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王金仙

王金仙

丹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212300

【摘 要】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一2015年1O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得基础上加抚触护理。经不同护理方式后,监测每天经皮测黄疽指数值,并观察记录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在生后第3-5天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抚触可一定程度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抚触;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又称为高胆红素血症,是在新生儿期是最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病症[1]。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升高,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等等部位的黄染。黄疸过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引起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可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给患儿、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新生儿抚触指的是触摸新生儿的皮肤和机体刺激皮肤,通过感受器将刺激传到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的一种科学方法[2]。为了探讨抚触是否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本研究通过对40例新生儿黄疽患儿进行抚触护理措施,并与40例常规护理患儿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一2015年1O月期间我院产科产出8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自纳奶、反应及一般情况良好,排除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肝脏疾病、消化道畸形、梗阻性黄疸和各种严重感染所致的黄疸。随机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专科护理,具体包括:出生后均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实行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按需哺乳。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常规专科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新生儿抚触护理,具体如下[3]:所有护理人员均经过专门的培训和指导,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首先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6度左右,可播放轻音乐,抚触动作要用力得当,切不可力道过重,在抚触过程中严格监察患儿的反应,如果出现了情绪不稳定、哭闹或皮肤异常变红的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抚触,并及时的向主治医师汇报。抚触的顺序按美国强生婴儿抚触的标准进行: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臀部,每次抚触时间为15分钟左右,时间应选择婴儿沐浴后,睡觉前或两次喂奶之间。

1.3 观察指标 记录的2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动态变化、第1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胆红素测定采用经皮黄疸测量仪,每日早上8点测定,取额部及两侧面颊三个位置皮肤黄疸指数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的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较常见疾病,一般见于新生儿出生后3天,5天后达到高峰,1~2周内自行消退。新生儿产生黄疸的机制主要是由于胎儿在宫内时为低氧环境,能携带氧的红细胞量比较多,当出生后,外界环境中含氧量较胎内高,导致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分解产生胆红素,新生儿由于自身的肝功能及免疫系统不完善,不能排出过多胆红素,这导致多余的胆红素堆积,使新生儿皮肤和巩膜染成黄色,因此出现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抚触主要指护理人员用双手对婴儿的皮肤进行科学抚摸,通过皮肤将良性刺激传输到神经中枢系统,产生积极有效生理效应的一种护理方法。抚触可以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强食物的吸收能力和胃肠道的蠕动能力,促进新生儿胎粪尽早排出,增加排便次数,有效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进而使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疽指数得到降低[4-5],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患儿给予抚触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监测两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动态变化发现,前2d,两组患儿黄疽指数并没有明显差异,但第3d起,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由此可见,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具有明显的减轻作用,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计承侠,姜敬,刘玉清.新生儿抚触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7(12):1360—1361.

[2] 赵红梅,关丽婵,石国燕,等.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3(10):772—773.

[3] 李红梅,郑军廷,刘志前,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3):1882—1883.

[4] 赖万玉,陈文清.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8O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6):131—133.

[5] 叶丽英,陈晓茜,苏贞,等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在新生儿黄痘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8(01):82—83.

论文作者:王金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  ;  ;  ;  ;  ;  ;  ;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王金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