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论文_曾爱金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醴陵 412200

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52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52例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外科手术患者,归入对照组,通过对比探讨其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30.2±17.5分钟,长于对照组的102.2±15.2分钟(P<0.05);观察组BMI水平及Hb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手术时间、BMI水平、Hb值以及不良心理反应等均属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需给予针对性护理,减少甚至防止切口感染问题。

关键词: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手术切口感染属于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现象,这种并发症不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加重其家庭负担同时还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不利于促进其术后康复[1]。因此,临床上必须要深入分析可能会诱发切口感染的各种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尽可能避免出现切口感染现象。本次研究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52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52例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外科手术患者,归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52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52例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外科手术患者,归入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5例,女27例,年龄17-82岁,均值60.2±14.2,所有患者均出现手术切口感染,其临床诊断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关于手术切口感染的标准相符。对照组男26例,女26例,年龄14-77岁,均值51.3±13.8岁,均无手术切口感染问题。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年龄、手术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其在BMI(体重指数)水平及Hb值上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发生情况。从两组患者上述因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分析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制定科学的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对策。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7.0数据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相关研究资料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年龄、手术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切口长度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年龄60.2±14.2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3±13.8岁(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30.2±17.5分钟,长于对照组的102.2±15.2分钟(P<0.05)。年龄因素及手术时间因素是诱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年龄、手术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的患者共21例,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为4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例)16.1%(P<0.05)。不良心理反应属于诱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3.讨论

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中常用治疗方法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应用较为普遍。然而,手术治疗作为一种侵袭式治疗手段,会给患者造成较大创伤,而术后若不能及时给予科学护理,还可能诱发切口感染的现象,不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因此,在明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3.1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诱发原因一般可以划分为五种,其一为年龄因素;其二为BMI因素;其三为Hb因素;其四为手术时间因素;其五为患者不良心理因素。在年龄因素方面,有研究认为患者年龄越大,其免疫力越差,术后越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的问题[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60.2±14.2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3±13.8岁(P<0.05)。这与大量报道基本相符。这说明,年龄因素确实是诱发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其中一个危险因素。在BMI因素方面,有报道称,BMI水平较高的患者在皮下脂肪血运能力上相对较差,且不具备良好愈合力,由于脂肪较厚,可能会给手术的实际操作带来更大困难,手术操作会对其脂肪组织造成损伤,诱发组织缺陷以及无菌性坏死等问题,因而更可能诱发切口感染[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BM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也证实了BMI水平确实会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产生一定影响。Hb方面,血红蛋白水平越低,越会造成机体长时间处于病理状态,易诱发感染。而在手术时间方面,手术时间越长,造成的组织压伤往往越严重,不利于促进其伤口愈合,更易导致切口感染[4]。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更长,说明手术时间也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一大危险因素。不良心理反应方面,外科手术患者若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其手术配合度,甚至出现抵触状态,不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高效开展,可能会导致切口无法及时、有效愈合,从而出现手术切口感染。

3.2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对策

诱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在明确诱因之后,必须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护理,尽可能防止切口感染问题的出现。具体护理措施如下:其一,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免疫力相对下降,因而更易出现切口感染现象,因此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对其护理,外科手术实施前现给予科学的评估,同时确保相关手术准备工作落实到位。手术结束后,必须要给予老年患者优质、精心护理,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做好消毒工作,防止出现切口感染。其二,针对BMI水平较高者实施手术治疗期间,一定要通过手术刀对患者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进行直切,尽可能避免或者减少通过钳夹以及牵拉等动作进行手术操作,降低手术伤害[5]。同时,对于手术区域的皮肤必须给予全方位消毒,尤其是针对肥胖患者,因其腹部存在大量褶皱,在备皮时必须要注意避免对其皮肤造成创伤,防止出现二次感染。其三,必须要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低脂、清淡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以及维生素,保持应用均衡,增强其免疫力,促进其修复能力进一步提高,加速伤口愈合。其四,手术操作者应坚持无菌操作原则,熟练掌握相关手术操作方法及技巧,手术护理人员与手术医生形成默契配合,及时、准确传递手术所需工具和物品,提高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减少手术时间。另外,操作人员手术中保持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对组织的创伤,及时给予有效止血,将患者脏器切开后注意给予充分保护,避免出现污染扩散问题,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的过程中调节好松紧度,确保缝合的规范化。其五,手术前、中、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支持和鼓励,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和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手术、护理配合度。

总而言之,年龄、手术时间、BMI水平、Hb值以及不良心理反应等均属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需给予针对性护理,避免发生切口感染问题。

参考文献:

[1]谢张黄,叶启乐.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4,30:70-72+75.

[2]赫盛楠.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J].中国临床研究,2015,07:957-959.

[3]徐海静.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5:201-202.

[4]姜轶山.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6,05:59-61.

[5]国宏伟.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7,16:243-244.

论文作者:曾爱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论文_曾爱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