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肌劳损疗效观察论文_夏丽丽

邵阳市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腰肌劳损患者采取针灸+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从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2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分别为51例。单一组给予单纯的西药治疗,联合组则给予针灸+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进行总体有效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几率等临床指标的对比。结果:联合组的总体有效率48例(94.12%)显著高于单一组41例(80.39%),联合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4例(7.84%)显著低于单一组12例(23.53%),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腰肌劳损患者给予针灸+中医定向透药的联合治疗,能够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针灸;中医定向透药;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表现出腰骶部位反复疼痛以及劳累后疼痛感加重等临床症状,占据腰腿痛患者发生几率的80%左右[1]。临床认为,该类疾病通常发生于老年人群,近几年来,伴随我国社会压力的逐渐加重,加之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加,我国中青年人群的发生几率也随之增加,因此,临床上通过采取针灸+中医定向透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2-3]。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研究,择取我院从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2例腰肌劳损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分别为51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单一组男性31例,女性20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56.21±11.84)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9年,平均病程(5.8±1.1)年;联合组男性33例,女性18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56.75±12.05)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10年,平均病程(6.4±1.7)年。单一组和联合组的基线资料经过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单一组给予单纯的西药治疗。单一组患者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生产厂家: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70209进行治疗,75mg/d。20d为一个疗程。

联合组则给予针灸+中医定向透药治疗。①针灸治疗。选择患者命门、腰夹脊穴、阿是穴以及肾俞穴,使用规格为0.35×50mm毫针进行针刺治疗,常规消毒患者皮肤,并且控制进针深度。同时,于患者腰两侧夹脊穴,连接型号为G6805-2的电针仪,进行疎密波的治疗,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适当调节电流强度,每次电针的时间为30min较为适宜。电针完毕后,于患者命门、阿是穴以及肾俞穴进行温针灸,每穴三壮,每天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d;②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使用型号为DS-MF2B型号的中医定向透药仪进行治疗,将15g透骨草、15g制草乌、15g红花、10g三棱、10g莪术、5g冰糖以及400ml清水混合,煎煮30min后,去渣待用。患者呈现俯卧体位,同时,充分暴露患者腰部,将中药液均匀涂抹于电极保湿板上,并且将其放置于患者双侧腰部明显酸痛的竖脊肌位置,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适当调节电流强度,最大电流强度控制在18mA内,每次治疗时间为20min较为适宜。间隔1d治疗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

1.3临床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进行总体有效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几率等临床指标的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包,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腰肌劳损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其中,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算后得出P<0.05,则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比较

联合组的总体有效率48例(94.12%)显著高于单一组41例(80.39%),见表1:

2.2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

联合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4例(7.84%)显著低于单一组12例(23.53%),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腰肌劳损作为一种腰部软组织慢性累积损伤的病症类型,通常情况下指的是患者腰部筋膜、肌肉以及韧带等软组织出现慢性损伤的症状,患者一旦发病,将会产生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进而引发患者一侧或者双侧腰臀部出现弥漫性的疼痛反应,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而言,甚至涉及患者下肢功能[4]。西药治疗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和临床症状,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5-6]。研究显示:联合组的总体有效率48例(94.12%)显著高于单一组41例(80.39%),联合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4例(7.84%)显著低于单一组12例(23.53%),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中医研究领域认为,足太阳膀胱经以及督脉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采取针灸治疗,能够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以及调节阴阳的治疗效果,同时,针灸治疗还能够解除患者痉挛,加强对于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紧张肌肉的调整和松弛,进而促进患者气血的运行,利于充分发挥出通络止痛的治疗效果。定向透药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中医外治的方法,于患者患处放置涂抹中药液的电极片,进而能够促进患者皮肤对于药液的吸收,直达患者患处,起到止痛、通经络以及祛寒湿的治疗效果。

结语:

总的来说,对腰肌劳损患者给予针灸+中医定向透药的联合治疗,降低了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燕,徐俐,王岩梅,et al. 中药热奄包配合中医定向透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2):76-78.

[2]樊一桦,姜鉴航,张强,et al. 中药外用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进展[J]. 吉林中医药,2016,36(12):1295-1298.

[3]孔宇,仲崇文,张欣. 改良型腰椎后伸扳法治疗腰椎旋转型腰肌劳损[J]. 吉林中医药,2017,37(2):202-204.

[4]陆婉军,曾平,王粤湘,et al. 壮药酒涂擦联合熨烫法在腰肌劳损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7,31(18):2267-2269.

[5]洪秋阳,王桂玲,王世广,et al. 通督补肾活血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45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7,49(8):54-56.

[6]胡勇文,戚晴雪,甄鹏超,et al. 宫廷正骨手法联合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7,12(5):1061-1064.

论文作者:夏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0

标签:;  ;  ;  ;  ;  ;  ;  ;  

针灸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肌劳损疗效观察论文_夏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