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关系40年”述评_台海时事论文

“海峡两岸关系40年”述评_台海时事论文

《海峡两岸关系40年》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峡两岸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台湾自古神州连,一脉炎黄共昊天。巨著辉煌明一统,奇葩香透两岸欢。

最近,有幸拜读了湖北教育出版社新出版的《海峡两岸关系40年》一书,十分兴奋。兴之所至,得上列绝句一首。我认为,这样一部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好著作,应值得评介。

这部著作是马建离教授等主编的,经多方协作告成。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人屈武、王任重特为本书题字,林丽韫作序。全书共十章。就其内容来看,正如“前言”中所说,乃是指“1949年到1992年两岸关系发展轨迹”的历史。然而,我们如从第一章“海峡两岸发展的历史渊源”的内容算起,那就不只40余年的历史了。

这部新著,确实有值得称道的许多优点,现仅就其中最主要的,提出如下三点。

首先,在章节结构上,以第一章阐述“海峡两岸关系的渊源”,非常恰当。因为一般中国通史讲到这种渊源极少,尤其追溯到远古时代,更属空白。而这部新著的第一章,先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第一节,根据大量考古和文献史料,十分清晰地阐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地缘根在大陆”、“血缘根在大陆”和“文化根在大陆”。接着第二、三两节,又根据大量史书记载,阐述自古以来直到近现代,“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开发台湾”和“海峡两岸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的英勇斗争”。像这样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渊源的追述,乃是为中国人民以至全世界人民提供了一个根本认识,这就是“台湾自古神州连,一脉炎黄共昊天”。使人们读后,更激发要实现当今海峡两岸统一的热忱;同时又使人们看清一小撮妄想搞“台独”或两岸分割者,乃是可耻的“数典忘祖”之徒,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所唾弃。

其次,就书的主要内容看来,也就是对于当代海峡两岸关系“40余年间”的阐述,这主要集中于二至九章的八章之内。这八章内容,不仅使我们清楚地掌握了“1949年到1992年两岸关系发展的轨迹”的一条线,即从“海峡两岸对峙格局的初步形成”,经“微妙变化”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关于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提出与‘一国两制’构想的初步实施”等一系列的大事,而且使我们同时领会到这部新著在记述历史大事中,还有不少值得称赞的特点。即主要是:(一)长达“40余年间”的海峡两岸关系史,应有阶段的划分,在这方面,编者在“前言”中明确地指出,“从1949年10月到1978年12月为第一个时期;从1978年12月至今为第二个时期”。也就是说,第二至四章的内容为第一个时期,第五至九章的内容为第二个时期。何以如此分期?编者为我们作了解释,“本书划分历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既不能完全以大陆上的、也不能完全以台湾地区的重大事件为标准;而是应该以国际、国内(包括大陆和台湾)发生的足以影响海峡两岸关系走向和彼此政策变化的重大事件为标志。”像这样根据本书特点,归纳出“划分历史发展阶段的标准”,并得出两个时期的区分,是合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是很科学的。(二)正因为这部新著划分历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是以国际、国内发生的足以影响海峡两岸关系走向和彼此政策变化的重大事件为标志的,因而第二至九章的全部内容,不像一些有关台湾问题图书那样只写国共两党关系中的政治与军事,而是既写国内两岸关系中的政治与军事,并写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人民探亲、文化科技与体育交流以及两岸人民与海外华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活动等等,同时还写国际形势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美国与其他一些国家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基本政策和影响等等。这样,既全面,又充实,显示着这部新著确实是一部很完备的好著作。

第三,从这部新著的编写立意来看,在“前言”中的“编书的指导思想里”说得十分明确,即“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着眼现在,促进交流,展望未来,鼓舞人心”,充分显示这部新著不是为历史而著史,而是要史为今用。其最后的第十章内容,正是这种庄严、正确立意的具体体现。在这里,它以多方面的事实和理论为据,展望了两岸关系的现在和未来:“从台湾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安全来讲,需要和大陆统一”;“大陆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也需要与台湾统一”。由此进而建议:“从大陆方面讲,应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改革,并做对台湾同胞的宣传工作”;“从台湾讲,应该认清形势,顾全大局,改变政策,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做出贡献”。从大陆方面而言,实现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的主张是一贯的,台湾方面如何呢?除李登辉之类以外,我们也相信,其广大人民和有识之士,和我们也定有共鸣。如1995年8月15日《光明日报》载:“数以万计的群众日前在台北举行‘我是中国人’游行活动’,“高呼‘我是中国人’、‘中国一定统一’、‘反对台独’和‘李登辉下台’等口号”,强烈要求实现与大陆的统一。本书编写立意,正迎合了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真乃是“巨著辉煌明一统,奇葩香透两岸欢”!

正因为这部新著有着许多优点,今年秋初武汉大学开学之始,马建离教授以这部新著为教材,开设“当代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新课。谁也没想到,在限定的年级范围内,选修听课的同学竟多达349人,且遍及各院系。这一情况已引起武汉大学有关领导的重视和赞扬。同时,这个课程的开设,也贯彻、落实了国家教委《关于在高等学校加强有台湾问题教育的通知》精神。由此看来,这部新著,必将再版,以适应多方需要。为了好上加好,谨就管见所及,对本书尚需增强和改进之处,略陈如下几点。

(一)在资料搜集引用方面,可更应广泛些,力求以更确切有力的事实,增强说服力。如第一章第一节内,文物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一书中,载有《台湾省三十年来的考古发现》一文,就有不少有关史料,可供适当地引用补入。又如这节内讲到关于“在我国古籍记载”台湾的内容中,最早只说及“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而《人民日报》早在1981年3月16日就有文称:“在殷商时代,我国文献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称台湾为‘岱舆’、‘员峤’”。接着这节写道:“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而《北京晚报》早在1992年6月28日“百家言”中,就有人根据史书,“认为公元前三世纪徐福率童男女至夷洲”,也就是早在秦代就称为“夷洲”了。所有这些,都可供参考,适当增加些史料。另外,第一章第三节最后的“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归还祖国”部分内容简单了一点,有些大事应记入。近见《光明日报》1995年9月1日第7版载《抗战时期围绕收复台湾的斗争》与《抗战时期的台湾义勇总队》两文和9月21日1、4版所载《台湾当局图谋“参与联合国”就是制造“两个中国”》一文中有关1944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规定的有关内容,都应写入为好。

(二)书中有些别字,如前面序中第5页“白玉微暇”显然是古书典故的“白璧微瑕”之误。还有第57页将人名中的“石”字,竟错印成“始”字,第519页更将“经验”两字,印成“经济”两字,有8处之多。切望再版时,应一一细校。

(三)书的名称应改一下为好,以免书名同内容实际年限不符,有失严谨。前面提到,马建离教授以此书为教材开课,命名为“当代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想来也意识到这一点。如来日再版时,书的内容扩展到现在,而书的名称,也应当改变了。

总之,从整体看来,这部新著确实是一部好著作。其尚需增强和改进之处,对照众多的优点来说,只不过是白璧微瑕,而又瑕不掩玉。让我们就随着这部好著作的最后一章“为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而奋斗”的昭示,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吧。

标签:;  ;  ;  

“海峡两岸关系40年”述评_台海时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