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分析论文_吴承宏

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分析论文_吴承宏

广西宁明县人民医院 广西宁明 532500

【摘 要】目的:探究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8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与病理结果相符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低频和高频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分型对比,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检出率93.1%,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检出率25.9%,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检出率43.2%,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检出率22.2%,阑尾炎周围脓肿检出率8.6%。伴有粪石症率33.3%。结论:将低频和高频超声联合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有助于提高早期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临床分析判断病情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频超声;高频超声;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既往临床常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但仍有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增加临床诊断难度。若诊断不明,延误手术治疗,常易诱发阑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为此寻找一种快捷、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改善临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低频和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于,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提供一种可靠的物理检查方法。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8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与病理结果相符的临床资料,以探究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47例,女40例;年龄6~78岁,平均(28.6±2.4)岁;病程4h~7d,其中4~12h者34例,13~24h者23例,1~2d者12例,2~3d者10例,>3d者8例。临床表现为右下腹压痛或反跳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体征,查体可见腹部包块,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升高。

1.2方法

1.2.1仪器设备

采用GE IQ24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低频探头为凸型式,3.5~5.0MHz,高频探头为线阵式,7.5~10HHz。

1.2.2检查方法

检查前充盈膀胱,检查时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采用低频探头常规扫查全腹部及盆腔,排除肾结石、输尿管结识、异位妊娠等其他急腹症,再重点集中于右下腹髂前上嵴和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的麦氏点及压痛点明显处进行纵、横、斜等多方位连续扫查,阑尾显示不佳者,扩大探查范围,并配合探头加压,观察是否有肿大阑尾,并观察肿大阑尾的内部结构、长度、直径、回声、走向及阑尾周围情况,待发现明显或可疑阳性超声物理征象后,切换高频探头进一步详细扫查,观察肿大阑尾的形态、尖端指向、阑尾内积液、阑尾壁厚度、是否由粪石、周围肠间隙是否有积液及肠管有无扩张等,同时对肠壁网膜增厚、淋巴结肿大等低频探头不易探查或显像欠清晰的征象仔细观察,若右下腹未探及肿大阑尾,可扩大整个盆腔、右上腹及腹膜后,排除异位阑尾。待低、高频探头扫查完毕后,采集相关图像并记录,再与手术结果相对照,作相关分析。

2结果

2.1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分型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检出率93.1%(81/87),未检出或误诊率为6.9%(6/87),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检出率25.9%(21/8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检出率43.2%(35/81),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检出率22.2%(18/81),阑尾炎周围脓肿检出率8.6%(7/81)。伴有粪石症者29例,占33.3%(29/87)。

2.2声像图特征

2.2.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低频超声扫查后可见阑尾形态基本正常,纵切面回盲部及右下腹可见阑尾轻度肿胀,呈低回声盲管状结构,形似蚯蚓状,无蠕动,末端圆钝,边界清晰,内呈低回声,探头加压形态不改变,阑尾外径稍增大,直径6~10mm,阑尾壁稍增厚,壁厚2mm以下;横切面呈“靶环”状或“同心圆”状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频探头探查可显示清晰的肠壁结构,层次分明,外层浆膜层和内层黏膜层均为高回声,中间肌层为低回声,周围无异常回声,管腔内透声良好。

2.2.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低频超声可见阑尾肿胀较明显,且以末端膨大为主,外径10~16mm,管壁增厚,壁厚3~5mm,呈囊状低回声,阑尾壁层次结构较模糊,纵切面呈管状,横切面呈靶环状结构,管腔内可见大量积脓,呈不均匀等回声或无回声区,管腔内透声较差。高频超声可见阑尾壁呈不规则增厚,层次不清,壁间可见小脓肿,腔内有密集点状回声,透声较差。阑尾无明显蠕动,盆腔、肠间隙及阑尾周围可见少量液性暗区

2.2.3急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坏疽性患者经低频探头扫查可见阑尾形态明显肿大,外径可达18~26mm,阑尾壁层次不清晰,阑尾周边轮廓模糊,纵切面呈管状,横切面呈圆形,阑尾区呈片状弱回声或无回声,腔内回声杂乱强弱不等;高频超声显示阑尾形态不规则,管壁增厚,阑尾壁出现连续性中断,其周围渗出暗区增大且与周围粘连,阑尾腔内液性回声与周围液性回声相通,右下腹肠间隙及盆腔内可见较多的液性暗区。

穿孔后,低频超声扫查显示阑尾明显缩小,其形态失常,甚至消失,纵切面阑尾壁呈断续状双边征,横切面呈靶环征,阑尾壁层次模糊不清,阑尾局部可见全层中断,中断处浆膜外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内见强回声光斑,若穿孔时间较长,则阑尾部分或全部不能显示;高频超声扫查显示,阑尾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右下腹及盆腔内可见不规则游离液性暗区,回盲部肠壁增厚,周边肠管蠕动减弱。

2.2.4阑尾炎周围脓肿

低频及高频超声扫查均显示阑尾结构消失,阑尾区形成边缘不规则、杂乱、强弱混合回声团块,团块固定,不随呼吸运动,阑尾周围边界欠清晰,周围有大网膜包绕,可见不规则内由点状回声的液性暗区,周围为强回声光带。

2.2.5阑尾炎伴粪石

于肿大阑尾腔内可见单一或多个强回声团伴声影,主要分布于阑尾近端,当发生穿孔性阑尾后,因粪石可进入腹腔,故此于阑尾周边腹腔内可见粪石回声。

3讨论

一般正常阑尾的体积较小,且受肠管内气体干扰,使正常阑尾超声检查不易被显示,然而当发生炎症病变时,肠管壁充血肿胀,往往易使阑尾肿大,并形成一囊性长管状结构,且腔内有积液、积脓,故此经超声检查即可显示,其声像图有其不同的特征性[2~3]。

然而,在超声临床实际应用中,常因假阳性诊断而误将正常阑尾切除,增加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但若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延长观察时间进行诊断,却又易诱发阑尾穿孔或阑尾周围脓肿,增加患者的生命危险,对此,采用低频和高频超声联合诊断,则可将其优势互补,提高超声诊断检出率[4~5]。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阑尾层次及腔内情况,但高频超声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其扫查深度浅,穿透力低,且范围小,远场声像图显示不清晰,故此难以检出肥胖、阑尾位置较深及肠道气体干扰较多的患者[6];低频超声具有扫查深度深、穿透力强、检查范围广的特点,但其亦有应用的局限性,低频超声不易检出位置表浅、阑尾细小及炎症相对较轻的患者,易被漏诊误诊[7]。为此,建议临床将低频和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先通过低频超声扫查大体的病变位置及范围,对病变部位及周围组织情况作初步的评估,再应用高频探头进行重点观察,通过低、高频超声优势互补,即可扫查足够的深度,有可显示良好的近场显像效果,进而提高超声诊断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8]。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检出率93.1%,且各病理分型检出率均较高。

综上所述,将低频和高频超声联合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有助于提高早期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临床分析判断病情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建霞.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低频超声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7(18):23-24.

[2]丁艳.不同频率超声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115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2(18):120-121.

[3]鞠萍.20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4(21):72-73.

[4]李建玲,秦金霞.不同频率探头超声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4,11(08):75-76.

[5]郭维.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与超声图像特征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4(20):4575-4576.

[6]陈隆霞.高频及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J].吉林医学,2013,34(21):4330-4331.

[7]王友明.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14):170-171.

[8]刘传文,肖华,刘霞.急性阑尾炎不同超声检查技术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08(07):1581-1583.

论文作者:吴承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0

标签:;  ;  ;  ;  ;  ;  ;  ;  

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分析论文_吴承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