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教育信息化论文

近十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教育信息化论文

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信息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34(2006)05—0793—08

据文献反映,早在1982年,北京几所大学的附属中学已经开始了教育信息化的试点工作[1]。那时虽然已经有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但并没有出现“教育信息化”这个概念,使用更多的是“电化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等。“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新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据中国期刊网所录文献反映,我国最早以“教育信息化”为关键词发表的文章是1996年发表的《从电化教学管窥未来高教的趋势》一文[2]。所以本文以1996年为起点,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1 教育信息化研究状况的统计与说明

从1996年至今,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研究历经十个年头,按照篇名检索方式,以主题词“教育信息化”为检索点,通过精确匹配进行检索,我们发现1996年至2005年,中国期刊网共计收录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论文805篇(2005年7月12日检索),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教育信息化论文年度分布

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篇数1

3

7

22 38 96 142 216 197 83

虽然以教育信息化为研究内容的文献从类型上看并不仅仅只有学术论文,从载体形式看也并不仅仅只有期刊,但由于期刊论文相对集中,并且具有回溯检索功能,再加上多种文献载体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复,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国内公开出版的5300种核心期刊和专业特色期刊的全文,其数据完整覆盖率达到98%。所以我们认为上述统计资料可以反映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的面貌。以下的分析是基于上述资料进行的。

1.1 总体情况

1996年至今,以教育信息化为主题的研究论文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1999年之前,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1996至1998年相关论文一共才11篇。1999到2000年,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开始抬头,仅1999年相关论文数就是过去两年的两倍多。2001年至今,教育信息化的论文数量较之前又出现明显增加,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成为热点。

教育信息化研究论文数量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要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实现全社会的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信息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当中,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也随之开展和加深。另一方面,国家各项相关政策、项目、文件的出台也给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依据和动力,在相当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度。如1994年开始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打下了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紧接着原国家教委制定了“中国教育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00年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国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之后国家又开展了211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1998年12月24日提出《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些都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初步兴起。到了2000年10月,教育部提出了从2001年起,用5~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2001年又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纲要》;2004年2月10日,《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所以从2001年开始至今, 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文章数量开始大幅增加。

1.2 内容细分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我们将搜索到的805 篇论文按主题分成三大类:教育信息化结构、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理论,每一类下面又分设小类,具体的主题分布与论文数量如表2。

表5 教育信息化论文主题分布与论文数量

教 主体55

育 客体6

信框架 工程与产品 57

息 技术49

化类型与高等教育信息化 75

结内容 基础教育信息化 42

构 课程与专业教育信息化43

教 30

信现状国外全国53

息国内各地区 110

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程 57

育综述 32

信模式和战略46

息信息化与社会发展 91

化意义、内涵、目的、概念40

理评价、测度19

从总体上看,论文在各主题的分布比较平均,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深入其各个领域。关于教育信息化结构的研究是三个大主题中最多的,共有327篇, 占相关论文总数的40.6%。关于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文章共250篇,其中关于各地区、各国家的教育信息化现状的文章共有193篇。 关于教育信息化理论的研究文章数是三个大类别里最少的,总共228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都侧重于实践,比较务实。我国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实践基础薄弱,关于理论的论述自然会少些,但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步步推进,理论的研究肯定会越来越多。

2 教育信息化研究取得的成就

在这10年中,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学者们不仅从微观的角度,在教育信息化结构内部划分了许多专门的部分,如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主体和客体研究、教育信息化的测度与评价等;而且从宏观的角度,将教育信息化与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社会文化等独立于教育信息化之外的内容合起来加以研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体系。分析这10年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成果和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国外教育信息化的借鉴性研究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是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开始的,这从最早的一批教育信息化的论文就可看出。根据表2,这方面的论文共有30篇,比较典型的如1998 年发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新进展》[3] 及1999年发表的《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4] 等。但分析文章的内容,我们发现关于国外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有一个递进过程。早期主要是对国外经验的介绍,认识还停留在介绍别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上,如列举他国颁布的各种教育政策、计算机的普及程度和Internet的接入率等,对于别国在建设实效、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方案、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以及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启示等深层次、具体化的问题缺乏比较系统、深刻的认识。后来开始研究别国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步骤、体系规划、建设理念、教学策略等更加深入的问题,如2004年发表的《俄罗斯教育信息化现状及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5] 等,并针对教育信息化中的一些特定问题如教育技术、专门课程教学的信息化等进行了研究,如2003年发表的《国际教育技术新思想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影响》[6] 和《国外语言教师教育信息化理论综述及启示》[7] 等。同时,也开始国家之间教育信息化的比较研究,并在分析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国外经验与我国实际建设的结合,发表了像2004年的《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比较》[1] 和《关于中国、美国和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比较研究:ACCS研究项目》[8] 等文章。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对国外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从问题的表面逐渐进入到实质,拓宽了研究视角,这对于明确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实现跨越性发展,弥补我国在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任务紧等劣势,趋利避弊,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速度来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都有极大的帮助。

2.2 关于国内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研究

关于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研究,在此期间发表的论文共有163篇, 占教育信息化论文总数的20.2%,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纵观这批文章,大多描述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并注意到国内外或不同地区间的对比,以及实际水平与预期目标的比较,从不同的层次看到成绩与不足,从整体上勾勒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轨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由余胜泉在《解读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9] 中提出的,他认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五个大的发展时期,即准备期、酝酿期、建设期、发展期、成熟期;并分析了每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和特征,指出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转型和空前高速发展时期。赵国栋等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思考》[10] 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可以利用理查德·诺兰和埃德加·斯凯恩提出的“信息技术发展阶段模型”理论,对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阶段作一概括预测,将教育信息化进程分为投资或启动阶段、技术学习和适应阶段、控制阶段、战略融合阶段。

2.3 关于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研究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提法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是由“电化教育”、“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远程教育”等提法延伸出来的,这些提法与信息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在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开始阶段,大部分学者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普及。比如龚美霞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在教育领域和各个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其适应社会信息化的要求”[11]。祝智庭认为,“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12]。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不光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之类的简单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教育观念的更新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傅德荣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13]。“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的认识的过程”[13]。

另外,也有学者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扩展到系统和机构的层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由黎加厚提出的,“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14]。我们认为,学者们关于教育信息化概念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狭义的教育信息化,即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它实际上指的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另一类是广义的教育信息化,即除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外,还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教育观念、教育制度的变革,也就是说要将教育信息化看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过程。

2.4 关于教育信息化框架结构的研究

从整个教育信息化框架结构的研究来看,在2000年之前,国内学者对教育信息化的框架结构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尚无清晰的建设蓝图和实施细节。2000年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针是:根据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按照统一规划,分三个层面逐步推进我国信息化教育。第一层面是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与运用;第二层面是组织上网,利用网上资源;第三层面是开办远程教育,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不断满足社会终身教育的需求。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重点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建设、中小学“校校通”、高校的“数字校园”、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资源的开发。由此可见,那时我们所理解的教育信息化的框架中大多只是教育信息化底层的基础设施,人才培养部分,还没有做完整、深入的论述。

2000年之后,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框架、内容的认识开始逐渐明晰,不同的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释教育信息化的层次、结构。赵国栋等提出“正如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一样,‘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本身并无一个预置的固定框架和模式,需要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但从另一个角度,根据对教育本质和特点的认识,仍然需要从理论上勾画出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大致结构,作为今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0]。进而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首先应该是学校信息化,即所谓的‘校园信息化’,而就一般学校来说,工作重点是教学,故校园信息化的中心应该是‘教学信息化’。与之相对应的还包括‘管理信息化’、‘图书资源信息化’等方面。”[10] 蔡连玉从社会学的角度将教育信息化分为三个层面: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使用、教育系统变迁(其中又包括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信息文明的培育和人类福祉的实现[15]。刘铭、刘延申从要素的角度提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教育实践、硬件基础设施、软件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五个部分等[16]。这些关于框架结构的论述,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多方位的剖析,并阐述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此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盲目性,也反映出教育信息化研究水平的提高。

2.5 关于不同类型教育机构信息化的研究

这方面的论文共有117篇,占全部论文的18.5%,其中包括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成人教育、电大和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前四者一般归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范畴,后者归为基础教育信息化范畴。

在教育信息化研究初期,我们没有把这两者做严格的区分。因为那时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还处于信息化基础的铺设阶段,无论是高等教育信息化还是基础教育信息化,他们的主要工作都是计算机、网络等硬件的投资,教育资源的开发、运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利用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实质上并无不同。他们面临的问题也是共通的,对比不同类型机构的信息化研究论文,对于其存在的不足,大多描述为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人才短缺等。所以,对他们的研究一开始的区分度并不明显。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研究的发展,他们之间的差异开始凸现。高等教育信息化具有高层次人才集中、教学设备优良、学科门类齐全、资金雄厚等优势,所以研究进展相对较快,从论文数量上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论文数有75篇,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论文数是42篇。而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也较早体现出了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基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这两种教育类别的差异上的。高等教育要求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选择的,能自主的学习课程,对于所学内容也不再要求学习者是否能机械的记忆,而是要求学习者能把学习的内容转化成个体的能力和学识,高等教育的学习范围也比基础教育广,不仅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也在教学中占据很大比例,另外高等院校里的学术风气更加自由、民主,所以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高,如赵国栋所说,“从本质上说,现代教学技术之所以能使大学产生革命性的变革,不在于它能提高传统教学的效率和范围,而在于它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探求方法和学习方法”[17]。另外,在2004年发表的《试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18] 和《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应用》[19] 等文章从资金投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统一规划、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等层面,系统地论述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前景和改革模式。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面,学者们也在更理性地反思基础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不足,如2004年发表的《基础教育区域信息化现状及问题调查、分析和反思》[20] 和2005年发表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思考》[21] 等文章就以问卷和实地调查、座谈等方式,以宏观管理决策、教师培训效果、资源建设、教学设计与研究等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深层次地探讨如何从投资、建设到应用一步步摆脱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困境,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同时学者们也就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如2004年发表的《中小学学校教育信息化指标构建及价值分析》[22] 和2003年发表的《构建区域性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保障机制》[23] 等文章。

2.6 关于信息技术地位与作用的研究

教育信息化从一开始就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密不可分,如何全面、正确的把握住信息技术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功用,是许多教育信息化文章不可避免要涉及的问题,也是教育信息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和判断教育信息化研究是否深入的指针。

关于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先后出现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黎加厚在《谈教育信息化》[14] 中进行了归纳:在教育信息化研究初期, 人们认为信息技术是教师传递教育信息的媒体,它在教师和学生中间起桥梁的作用,可以称之为“媒体观”。第二种观点是“认知工具观”,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提高学生和教师工作效率的工具,教学中认知情景创设的工具,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高级思维训练工具,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和网络转向关注人脑和高级思维训练。第三种观点是“资源观”,认为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无尽的资源,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全球信息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述三种看法基本上是把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单向的联系,即只是把信息技术纯粹作为一种工具作用于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被动接受方,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经过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但这只是在传统教学模式里改进了知识传播的途径,扩充了知识的来源,丰富了知识的展示形式,教育的理念、环境、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课堂内的情形和变革前比没有本质的不同,还是在用旧的教育理念支配信息技术的使用。

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入,学者们开始意识到这两者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能被用于促进教育改革,也有可能被用于强化传统教育,这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据此,黎加厚提出了“生命环境观”[14],认为信息技术要尝试将教育信息化环境与学生的生命活动历程观相结合,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改变过去传统课堂教学中缺乏生气、学生学习丧失主动性,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的局面,也要避免各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仅仅着眼于知识传递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用信息技术去带动教育方式的全面变革。杨改学也认为,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应该给教育信息化及教育改革带来全面的影响,包括教育思想观念、教材概念和形式、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育规模及学习型社会的建立等内容都应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而产生变化[24]。

2.7 关于教育信息化标准的研究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全国各高校、中小学开始建立校园网,有的地方还建立了教育城域网。但各种教育资源之间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造成了信息交换难、资源共享程度低、投资回报少等现象。为此,教育部于2000年10月指令科技司组织力量研制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并且于2001年初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2002年初更名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2002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授权承担教育技术相关标准的研制、认证和应用推广工作。在充分调查国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实际需求,该委员会于2003年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简称CELTS,包含以下5类标准项目:指导性标准、学习环境相关标准、学习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育管理相关标准。其下又包括28个子标准,根据各项子标准的作用范围又分为通用规范与专用规范两大类:通用类规范具有广泛的适用面,给标准用户留有较多的发展余地,允许他们在遵从统一的基本框架下选择及改制一些数据项目;专用规范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具体的条目如表3。

表3 CELTS体系表

通用规范 专用规范

系统架构与参考模型

指术语

导基于规则的XML绑定技术

类标准本地化与例化应用

标准上层本体

学习对象元数据教育资源建设规范

学 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

习课程编列

资内容包装

源测试互操作

类内容分级

学学习者模型

习学生身份标识

者学力定义

类终身学习质量保障

学平台与媒体标准组谱

习企业接口

环学习管理

境协作学习

类工具/代理通信

教虚拟实验

育自适应学习

管网络课程评价

理教学环境评价

类教学服务质量管理

教育管理信息化数据标准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

CELTS标准的提出填补了国内在教育信息化标准中的空白, 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走过了10年的历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3.1 研究深度不够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的文章数量方面,增长的相当快,尤其是2001年之后,这大大丰富了研究的成果,但给人的感觉是一拥而上、头脑发热,并且文章的质量整体来说不高,重复的内容较多。另外,大部分的文章都侧重于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的不多,这也说明我们的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

3.2 存在研究盲点

从整个教育信息化研究主题分布来看,研究基本上深入了教育信息化所包括的各个部分,但在某些领域仍显薄弱,例如,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并且我国也正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而专门针对教育信息化客体,也就是学生的研究却很少,如表2所示一共就4篇,说明学者们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再比如对相关技术的标准化研究、教育信息化的测度、教育信息安全、知识产权等内容,研究涉及的也很少。

3.3 忽视了学校以外的教育信息化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是其主要承担者之一,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主题也应该是学校,所以我们目前所研究的教育信息化的默认前提实际上是以学校为载体的教育信息化。但学校并不是教育的唯一载体,而且国家也早就提出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概念,而我们从社会教育角度出发研究教育信息化的文章太少,这也是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之一。

3.4 研究成果的指导性不强

目前的研究大多对实践的指导性不强,部分研究成果没有得到转化。教育部的领导曾多次强调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是应用,但许多文章提出的对策、建议等大多泛泛而谈,没有涉及到具体的行动步骤,且千篇一律。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也是建设者们没有真正将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比如国家颁布CELTS标准已经两年了,但对其的应用、推广工作做得并不理想。

3.5 一些理论问题有待形成共识

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还没有形成一致,例如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问题现在仍然众说纷纭。关于教育信息产业问题,曾有人提出过要发展教育信息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学术界对于是否要建立教育信息产业、教育信息产业究竟有何影响等都存在着极大争议。这些观念的不统一有可能会形成误导和造成研究中的困境。

4 教育信息化未来研究展望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探索和深化。我们认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将会是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4.1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技术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铺建已取得很大成就,但要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跟上国际发展的步伐,缩小与国外教育信息化的差距,必须就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网格计算、信息交换引擎、数字版权维护、视频组网等技术进行攻关。另外,在2004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8部委联合宣布, 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正式开通,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将是新的热点。在下一代互联网上,远程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交互性、自主性、适应性更强,但这种影响什么时候到来、有多大还无法预测,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充分做好准备,迎接远程教育的巨大变革。

4.2 教育信息资源及其配置

虽然国家一直在积极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但过去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教育信息资源存在着重复建设、数量庞杂、形式不规范、资源数据整合困难、配置不合理、信息孤岛等现象。并且由于缺少良好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配制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支持,致使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速度缓慢,网上教育资源极为贫乏,已有信息资源配制不合理,共享困难。为此,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应从整体规划开始,研究如何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落实组织实施,建立评价标准,研究实现资源配制与共享的途径和方法,解决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知识产权与流通共享等诸多矛盾。

4.3 教育信息化的推广

从类型上看,高等教育信息化要继续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统校园的各项活动进行重新整合,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面数字化,实施步骤应该是,先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不同类型、不同模式数字化校园的试点,形成可以推广的模式,然后推广。基础教育信息化则要继续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和陈旧的教学资源,不要使“校校通”成为摆设。同时,对于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配置,不能全面开花,而应该积极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开放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丰富的资源库,便于基础教育的师生使用。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发特色型教学资源库。

同时,从地区上看,在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不断前进的同时,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并研究运行机制。在教育部颁布的许多文件、计划里也多次提到要重点推进农村教育、西部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这是实现我国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步骤。

从实施主体上看,政府应当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制订相关的政策予以保证。这些政策主要包括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投融资政策、信息化知识普及和信息化中高级人才培养政策、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教育服务业的有关政策、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政策。通过完善政策机制,逐步形成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和运行机制。而在学校一方,人才培养的研究仍将继续,因为我国目前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的缺口依然相当大。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仍将是学校信息化的重点和难点。

4.4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教学改革关系

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在整个教育环节的广泛利用,另一方面是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观念和教育体制的改变。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已取得较大成就,但在教育改革及教学改革方面则相对滞后,这将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学者们也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但教育、教学的改革牵涉到多方因素,其改革进展仍然缓慢,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是需要研究者们继续探索。

4.5 教育信息化水平测度及标准化

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效率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系统。国家资金的投入是有限的,要使每一分钱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报,就必须仔细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关系,从实际出发,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和具体实施提供依据,提高其建设的理性化和规范化。但至今还没有一套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体系,这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的重要方向。

同时,要逐步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不论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育资源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过程的评估,都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虽然国家已出台了一些信息化标准,但目前的工作只涉及网络教育相关的技术标准,因此标准化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与教育环境与资源建设相关的技术标准、与教育人员相关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与教育机构相关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标准和与教育技术产业及应用行业相关的专门规范等都有待开发,而且此标准的推广、普及将是未来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收稿日期:2005—04—05

标签:;  ;  ;  ;  ;  ;  ;  ;  ;  

近十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教育信息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