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胃出血再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宋志卿

包头市第八医院 普外胸外 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胃出血的临床病因,探讨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2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再手术)16例和对照组(保守治疗)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22%>81.75%)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胃出血的临床治疗当中,针对其临床病因,对症实施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早期胃出血;再手术;病因;疗效

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手段,将胃体大部、胃窦部以及幽门切除,去除病灶,促进溃疡愈合。另外,在胃癌的临床治疗当中,多采用该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受到手术的影响,患者胃部生理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引起胃酸过多分泌和胃泌素分泌不足,导致胃黏膜受损,容易发生胃出血,延缓了患者的术后恢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需要通过药物或手术进行治疗。因此,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中,需要着重加强对术后早期胃出血的预防,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患者,则需要及时施治,帮助患者及早的恢复健康。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2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胃出血的发生原因,探讨再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04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2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胃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研究。1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最高龄75岁,最低龄29岁,平均年龄(47.6±6.2)岁。1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其中男性6例,女性6例,最高龄77岁,最低龄32岁,平均年龄(46.9±6.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对照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不使用止血药物,而是给予禁食、输血、补液等对症治疗办法,用以维持患者体征和病情的稳定。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再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遗留灶、吻合口情况,采用加固缝合止血(吻合口缝合线松脱)、切除遗留灶+“8”字缝合术(十二指肠后壁溃疡病灶未切除)、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口及溃疡+毕Ⅱ式重建(十二指肠溃疡未完全切除)、缝扎止血(胃小弯闭锁区出血)以及溃疡腔外旷置+结扎十二指肠周围血管+十二指肠造瘘(溃疡旷置出血)等方法进行止血治疗。

对照组患者则接受保守治疗,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308)40mg,经胃管注入给予凝血酶(上海长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823)2000U(初始剂量,之后调整为500U/次)+生理盐水20ml,4次/d。治疗期间,患者平卧休息,并适当调整体位,促进药物与出血创面的接触,更好的发挥止血功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 ±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胃、十二指肠残端止血效果,比较其治疗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详见于表1:

3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在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后,受到手术操作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以早期胃出血最为常见。胃大部切除术后,患出现吻合口瘘、溃疡和糜烂等情况,继而诱发早期胃出血。受到手术的影响,患者出现胃酸、胃泌素分泌异常,其胃内环境发生改变,导致胃黏膜损伤,这是早期胃出血的发生原因。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再出血的临床治疗当中,常规选择保守治疗方法,使用奥美拉唑和凝血酶作为治疗药物,前者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效果,后者则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功效[1]。在奥美拉唑的作用下,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起到保护和修复胃黏膜的作用。而凝血酶作为一种蛋白质水解酶,能够催化纤维蛋白,作用于出血创面,产生胶体状态凝块,达到止血的效果。但是药物治疗的效果较为局限,残胃吻合口瘘、溃疡和糜烂等情况未能得到有效改善。而实施对症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更加直观的效果,在达到良好止血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2]。

为了有效预防早期胃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需要针对其发生原因,寻找临床手术操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及时予以改进和完善,严格、规范的执行手术操作,避免出现操作不当和操作失误的情况,提高胃大部切除术的安全性,降低早期胃出血发生率和再手术率。

综上所述,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接受胃大部切除术后,需要着重加强对早期胃出血的预防,针对其病发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提高胃大部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患者术后的良好恢复。

参考文献:

[1]闫瑞锋,安海民,郭子军,等.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3):53-54

[2]刘志钢.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胃出血再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因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3):51-52.

论文作者:宋志卿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胃出血再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宋志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