话,职业经理人很可能会感到不受信任。

老板最需要的是职业经理人的忠诚,而职业经理人最需要的是信任,这样就陷入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

怎样才能打破这个怪圈呢?美国通用(中国)电气公司HR经理单纬航认为,互信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作为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他不会看在钱的份上到民营企业工作,因为职业经理人的价格是根据市场行情决定的,如果做得不开心,他可以到别的公司去,钱也是一样多的。民营企业老板在聘请职业经理人之前心态的定位一定要好,不能仅仅定位在钱的多少上,只有这样才可能信任职业经理人。

互信才能互动。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与中国企业的老板,只有在一个规范的制度下建立诚信的机制,才能给双方提供一个良好合作的平台。

随着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职业经理人来运作,来融入世界一体化的浪潮,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在恪守自身“游戏规则”的同时,也应主动地适应中国企业的环境,实现双赢!

标签:;  ;  

中国企业与职业经理人_中国职业经理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