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窃电行为不仅对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对社会稳定与和谐产生不利影响。因而,电力企业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电力管理工作,注重防窃电技术的应用。本文先对窃电方式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防窃电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管理;防窃电;技术措施
1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与居民的用电量越来越大,窃电行为也越来越多。目前,窃电行为已经由原始的窃电方式逐渐向智能型窃电方式转变,以往所采用的私拉乱接、更换铭牌等方式逐渐被取代。因此,现阶段要加强对窃电行为的管理,避免电力企业与用户蒙受经济上的损失。
2窃电行为的原因和危害分析
由于受到传统用电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窃电行为没有较高的重视,甚至一些地区存在着“一户窃电,众邻仿效”等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窃电人员缺乏法制观念,不惜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去窃取电能资源。此外,还有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将窃电行为作为节省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电力企业不能加强电力管理,那么窃电问题将越来越严重。窃电问题不仅会导致用户遭受相应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直接威胁到社会稳定问题,极大的扰乱了当前正常的电力市场秩序,并且使国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窃电行为还可能引发变压器、线路烧坏问题、大小停电等一系列安全,威胁到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3新环境下的窃电方式研究
3.1普通窃电
对于普通窃电方式而言,大多与计量装置无关,主要采用绕越计费电表的方式进行窃电。该窃电方式需要在配变低压磁柱上进行挂线,进而能够满足相应的用电需求。此外,普通窃电也通过短接电表计量箱出线处的方式进行窃电。
3.2技术型窃电
一般来说,该窃电方式大多与跟计量装置相关,并通过破坏计量装置的精确性达到窃电目的。一方面,部分窃电者会通过私自仿刻电力企业计量封印钳的方式进行开箱,进而窃取电能资源;另一方面,还有部分窃电人员则利用短接计量装置接线等方式进行窃电行为。
3.2.1改变电流的窃电方式
具体而言,窃电过程中需要将TA的P1端和P2端进行短接,这样一来就能使绝大多数的电流不流经TA一次绕组,从而绕过电能计量装置发生窃电行为;在TA的二次侧,或者是通过短接TA二次侧的方式,或者是使TA分流,都将导致电流幅值由大变小,甚至数值降为零。此外,还可以改变TA变比,把大电流比TA铭牌进行换成,使得铭牌上的电流比降低。如果TA变比明显增大,那么就可以借助TA的误差特性进行窃电;另外,还可以把TA二次极性进行反接,进而使得电能表出现反转进而达到窃电目的。同时,也可以在电能表的电流线圈中通入反向的电流进行相应的窃电活动。其中,下图1为短路电度表的电流线圈示意图。对于这一窃电方式而言,大多在电度表内部进行电流线圈的短接,同时也可以在外部使用导线进行短接。现阶段,还有窃电者使用两头带针的导线进行窃电,具体来说是将两头插入到电流线圈入出两端,这样一来就能使流人电度表的电流显著降低。对于这一窃电方法而言,能够促使电度表转速降低。也有部分人员可能会认为这一方式会导致电度表出现停转问题,但是调查分析之后表明这一情况实际上不会出现,这主要是由于电度表的电流线圈的电阻相对较小。
图1 电表接线端路示意图
3.2.2改变电压的窃电方式
一方面,通过把TV保险断开,电压可以随时断开,或者是将TV二次回路中装上开关,进而达到窃电的目的。另一方面,欠压窃电方式也是一种改变电压的窃电行为。具体操作时,可以进行电压线虚接,也就是将电度表的电压连接片进行断开,这一方式相对容易。一旦连接片断开,那么电表将会出现不转的现象,但是这一行为很容易被工作人员发现。此外,还有的窃电者通过电容分压的方式进行窃电,通过将电压线圈的电压值,或者是将电阻串到电压线圈上,并且将负荷端直接连出,也可以达到窃电的目的。另外,还有部分窃电人员使用绝缘胶布将电阻套住,这样一来就显得相对隐蔽,但是上述行为的原理就是通过降低电压的方式来压缩计量数。
4电力管理与防窃电技术分析
4.1加强用户教育,预防窃电行为的发生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电力用户的宣传教育工作,确保用电客户以及辖区的居民能够真正认识到电力资源的商品属性,认识到窃电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并且需要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总体而言,通过提高客户的整体用电安全素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窃电行为的发生,这同时对于提高电力管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4.2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对窃电行为进行约束
有法可依、违法必究,通过在法律层面上建立健全相应的用电管理制度,加强反窃电管理,可以有效杜绝窃电行为的发生。同时,有了完善的法规作为基础,工作人员在开展反窃电工作时也会得心应手。此外,通过法律授权等诸多方式,确保电力企业相关检查人员能够顺利的开展现场调查、取证等工作,也可以提高用电安全质量。检查工作中一旦发现存在窃电行为,法律要给予工作人员相应的处罚权限,并且要专门为检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相应的保障,确保反窃电工作的顺利开展。
4.3从技术角度杜绝窃电行为的发生
首先,对于一些高压用户而言,比如专变用户、炼钢厂以及当地的一些私营、乡镇企业等,可以把计量点搬迁到公用线和支线的层间位置处,并且可以将表箱具体的安装到电杆,将无线抄表装置安装到电表箱的内部,进而能够可以为抄收人员提供工作上的便利。其次,可以将计量点安设于用户侧,同时可以选择高供低计的方式进行计量工作。此外,还可将计量点安设于配电室外部的进线杆上,也能够将其安装在变压器高压侧。另外,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电能量采集系统被广泛的应用到目前的计量工作中。因而,企业要注重在线监控技术的应用,杜绝防窃电问题的发生。具体来说,电能量采集系统具备相应的负荷率排查功能,一旦发现异常系统将会自动的启动报警功能,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一些电量异常客户做出突击检查,进而避免窃电行为的发生。
4.4加强电力检查队伍建设
在开展用电检查工作时,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熟悉相应的技术措施与操作流程,并且要严格根据法律规定以及相关要求进行检查内容的填写。这就要求检查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与职业操守,并且要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工作中一旦发现有违反用电安全的用户,要及时进行处罚,并且要向客户开具相应的检查通知书。此外,检查人员要定期参加培训与学习,对于一些先进的窃电方式与技术要加强学习,这样一来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4.5对于高危与重要电力用户要开展用电检查
对于反窃电管理工作而言,要对一些高危或者是重要客户做好专项电力检查,对于潜在的窃电行为进行相应的监督。这一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用电检查工作的精细度,根据当地的具体状况拓宽用电检查的覆盖区域,根据实际状况适当调整检查工作的频率,进而降低窃电问题的发生。
5结束语
窃电行为不仅会使企业与用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安全用电工作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是,由于窃电行为有着较强的社会性与复杂性,因而反窃电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性的工作。要想彻底的杜绝窃电行为的发生,还要求电力工作者加强日常管理,企业要建立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杜绝窃电行为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原菁.电力业扩报装中防窃电的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2(26):45-47.
[2]郭志伟.浅谈防窃电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6):198-200.
[3]王峰.常见窃电方法与防窃电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100-102.
[4]颜涛.窃电方法及防窃电措施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24):25-26.
论文作者:关健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3
标签:窃电论文; 方式论文; 这一论文; 电流论文; 电力论文; 电度表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