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建设问题论文_刘张萌,周海南,秦琳琳,戴芳

浅析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建设问题论文_刘张萌,周海南,秦琳琳,戴芳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五莲县供电公司 山东五莲 262300)

摘要:随着国家和地方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但依然很难提升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信心,其中的关键问题仍然是充电难。通过对当前政策的阐述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析、充电设施建设规划、充电设施运营等相关问题的讨论,说明当前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形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充电难”问题及今后充电设施建设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建设;问题

引言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稳步推进,根据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初步统计,截止2016年6月底,全国已经建成公共充电桩8.1万个,比去年底增长65%;随车建成的私人充电桩超过5万个,比去年底增长约12%。1~6月份全国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超过6亿千瓦时,替代燃油20万吨,电动汽车的发展对能源结构调整和城市环境的改善贡献较明显,同时社会用电量也将出现新的增长方式。各地企业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积极性较高,截止目前参与其中的相关企业已超过600家。

根据发改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集中充换电站1.2万座,分散充电桩480万个”,由此可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扶持政策落地、建设投资和设施运营等方面也凸显了许多问题。

1、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扶持政策

2015年下半年国家密集出台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扶持政策:《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说明我国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坚定地走“以政策鼓励,积极引导”路线[1],尤其是在《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各省应在2016年4月底前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上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以及能源局备案,否则将不能享受中央财政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截止到2016年6月份,已经有8个省16个地市出台了与此相关的政策,其他省市政策仍在陆续出台。

国家和地方相关鼓励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进一步刺激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充换电设施的建设。

2、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面临的困境

2.1 充电难问题

“充电难”问题突出,目前公共充电桩仍然十分稀缺,还远不够完善。但私人充电桩的安装未被列入住宅建设硬性配套,多数住宅小区都因为涉及安全、责任及管理等诸多问题阻挠建设,导致充电被卡在“最后一公里”。充电桩建设问题是电动汽车推广的“牛鼻子”,充电不便和用户体验差是电动汽车推广不畅的最大瓶颈。

2.2 建设收益问题

电动汽车发展目标宏大,需要巨量的资金支持。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国家电网早在2006年就开始在部分城市进行充电站试点建设,目前,国家电网正在加快与各级地方政府合作,加快充电站的建设进度,同时也在停车场、住宅区等地方建立大量充电桩。此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能源公司也纷纷开始建设各自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但是已建成的充电设施多数利用率不高,前期投入难以收回,而这样的局面一时难以打破[2],导致了追求商业利益的社会资本望而却步。

2.3 政策落地问题

国家虽出台了许多充电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但各地响应明显滞后,并没有制定出相关简化流程、鼓励制度和详尽的可执行方法以便政策落地。因此具体到各地,充电设施建设投资门槛仍然较高,投资者仍有很大顾虑,这阻碍了社会资金的进入。另外当前对充电设施发展仍然存在认识不统一、配套政策不完善、协调推进难度大及标准规范不健全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与市政规划的协调问题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发展规划与土地、电力、小区、公共停车场等市政问题密切相关[6],某些方面可能与现有城市规划或相关行业规划有冲突,因此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利益,出台科学的充换电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也是充换电设施建设面临的难题。

3、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解决措施

3.1加速设施建设

针对充电难题,要坚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按照“桩站先行”的要求,分类有序推进建设,确保建设规模适度超前。在建设目标方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建立较完善的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国家电网公司是充电桩建设的重点企业之一,截至去年底,其已累计建成充换电站618座、充电桩2.4万个。国家电网应推进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及重点城市充电网络建设,加快“四纵四横”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及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间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建设。同时,加快重点城市公共快充网络建设和完善,并为电动公交、环卫、公务等电动汽车配套建设专用充电设施。

3.2统一充电标准

充电设施标准不统一,不仅会造成重复建设,更会影响用户体验。应明确 “统一标准、通用开放”的原则,提出要加快制修订充换电关键技术标准,并促进不同充电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提高设施通用性和开放性。

在标准建设方面将有多项工作陆续推进,一是尽快完成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等关键国家标准的修订稿发布;二是新版国标发布以后,要对存量的充电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尽快实现充电标准全国统一;三是制定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标准;四是计量、计费、结算等运营服务管理规范。同时,还要加快建立充电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标识体系。

一些关键标准的制定要加快。GB/T2023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3项系列国家标准通过专家审查,这标志着我国充电接口标准修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3.3完善扶持政策

用户居住地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重要场所,也是当前充电设施建设的难点之一。据业内专家介绍,居民小区建设充电桩遇到的主要困难一方面是车位不足,另一方面是安装充电桩涉及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产权单位等多方,实际操作中协调难度较大。

鼓励充电服务、物业服务等企业参与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统一开展停车位改造。对有固定停车位的用户,优先在停车位配建充电设施;对没有固定停车位的用户,鼓励通过在居民区配建公共充电车位,建立充电车位分时共享机制,为用户充电创造条件。在增量方面,意见提出,原则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破解长期困扰城市交通的难停车、乱停车的问题,其中,要求停车场应按标准和要求配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一要简化规划建设审批;二要加大补贴力度,加快制定“十三五”期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奖励办法;三要拓宽多元融资渠道,有效整合各类公共资源为社会资本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创造条件;四要加大用地支持力度;五要加大业主委员会协调力度,制定全国统一的私人用户居住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示范文本;六要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七要明确安全管理要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有关制度和标准。

结束语

在新能源汽车的不同发展阶段,配套充电设施的建设重点和主要考虑因素也有所不同。在建设充电设施时,不仅要考虑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还要合理的预测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根据这个预测趋势进行充电设施的基础建设,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对其充电设施的网络布局进行合理地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田博.电动汽车及其充换电服务网络发展相关政策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2,24(3):23-27.

[2]靳晓明.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卢安武(埃默里・洛文斯).重塑能源 新能源世界的商业解决方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汪晓茜,黄越.当前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充电设施规划发展综述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5年1月

论文作者:刘张萌,周海南,秦琳琳,戴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浅析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建设问题论文_刘张萌,周海南,秦琳琳,戴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