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问题的几点思考及建议论文_王培鸿

城市内涝问题的几点思考及建议论文_王培鸿

身份证号码:44152219921114xxxx 广州省深圳市 518100

摘要:城市内涝是在强降水天气或者在某段时间持续性地降雨导致城市无法及时将室内雨水排出造成大量积水导致居民难以正常出行的情况,城市内涝不但会影响当地居民的出行,同时可能导致居民的经济遭受损失,甚至威胁到人员的性命。为此,需要加强对城市内涝的防治。

关键词:城市内涝;危害;防治

1.城市内涝概述

1.1城市内涝特点

(1)内涝频繁

通过历史记录能够发现我国城市内涝现象越来越频繁。气象部推测,在本世纪我国台风登陆频率将是上世纪的1.6倍。频繁的内涝给城市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2)暴雨强度大

暴雨强度在近些年也不断刷新纪录。比如2012年北京7.12暴雨,房山区河北镇降雨量高达625mm,是百年难遇的大暴雨。

(3)危害严重

极端天气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导致城市秩序混乱。仍以2012年北京7.12大暴雨为例,其所造成的财产损失高达120亿元,造成死亡人数超过80人。

1.2城市内涝常见原因

(1)城市排水规划缺乏系统性

早在2014年1月1日我国就已经颁布并实施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但是该条例却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很多城市都没有系统地规划和建设排水系统。大多城市管理人员在排水系统规划中仍然缺乏整体规划思想,多是在大雨来临时进行紧急救援。此外,城建部门没有从整体上统筹规划,没有对排水布局进行前瞻性地思考,只是单纯地让排水随着道路规划建设。这些都是导致城市内涝的因素。

(2)城市化决策负影响

城市化决策负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气候的变化。大量城市的建设都要占用农田、水面等用地,热岛效应逐渐增强,局部气候发生了改变,强对流天气条件大大增加了暴雨出现的强度和概率。另一方面,径流的变化。城市建设面积的增大减少了农田、河流、森林的占地面积,取而代之的是地上不透水的混凝土等,改变了城市水文条件。

(3)疏于管理

导致城市排涝疏于管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第二,实际运行状况不清。在自然沉降、碾压、破损等外界影响下城市排水管网的运行能力已经大大降低,加上污泥、垃圾等对排水管网的不良影响,很难对管网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详细地了解。第三,抗灾能力不明。城市排水管网管理中缺乏安全评估体制,所以管理者也就很难对地下管网的能力有所了解,也就难以实现事前的预防。

2.深圳城市内涝现状

今年深圳市于3月21日正式入汛,比常年入汛时间(4月15日)提前了约1个月,汛期以来,雷雨大风频繁。截至9月9日,今年全市平均雨量为2057毫米,较近五年同期偏多39%,其中最大累积雨量出现在光明新区2410毫米,较近五年同期偏多54%。

2.1水雨情。

入汛后深圳市降雨频密,到目前为止,共记录到12场暴雨到大暴雨,19场局地暴雨到特大暴雨,同比去年多9场暴雨,仅8月就出现一次大暴雨,6次暴雨,发布黄色预警15次,暴雨橙色预警3次、红色预警2次。面对连续降雨,全市水库提前放空或降低水位运行,水利设施运行平稳。从总体情况看,今年降雨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降雨频密、不间断,二是暴雨云系发展快、短时强度大,三是突发性强、区域性强,四是伴有短时雷雨大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灾情

今年灾情方面,除了前汛期连续降雨导致的城市内涝、车辆浸泡等灾情事件外,最主要是是台风“妮妲”对深圳市的风雨影响。台风妮妲影响期间,深圳市输电线路累计跳闸190条次,树木倒伏2534棵,受损户外广告牌48处、受损交通设施6处、受损车辆360辆。罗湖区发生1处围墙被树压倒、1处挡土墙小面积崩塌,龙岗区发生1处围墙倒塌,南山区供水中断3次、蛇口渔港1修机排沉没,光明新区通讯中断1次,坪山新区吹坏大棚薄膜10000平方米、吹掉农舍吊顶2000平方米,大鹏新区地面坍塌1处。全市共接报道路积水97处,其中有两个路段积水严重,导致交通堵塞约2小时。深圳河皇岗口岸段水位有半个小时超过警戒水位0.2米。随着风雨减弱以及三防、应急部门现场抢险,以上险情灾情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无人员伤亡事件发生

3.城市内涝防治方法与建议

3.1组织动员方面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台风暴雨和旱情灾害的预防与处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全市上下认清防灾形势,增强防患意识,落实防灾责任,针对危险地带和薄弱环节加强巡查,把防灾安全工作做足、做够、做细、做实,确保安全。

3.2隐患排查方面

2016年初,市三防指挥部组织各区、各相关单位积极开展三防安全大检查。在责任单位自查和主管单位核查的基础上,市三防指挥部组织检查组分赴各区、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开展了以水库、河道、海堤、防洪设施等水利工程及防洪非工程措施为重点的防汛备汛明督暗查,检查情况通过全市三防工作会予以通报。现场核查三防隐患,勒令限期整改,协调督促整治破坏排洪通道、侵占水库、偷排泥浆等一批重大防洪安全隐患,取得了较好防灾减灾效果。

3.3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方面

完善的预报预警是最大限度的减轻水旱风灾害损失的重要前提。深圳市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多年来建立了较完备的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三防部门负责防洪、防旱、防风方面的信息发布;气象部门负责各种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国土部门负责地质灾害方面的监测防范;水务部门负责对河道、水库等洪水的监测;民政部门负责开放避险中心以及组织救助等工作。在紧急情况下,分别通过深圳电视台和深圳广播电台、报纸、手机等媒体发布有关防御灾害的紧急通告,为部署各项防灾救灾、转移危险区域人员等提供了依据和指引。

3.4强化三防保障能力

一是督促各级三防部门落实三防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三防日常工作机制。二是继续组织各区开展三防业务培训和抢险救灾演练,督促开展各类三防应急队伍建设,协调各区继续补充购置一批专业防汛物资。三是建立信息多渠道、行业全覆盖的三防应急指挥系统,配备无线对讲、卫星电话等4套通讯设备,并完成三防指挥车、灾情现场视频传输设备和指挥系统应急备用电源采购,确保三防指挥运转顺畅。

3.5加强城市排水管道建设

1)加强对老城区排水管道的维修、维护工作:对于很多老城区,排水管道因腐蚀或堵塞等问题导致排水不畅,要加强维修、维护工作,要有专门工作人员进行长期的监管与定期的维护。对于不能满足排水要求的排水系统要重新修建,以适应城市排水量。

2)对于很多新兴城市,要用政策将排水系统的修建纳入强制范围或与投资商利益挂钩。以政策的形式规定,每个新建小区所增加的排水量、或是增加的道路硬化面积对排水管道带来的影响,将这种影响量化为货币形式体现在排水管路的维修或是修建上。这需要一个排水管路影响评价体系的建立。

3)建立一个由降雨资料、城市道路硬化率(降雨径流系数)、城市排水管路系统(承载能力)组成的模型,随时记录各量变化对城市内涝产生的影响变化,并在网上公开,以供老百姓查阅,同时成为一个监管部门。

结束语:城市内涝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路段积水影响交通,破坏人们出行、工作计划;损坏公共建筑设施,导致国民经济的损失;威胁并直接损害人们财产、生命安全。所以,需要不断加强对城市内涝的防治,保证城市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侯雷.对城市内涝灾害应急管理的反思及建议[J].行政与法,2015,01:5-9.

[2]徐业平,陈祥.城市内涝成因分析及应急管理对策建议[J].中国防汛抗旱,2015,03:16-17+21.

论文作者:王培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城市内涝问题的几点思考及建议论文_王培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