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科学影像解译新框架论文

法庭科学影像解译新框架

黎智辉,王桂强,许小京,李志刚,黄 威,谢兰迟,张 宁,郭晶晶,许 磊,晏于文,侯欣雨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

摘 要: 影像资料是法庭证据的重要来源。法庭科学影像分析是运用专门知识和实践经验对视频、照片等影像资料进行深入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的过程,为执法办案提供服务。随着影像资料数据量急剧增加,影像分析应用需求日趋复杂多样,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法庭科学影像分析框架,对影像分析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进行明确界定,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法庭科学影像分析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就法庭科学影像解译的框架问题进行讨论,综合现有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结合当前法庭科学对影像证据的应用需求,梳理出更全面、更准确的法庭科学影像解译应用框架。

关键词: 法庭科学;应用框架;影像解译;影像分析

影像资料作为重要的事实证明材料,在执法办案中得到广泛使用。法庭科学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影像资料,如监控视频、图像、照片等,由于影像资料的应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对影像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获得有效信息为案件侦破和法庭举证提供服务。如1993年美国联邦执法人员在韦科市围剿大卫教总部时发生韦科惨案,该案的法庭调查中,通过对现场拍摄到的红外录像进行分析,证明录像上的闪光不是由于开枪而是地面碎片反射阳光形成[1-2]。美国波士顿爆炸案和北京大兴摔婴案的调查中,影像证据也得到了有效应用[3]。这些案例体现了影像资料分析在法庭科学领域的重要价值。随着影像资料的种类、数量急剧增加,应用需求也日趋复杂多样,需要综合已有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梳理影像分析的内容,建立更全面、更准确的应用框架,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法庭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1 影像分析相关文献

当前,人们在影像分析领域提出的概念主要有:影像分析、视频分析、图像分析、图像解译、图像理解等,在不同的文献中涵义有所区别,框架分类也有所不同[4-11]。在法庭科学领域之外的信息、遥感等领域,影像分析也在广泛应用。文献[4]中将图像研究应用称为图像工程,并将图像工程分为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其中图像分析着重于检测和测量,图像理解侧重于图像内容的含义。遥感是影像解译发展比较系统完善的领域。文献[5]中对影像解译也给出了明确的定义,认为解译是提取图像信息的过程,解译的目的在于识别图像并将其中的信息进行传递。文献中列举的图像解译关注特性包括:形状、大小、模式、色彩(色调)、纹理、阴影、位置、布局(关联)、空间分辨率等。

国内法庭科学领域早期系统讨论这类问题的主要有文献[6]。该文献详细介绍了刑事影像技术体系,综合光学检验、影像分析、影像合成等技术手段建立了一个整体应用框架,具有应用指导意义。文中将影像分析分为定量分析和认知分析两大类,其中定量分析包括摄影测量、光度测量、影像证实和色度测量,认知分析包括影像比较、真实性检验、内容解读和形态识别。文献[7]作为实践行为守则,从证据应用的角度讨论了视频资料的分析方式及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强调法庭影像分析人员的角色是协助法庭理解从影像中获取到的什么(信息)是合理的,进而列出了专家解译包含的一些典型内容:图像处理/增强、图像比对(物体或人体)、事件时序、真实性、摄影测量(包括身高测量)、车辆牌号分析、厂家型号确定等。文献[8]中将法庭图像分析分为三个方面,即解译(interpretation)、检验(examination)和技术准备(technique preparation)。其中解译指应用具体的专业知识得出关于图像中反映的对象或目标的结论;检验指应用图像科学专门知识进行图像信息提取、图像特征表达以及图像结构解译,包括水印检测、密写分析、图像处理、真实性检验等;技术准备指为了检验、解译或者输出进行的一些技术准备工作,如数字化、色彩调整等。文献[9]对法庭视频分析也分为类似的三个方面,即解译、检验和技术准备。其中的解译指应用具体的专业知识得出关于视频属性、视频内容的结论,包括视频真实性、特性确定、内容比对等;检验指应用图像科学专门知识从视频中获取信息,包括视频处理、格式转换等预处理;技术准备指在解译和检验之前进行的一些技术准备工作,如设备调试、写保护、媒介特性检查、播放优化等。文献[10]讨论的法庭图像分析框架包括照片比对(photo image comparison)、图像内容分析(image content analysis)、图像真实性检验(image authentication)、图像增强复原(image cnhancement and restoration)和摄影测量(photogrammetry)。文献[11]对视频内容分析给出了简单的方法分类,包括增强(enhancement)、目标追踪(tracking)、图像比对和分析(image comparison and image analysis)。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对影像分析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分类原则也有细微区别,导致实践中对方法和规则的应用,以及证据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文献[4]从视觉结构角度来分类,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但具体内容关注图像底层基础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法庭科学。文献[6]从定量分析和认知分析角度分类,逻辑清晰,但关注角度为分析方法的特性。文献[8]和[9]从影像专业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的角度仅以罗列的方式进行了分类。文献[10]仅从方法本身分类,方法之间也缺乏逻辑性。文献[11]只有粗略分类,并未具体进一步分析。文献[5]对图像解译的定义与文献[7]相似,内容的分类更客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总的来看,已有文献中缺乏一个应用于法庭科学视频图像分析的面向证据要求的整体框架,从而导致在理论探讨、技术方法、实践指南等方面的讨论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有必要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为影像证据的深入理论探讨及其诉讼应用打下基础。为了在下面的讨论中统一说法,将前述的影像分析、视频分析、图像分析、图像解译、图像理解等统一称为法庭科学影像解译。选择该说法一方面是因为从遥感影像图像解译来看,其关注的形状、大小、模式、色彩(色调)、纹理、阴影、位置、布局(关联)、空间分辨率等特性,与法庭科学视频图像分析关注特性有较强的相似性,其使用的技术方法也可在法庭科学中进行借鉴;另外一方面综合国际上的法庭科学文献来看,解译(interpretation)概念使用较多,能够概括影像分析的许多内容。

2 法庭科学影像解译特点

法庭科学影像解译主要特点包括:1)资料来源复杂。影像资料可能来自不同途径,具有不同特性、质量、载体等属性。2)分析需求多样。影像资料的解译因案件侦办的进程、诉讼的要求、影像的内容不同,具体需求种类多样。3)方法千差万别。针对应用需求和影像内容的不同,分析方法手段各不相同。4)证据框架约束。影像解译应在法庭证据框架下开展,符合证据使用要求。总的来说,法庭科学影像分析框架应反映现有的需求和方法,更符合证据逻辑和证据特性。在下面的内容中,将在前述文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近年来的技术进步、需求发展以及法律对证据的要求,尝试建立一个新的法庭科学影像分析框架。

3 法庭科学影像解译内容

影像解译是从影像中提取合理的信息,为影像作为证据提供支撑。为构建有效的影像解译框架,需要理解影像和证据的基本要素。文献[12]认为图像是“特定设备的约束下,记录下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特定场景”。如果扩展到影像,该说法依然成立。证据的基本要求是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其中合法性主要从法律角度来考虑。综合两方面来看,影像解译涉及到的要素至少包括:影像来源于何时、何地、何设备,何人拍摄,反映何种内容,是否真实。

2)在视频影像中目标特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但由于人的注意力局限性,往往很容易忽视这种变化而导致对目标错误的区分和识别。如外界环境引起的光线变化、光斑运动,这些现象可能变化非常缓慢而被忽略,但长时间累积后则出现显著变化,也可能变化速度太快、幅度太大而不容易分辨清楚。视频压缩过程由于场景轻微变化而造成块匹配目标变化,从而引起解压后目标随时间变化,或者出现与某些特征很难区分的随时间变化的压缩噪声。

对上述因素进行分类分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对影像的属性进行分析,二是对影像的内容进行解读。下面详细展开讨论。

3.1 影像属性分析

对影像属性的分析主要关注影像作为一个拍摄主体的拍摄结果,其属性必定会反映拍摄主体的某些特性,进而可以对影像的拍摄主体特征进行确定、推断或刻画。影像属性分析包括影像自身属性分析和影像之间关系分析两部分。影像自身属性包括时空属性、真实性、完整性、溯源性等,影像之间的关系包括同一性、包含性、从属性、同源性等。

1)时空属性。影像的时空属性反映了影像的基本特征,即拍摄的时间空间范围,是很多案件中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也是影响证据效力的基本属性。在2014年MH17坠毁事件的刑事调查过程中,相关方面对Facebook上传的疑似导弹烟迹照片进行了详细的检验分析,以解读照片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进而与导弹发射进行关联。确定影像时空属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检验拍摄设备记录保存在影像文件内的信息,包括日期、时间、位置、坐标等信息,尽管这些信息有可能被后期改变,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种途径是根据影像拍摄内容进行推断,如参考拍摄内容反映出的季节特征、光影情况、标志性建筑、方位等特征。

2)真实性。当前对影像真实性的分析主要关注影像在一次成像后未做更改而呈现出来的特性,影像的真实性直接对应证据的真实性、客观性,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的方法和应用实例。对于图像的真实性分析,一般利用成像物理特性、数据特性的一致性进行检测,如景深、透视、光线关系,色彩滤波阵列插值、重采样、压缩系数、噪声分布等。对于视频的真实性分析,一方面借助图像真实性检测方法,另一方面检测视频帧间的数据和内容关系。

3)完整性。完整性指影像必须能够反映目标特征或过程事实的必要信息,对应了证据的关联性。完整性分析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方法。

4)溯源性。影像与拍摄设备之间存在溯源关系,这一类关系分析是证明影像证据与影像拍摄者之间特定关系的重要手段,对应证据的关联性。

5)同一性。影像之间的同一性在于证明两份或多份影像是否是同一份(完全或部分相同),常见于数字影像,对应证据的关联性。

6)包含性。影像之间的包含关系分析,对应证据的关联性。在一些版权纠纷等案例中,常会遇到这种关系分析。

在这直观的示意图中,学生们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学生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

7)从属性。特定的情况下,某些影像是其他影像的派生版本,如通过翻拍、扫描、处理之后形成,由此形成从属关系,对应证据的关联性。

从当前农田残膜回收中实际应用的各类残膜回收机械设备种类来看,受到残膜基本特性以及农作物种类影响,实际应用成熟的回收机械主要是以棉花残膜回收为主,当前不能有效解决玉米、瓜果等诸多作物残膜回收问题。加上目前应用的残膜回收机械自身造价加高,技术应用体系不够完善,各项技术标准未能全面推广,机械设备型号等不能进行统一,实际应用中资金投入较大,在农机购置补贴中难以将其有效录入,在较短时间内不能收回其应用成本,导致广大农民购置应用积极性逐步降低。

隆庆六年(1572)天复60大寿,生日的那天,徐渭作《张大夫生朝》祝贺:“解组归来白发新,每因萸菊赏年辰,沅州芳草行吟后,镜水荷花荡桨春。百粵既凭传檄定,五湖宜着浣纱颦。南冠未必长留系,来问桃源第几津。”[1]272-273天复自云南削职归来,在镜湖之滨构筑许多别业,以养鱼灌花、诗酒自娱。凭着天复对镜湖别业景色的描写,加之徐渭旧日游憩时的记忆和想象,在《张大夫生朝》基础上,徐渭为天复的别业赋有《镜波馆》《流霞阁》《垂纶亭》七律三首。徐渭诗中有“南冠未必长留系,来问桃源第几津”,“南冠”有“囚犯”之意,因此,这二句诗意味着,徐渭已经感到出狱有望,开始向往起陶渊明式的生活。

3.2 影像内容解读

改革开放40周年,让我们停下脚步来重新审视过去取得的成就,然后,带着前人的智慧与坚持,加快迈向未来的步伐。

3.2.1 影像内容属性分析

对影像内容属性的分析主要关注在影像中反映内容目标的视觉可感知属性,这些属性会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以至于无法被精确地直接感知,需要分析影响因素,对感知结果进行参照、修正。内容属性分析包括目标尺寸测量分析、色彩属性分析、材质属性分析、反光和发光属性分析、阴影属性分析等。目标尺寸测量在案件侦办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测量嫌疑人身高、凶器长度、车辆图像尺寸等,广义的尺寸测量还包括图像中深度信息估计。由于尺寸是一种量化属性,测量方法相对复杂。色彩属性是影像内容的基本属性之一。色彩属性分析主要应用于交通肇事案件中红绿灯分辨,嫌疑人衣服、交通工具、携带物品的颜色分析等。材质属性是影像内容的基本属性之一。材质属性分析主要应用于分析目标颜色、形状、形态等特征,从而推断目标材质属性。如区分携带物品材质,以及服装材料等。反光和发光属性是影像目标中常见的属性,这是因为影像记录的就是光强度分布。反光和发光属性分析应用广泛,如影像记录的爆炸、燃烧现象,需要分析影像中光线是反光还是发光;在一些特定的应用中,发光和反光属性与其他属性结合分析可以推断目标的运动状态。阴影属性也是影像记录的常见属性。阴影属性分析对目标形态、光线方向等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3.2.2影像内容状态分析

对影像内容状态的分析关注的是影像中目标内容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时呈现出的状况和形态。常见的状态分析包括目标形态分析、变形分析、目标运动状态和速度分析等。目标形态是状态分析的常见内容。一些特定的目标具有特定的形态类型,对形态的辨识和分析也是影像解读最基本的内容,如车辆类型、工具、凶器、破损痕迹、爆炸抛射物形态,以及形态分布形成的模式及纹理等。变形是影像目标的一种非正常状态,可能由于目标本身受不同因素影响而变形,也可能源于成像过程引起的影像变形,不同的原因蕴含着不同的信息。运动状态和速度分析指通过影像分析目标是否存在运动、运动方式及运动参数,如影像内人、物的运动、位移情况,车速、物体速度测定等。

医院文化是一种以医院的价值体系为中心,以人的思想观念为主体,以医院管理哲学和管理行为为出发点的现代医院管理理论,被称之为“管理之魂”。[2]它更是医院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通过对自身独特风格和特色的不断沉淀,铸起的一种持久的医院精神,具有层次高、超前性、可塑性和时代性等特性。虽然它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医院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医院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3.2.3影像内容过程分析

5.经营收支结余弥补不正确。如经营收支不匹配,经营结余未进行分配,经营亏损用事业基金弥补。这种处理不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主要是会计人员不熟悉业务导致。

对影像内容过程的分析主要关注影像目标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发展的过程,一般是视频才能够分析,包括目标属性、状态变化过程,目标活动过程,目标之间的接触等分析。目标属性、状态变化分析主要关注影像目标的属性、状态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目标活动过程分析指目标在一段时间内的行为、动作过程信息的分析,常用于将影像内容转化为文字描述信息。目标之间的接触分析指目标之间在影像中表现出时间空间位置上足够接近,以致发生接触情况的分析,常用于车辆碰撞、人车碰撞、人物攻击与被攻击等分析。

3.2.4影像内容关联分析

对影像内容关联的分析主要关注影像目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主要包括目标内容的时空顺序分析、关系分析、同一性分析、因果分析等。a)时空顺序分析。时空顺序指影像目标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相对分布或顺序,表现了影像目标之间客观联系。b)关系分析。关系指影像目标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如尾随、同行、动物与人跟随、跟车行驶、人物间交流等。c)同一性分析。同一性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两个或多个影像目标是否同一,即这些影像目标是否为同一个现实目标留下的影像。分析影像中出现的目标是否是同一目标,是对目标进行轨迹追踪、确认证据关联性的重要依据;二是影像目标与现实目标的同一性,即影像目标是否为某个特定的现实目标所留。影像目标与现实目标的同一性分析,是确认证据关联性的关键依据。这两个问题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第一个问题可以根据影像先验信息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第二个问题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主要通过图像比对来解决,即比对现实目标的影像和可疑影像之间的特征来确定两者的同一性。d)因果分析。因果分析是一类特殊的关联关系分析,需要根据影像目标内容的前后属性、状态、过程、关系变化,分析其中的原因或结果。

上述内容的结构见图1。

如果上述因素同时存在,将更严重影响图像目标、内容的辨识和解读。在影像解译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存在,结合解译的内容,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必要时应进行实验验证。

图1 影像解译结构图
Fig.1 Framework for forensic image interpretation

4 影像解译的影响因素

对影像解译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成像因素造成的图像模糊、时间因素、空间因素。

1)图像和视频成像过程中造成的图像模糊,严重影响图像内容判读。一方面造成图像内容难以辨识,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对内容的错误理解。在成像过程中,光线从场景经过成像系统不同部分时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场景的反光或发光进入镜头前,首先会受到环境干扰,如雨、雾、雪、烟以及镜头上的污渍等;光线进入镜头后会有变形、聚焦不准等问题;感光部件的参数设置会带来运动模糊、动态范围低、自动增益不合理等问题;传输部件的限制可能带来奇偶场不同步;存储部件的限制会导致信息的有损压缩;成像系统安装的高度、距离、角度则会影响图像的分辨率、变形情况。此外,当前广泛应用的监控摄像头几乎都有红外模式和普通模式来适应不同的光线环境,从而给图像带来更多的变化。

综上所述,分析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世界间的交际来往愈来愈多,英语也越发重要,而将英美文学引入课堂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使其能接触到最地道的英语,还能体会到当时当地的风俗文化。英语教学模式应如何引入文学教学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希望本文能为当前的相关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哦哦,小廖啊!”她笑着站了起来——她已经和我记忆中的模样不太一样了,皱纹更多了,个头也没我想的那么高了,“当年的豆芽菜小瘪瘪小小廖,现在长成帅小伙子小廖了。”

3)视频图像中目标的空间尺度大小、位置分布也显著影响识别效果。一是小目标和大目标上的细小特征很容易被遗漏,二是目标在画面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如果是在边、角、被大目标部分遮挡或在有相近形态的背景上时容易被忽略,三是小目标之间的前后关系容易混淆。

当育明轮在航行时,其艏艉处的存在压强差以及艉部的回流会产生船舶阻力,阻力主要存在于船艏部分,并且船艉处的受力方向和船艏的受力方向相反。通过计算,得出的阻力如表1。

亲子阅读满足了孩子们听故事的需求,诱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孩子们在听中感受形象,在听中分辨善恶,在听中思考,在听中收获,在听中增进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进而产生了对书籍的热爱。亲子阅读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在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中,孩子们的语言发展了,智力开发了,在阅读、积累、想象、表达的过程中,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读书策略的渗透使孩子们逐步掌握了阅读的“金钥匙”,会读才能乐读,乐读才能真正产生书籍的影响。

5 应用框架基础

在梳理影像解译的内容及影响因素之后,结合法律规定建立影像解译的应用边界范围、原则等应用框架基础,才能更好地推动影像资料的证据和线索应用。法庭科学影像解译的目的在于将影像中的信息尽可能挖掘出来,服务于案件侦查以及法庭诉讼。建立影像解译应用框架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发挥影像解译的效果。

5.1 影像解译的应用边界范围

如前所述,影像是在成像设备约束下对现实场景的反映,这一反映必然存在一定的精确限度。对影像进行解译能够挖掘出一些潜在信息,但不可能像研究实体证据那样细致、准确。这意味着影像解译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边界,或者说法庭科学影像技术人员必须能够帮助法官把握这个合理的边界。下面对这些边界进行讨论。影像解译的边界,也就是进行影像属性分析和内容解读的限制范围。这个范围是由成像原理及其过程决定的。如果要确定这个范围,就需要理解成像原理和过程能够记录哪些信息,以及能够记录到什么程度,因为影像解译的客观信息不可能超越记录到的客观信息。从成像原理和过程来看,影像记录的是从某个距离和角度观测到的场景的光线强度二维分布。其中的基本限制范围包括设备限制、距离限制、角度限制、时间限制、光谱限制、维度限制。

8)同源性。如果不同影像来源于同一成像设备可以称其为具有相同来源,对应证据的关联性。同源性分析在刻画影像拍摄者特性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局部情况:伤口敷料渗出,呈淡红色血渍印,更换敷料加压包扎后短时间内仍出现上述症状。有些患者伤口敷料虽清洁干燥,但伤口周围皮肤出现隆起,触及有波动感,提示皮下有脑脊液渗出。脊柱手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增多,有时多至1 000 ml以上,颜色呈淡红色或清亮液体(正常<300 ml,呈血清样混浊液)。

1)设备限制。成像设备限制了影像信息能够表达的精度,如影像内容的细节特征,一般情况下用分辨率来表达,根据抽样定理,超过分辨率限度的细节特征无法在影像中表现出来。

对影像内容的解读主要关注影像作为对现实场景成像的结果,是对现实场景的某个角度的不完全的反映。在成像过程中,影像记录的主要是与我们视觉观察尺度相近的形态信息。从这些形态信息中反推真实场景内容的准确信息、细节特征、本质属性,对应证据的关联性。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可以将影像内容解读分为影像内容属性分析、状态分析、过程分析、关联分析等。

2)距离限制。不同成像距离造成了影像信息的不同分辨率。距离越远,分辨率越低,解译时困难越大。

3)角度限制。不同的观测角度限制了能够观测到的信息量。一般情况下,从某个固定的角度未观测到信息,不能够形成信息不存在的唯一依据。

4)时间限制。时间也是对影像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图像是场景光线强度二维分布的某个时间点的采样,视频则是其一定时间间隔的多次采样。变化频率超过采样时间频率的信息也无法在影像中反映,从某段视频未观测到的变化信息,不能够形成信息不存在的唯一依据。

5)光谱限制。影像记录的是光线强度,必然涉及到光线的光谱范围。影像能够记录到的范围限制于场景光谱范围和设备光谱感应能力范围的重合部分。

6)维度限制。影像记录了光线强度的二维分布,由此带来维度限制。也就是说,我们在影像中能够得到的是场景光线强度的二维相对位置,对其中的深度信息并未客观记录下来,因而在涉及深度信息的解译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距离成像设备越远,深度信息解译精度越弱。立体视觉影像的应用将改善这一情况。

上述这几种基本的限制构成了解译影像信息时应遵守的边界范围。

5.2 解译过程遵守的原则

5.2.1证据关联原则

从证据的意义上来看,影像是场景在一定条件下的反映。其中场景的内容包含人、物、事。影像解译内容中除了影像真实性的确认,其他都涉及证据关联性问题。在这些方面的解译目的,就是通过解译获取到更有效的信息来提升影像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来看,真实性也是衡量关联性的一个特殊属性,即如果真实性不存在,关联性也理所当然不存在,真实性是关联性的前提。由此,前面所列的所有解译内容都与证据关联性有关。根据解译内容的不同,关联性的产生途径也会不同,关联度及其评价也有区别。以影像内容的同一性分析为例,其中一种情况是确定影像目标与现实目标的同一性,即影像目标是否为某个特定的现实目标所留。主要方法步骤为:a)使用与拍摄待分析影像设备最相似或相同的设备,采用相同的参数拍摄现实目标获得样本影像;b)将待分析影像目标与样本影像目标进行比对。其中的关联性建立的过程如下:待分析影像记录下了未知目标的影像(简记为检材),样本影像记录了已知目标的样本影像(建立了已知目标和样本影像之间的关系),两者的比对过程建立了检材与样本影像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推出检材与已知目标之间的关系。即通过检材与样本影像之间关联,样本影像与已知目标之间关联,结合逻辑推理得知检材与已知目标之间的关联。其中建立检材与样本影像之间的关联是最困难的。

5.2.2信息层次原则

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准确的定位,统筹资产管理工作,制定详细可行的资产管理规划。坚持勤俭办学,科学决策,优化资源,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影像中包含的信息有不同的层次。文献[3]对影像证据应用归纳了四个层次,对影像信息按照确定性进行了分类。对于任何影像信息而言,其中有一部分是可以直接确定的信息,一部分是需要分析处理之后得到部分确定的信息,一部分需要进行检验,还有一部分是无法确定的信息。因此在进行解译时要分清这几个层次。

6 结论

影像解译在法庭科学中是一个新的方向。本文详细归纳并分析了影像解译的内容,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新的应用框架基本结构,以及应用边界范围和基本原则。这些讨论旨在为视频侦查技术的发展初步探讨影像证据理论基础,以促进影像证据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WECHT C. Grave Secrets: A leading forensic expert reveals the startling truth about O. J. Simpson, David Koresh, and Vincent Foster and other sensational cases[M]. Penguin, 1998.

[2]KLASEN L M. Waco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f FLIR videotapes[C/OL]//Proc. SPIE 4370, Targets and Backgrounds VII: Character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2011-09-18)[2018-12-09]. https://www.spiedigitallibrary.org/conference-proceedings-of-spie/4370/1/Waco-investigation-analysis-of-FLIR-videotapes/10.1117/12.440087.short.

[3]黎智辉,王桂强,许小京,等. 视频侦查中的影像证据应用[J]. 刑事技术 , 2014,39(2): 42-45.(LI Zhihui, WANG Guiqiang, XU Xiaojing, et al. Application of image evidence in video investigation [J].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39(2): 42-45.)

[4]章毓晋. 图像工程(中册)——图像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5.(ZHANG Yujin. Image engineering (II)—image analysi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5:3-5.)

[5]LILLESAND T M, KIEFER R W, CHIPMAN J W. 遥感与图像解译[M]. 彭望琭,徐先川,周涛,等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LILLESAND T M, KIEFER R W, CHIPMAN J W. Remote sensing and image interpretation[M]. 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2003.)

[6]王桂强 . 刑事影像技术新体系 [J]. 刑事技术 , 2003(5): 30-35.(WANG Guiqiang. New system of criminal imaging technology[J].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5): 30-35.)

[7]FORENSIC SCIENCE REGULATOR. Forensic image comparison and interpretation evidence: guidance for prosecutors and investigators[R/OL].(2016-02-02) [2018-12-09].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511168/Image_Comparison_and_Interpretation_Guidance_Issue_2.pdf.

[8]SWGIT. Best practices for forensic image analysis[R/OL].[2018-12-09]. https://www.swgit.org/pdf/Section%2012%20 Best%20Practices%20for%20Forensic% 20Image%20 Analysis?docID=38.

[9]SWGIT. Best practices for forensic video analysis[R/OL].(2009-01-16)[2018-12-09]. https://www.swgit.org/pdf/Section%207%20Best%20Practices%20for%20Forensic%20 Video%20Analysis?docID=51.

[10]HANJI R B, RAJPUROHIT V S. Forensic image analysis - a frame work[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nsic Computer Science, 2013(1):13-19.

[11]FORENSIC SCIENCE REGULATOR. Codes of practice and conduct appendix: digital forensics - video analysis[R/OL]. [2018-12-09].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351223/2014.08.28_FSR-C-119_Video_analysis.pdf.

[12]黎智辉,郭晶晶,王永强,等. 图像真伪鉴定内涵[J]. 刑事技术 , 2013,38(6): 45-46.(LI Zhihui, GUO Jingjing, WANG Yongqiang, et al. Connotation of image forgery detection[J].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38(6): 45-46.)

New Framework for Forensic Image Interpretation

LI Zhihui, WANG Guiqiang, XU Xiaojing, LI Zhigang, HUANG Wei, XIE Lanchi, ZHANG Ning, GUO Jingjing,XU Lei, YAN Yuwen, HOU Xinyu
(Institute of Forensic Scienc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Image materials are important evidential source for court verdict. Forensic image analysis can obtain effectual information through deep and special interpretation into the involving videos, photos and other image materials, hence providing essential support to litigation. However, the amount-huge image data, plus the ever-complexing and various requirements upon image analysis, demand to build up a scientific and precise framework for forensic image analysis so as to clearly define the scope of investigating viscera and application about the task. This paper tries to build such a framework.Through synthesizing the prese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chievements into the current applicative requirements about forensic image evidence, a new framework for forensic image interpretation is presented from discussion of the relevant detailed context,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application bound.

KEY WORDS: forensic science; application framework; image interpretation; video/imag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DF7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50(2019)06-0471-06

基金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080350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2019JB034)

第一作者简介: 黎智辉,男,湖北石首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影像分析。E-mail:lzhuil@sina.com

DOI: 10.16467/j.1008-3650.2019.06.001

收稿日期: 2018-12-13;修回日期:2019-03-10

引用 本文格式:黎智辉,王桂强,许小京,等. 法庭科学影像解译新框架[J]. 刑事技术,2019,44(6):471-476.

标签:;  ;  ;  ;  ;  ;  

法庭科学影像解译新框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