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烯键的臭氧分解反应_分解反应论文

高考热点——烯键的臭氧分解反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臭氧论文,分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知识分析

烯键的臭氧化反应是在低温下,将含有臭氧(6%~8%)的氧气通入液态烯烃或烯烃的溶液(如四氯化碳做溶剂)时,臭氧迅速而定量地与烯烃作用,生成黏糊状的臭氧化合物,这个反应称为臭氧化反应。臭氧化合物具有爆炸性,因此反应过程中不必把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在溶液中水解,在有还原剂存在时(如Zn/H[,2]O)得到的水解产物是醛或酮,如果在水解过程中不加入还原剂,则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便将醛氧化为羧酸。两步反应合在一起称为烯键的臭氧分解反应,其总的结果是烯烃的双键被氧化裂解。如:

附图

根据烯键的臭氧分解反应产物,可以确定烯烃中双键的位置和碳干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烯烃分子中,有“CH[,2]=”时得到甲醛,有“RCH=”时得到醛,有“R[,2]C=”时得到酮。由于臭氧化反应选择性强,常被用来研究烯烃的结构。

二、典型例题

例1 (2005年,江苏)在一定条件下,烯烃可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该反应可表示为:

附图

已知:

①化合物A,其分子式为C[,9]H[,10]O,它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金属钠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B;

②B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C,C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C催化加氢生成D,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生成E;

④E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F;

⑤F发生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G,G能发生银镜反应,遇酸转化为H(C[,7]H[,6]O[,2])。

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有多组化合物符合题意,只要写出其中的一组)A_____,C_____,E______。

(2)写出分子式为C[,7]H[,6]O[,2]的含有苯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考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附图反应合在一起,称为“烯键的臭氧分解”。例如:

附图

A经催化加氢后得产物B,B的化学式为C[,10]H[,20],分析数据表明,B分子内含有六元碳环。试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A______,B_______。

(3)(1998年江苏省奥赛初赛试题)从香精油中分离得到一种化合物[A],1mol[A]在催化加氢时可吸收2mol氢气;1mol[A]经臭氧氧化反应再加锌粉水解可得到1mol丙酮[(CH[,3])[,2]C=O]和1mol 3,6-二羰基庚醛:

附图

试推测[A]的结构式。(提示:通常三、四元碳环不太稳定。)

(4)(2000年江苏省奥赛初赛试题)(本题中相对原子质量采用以下数据:H:1.0079,C:12.011,Br:79.904)碳碳双键与臭氧反应,接着再用Zn+H[,2]O还原可得到羰基化合物:

附图

某液态有机化合物A,其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53.66;A经元素分析得知含碳88.82%,含氢11.18%。2.164gA与6.392g溴(溶在CCl[,4]中)能完全反应生成化合物B。1molA经臭氧氧化再还原水解得

①写出化合物A和B的各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用键线式表示)。

②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及必要的计算过程。

解析 (1)根据题给信息,1mol C=C双键被破坏时将形成2molC[,n]H[,2n-2]为炔烃或二烯烃或环烯烃的通式,但题中又排除了炔和累积二烯烃()的可能。若此烃为链状二烯烃,含有2αmol C=C双键,经过臭氧化反应就会产生4αmol则b=4α;若此烃为环烯烃,含有αmolC=C双键,经过臭氧化反应就会产生2αmol则b=2α。

(2)根据有关信息分析,可知臭氧化过程是破坏C=C双键,形成C=O双键的过程,而利用反应过程得到的一些结构片断,消除C=O双键,重新连接为C=C双键,这样对原产物结构的推导就有了多种可能性,再依据条件进行筛选。先将氧化后的产物复原,去掉后加上的O,并将空下的双键编号:

附图

A经催化加氢后得到B,只是破坏CC之中的一条键,剩余CC,不破坏原有的连接方式,B分子中含有六元环,说明A分子中也含有六元环。若②和④拼接成环,①和③拼接成侧链,则形成五元环,不符合题意;若②和③拼接成环,①和④拼接成侧链,则可形成六元环,符合题意。

(3)依照(2)的思路:将氧化后的产物复原,去掉后加上的O,并将空下的双键编号:

附图

①分别与②、③、④拼接,不可能形成环,只能②、③、④中的两个连接才有可能。若②和③拼接成环,①和④拼接成侧链,则形成四元环,不太稳定,不符合题意;若②和④拼接成环,①和③拼接成侧链,则可形成六元环符合题意。

(4)本题将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的性质相结合,对物质的结构进行推导,凸显对学生的计算和推理能力的考查。由A的相对分子质量=1.0079×2×53.66=108.17,以及分子中C、H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可得分子中含碳原子数为:108.17×88.82%÷12.011≈8,分子中含氢原子数为:108.17×11.18÷1.0079≈12,所以分子式为C[,8]H[,12];因为2.164gA相当于2.164g/(108.17g/mol)=0.02mol,6.392gBr[,2]相当于6.392g/(79.90×2g/mol)=0.04mol,所以在不饱和度为3的A分子中应有2个双键或一个叁键,还有一个不饱和度可能为一单环。又因为A臭氧化还原水解产物恰好为(1+7)个碳原子与C[,8]H[,12]相对应,又从产物之一有3个醛基,可知A分子中有两个双键。依照(2)的思路:将氧化后的产物复原,去掉后加上的O,并将空下的双键编号:

附图

附图

附图

(注:此方程式不是中学中严格意义上的化学方程式。)

臭氧化反应在高考、竞赛题中多次出现。利用臭氧化还原水解后的碎片进行拼接,形成起始化合物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想象力,解题时为避免双键的定位错误,给碳原子编号确定双键的位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标签:;  ;  

高考热点烯键的臭氧分解反应_分解反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