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环境”资源有效组织大班幼儿散步活动的实践研究论文_施晓娟

利用“环境”资源有效组织大班幼儿散步活动的实践研究论文_施晓娟

施晓娟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光明幼儿园 311243

一、提出问题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二条中指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二小时。幼儿的在园户外活动包括晨间体育锻炼、做操、餐后散步和下午的体育活动。”幼儿餐后散步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惬意、自然、宽松的活动。由于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活动那样组织严谨,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因此更具备特有的自主性、开放性和随机性。

通过对教师平时组织散步活动的观察,当前大班幼儿餐后散步主要有几个问题:

1.意识性不强。

部分教师觉得餐后正是放松的时间,而散步无非就是带着孩子在场地上自由地走走,没有将散步活动放到与集体教学活动那样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有的即使有这样的理念,但实际行动并没有和理念匹配。

2.散步内容枯燥、形式单一。

在目前的餐后散步活动中,教师通常都是采用“走”的方式,没有过多的形式和内容。散步只是作为一种休闲方式而进行的随意活动,一般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排成一队或两队在园内四处走走,于是我们每天中午在操场上看到的要么是老师带着一条长长的队伍在操场上从这里逛到那里,要么就是站在原地“放养式”散步。

3.缺乏有效的组织。

蹦蹦跳跳是幼儿的天性,同时幼儿的自制力较差,如果不对他们作要求和引导,场面就会“失控”,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教师要对幼儿的散步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有序、规范、合理地开展。

我们提出“利用‘环境’资源有效组织幼儿散步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幼儿散步活动,为幼儿提供多元化、趣味化的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对散步活动的兴趣和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研究措施

1.幼儿园环境资源

(1)园内场地资源——幼儿园物质环境。教师们可以在园内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资源来组织散步活动,经常换换场地,激发幼儿对散步活动的兴趣。大班幼儿好问、好学,喜欢追根问底,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园内寻找散步场地。

①我是小小观察员。每个幼儿都养一株小花草,或结合季节种各种蔬菜种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周组织大班幼儿去种植区散步,让幼儿观察自己种的植物的特点、生长状况等,并对它们进行除草、浇水等养护工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责任心。

②我是小小安全员。可以结合安全教育周,组织幼儿散步时对幼儿园的长廊、楼梯、墙角边寻找各种安全标识,和幼儿一起展开安全标识的讨论。

(2)园内人员资源——幼儿园精神环境。散步活动作为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一个环节,除了受雨天、雾霾天等天气影响,几乎每天都要开展。每天面对同样的教师和幼儿,大家都会觉得厌烦,难免会产生懈怠心理。当一个活动处于无组织无管理状态的时候,幼儿打闹嬉戏、脱离群体现象就会自然发生,安全隐患也就随之而来。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整:

①师师互换——帐前换帅,激发兴趣。

②大兵小将——联谊散步乐趣多。

2.社区环境资源

教育是一种旨在通过共同探索而进行的社群活动,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小环节,社区就是幼儿生活的一个相对较大的环境。社区中的人文环境、物质环境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密切相关,是幼儿园可以利用的最直接资源。

(1)幼小衔接——走进小学。因我园附属在小学内,因此小学给了我们丰富的散步资源。我们可以结合大班主题活动《走进小学》来开展有关走进小学的散步活动。让大班幼儿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相应准备。

(2)小鬼当家——逛超市。超市随处可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进入超市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多,但是一般都是家长领着孩子去购物,孩子们很少有机会自主地进行购物,都是家长进行购物的流程。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去散步时走出校园,走进超市。通过自主购物交流,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感受真实的社会生活,同时也让孩子们与工作人员礼貌交流,文明购物,锻炼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体验自主购物的乐趣。

(3)生病我不怕——参观社区医院。医院是幼儿熟悉的地方,但去医院的看病流程,幼儿却不是非常清楚,另外还有部分幼儿非常害怕医生、害怕打针。为了感知医生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医生看病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了解常用的医疗器械,我们可以利用散步活动走进医院。活动前,幼儿园与学校社区医院进行沟通,共同交流制定方案,然后带领幼儿带一次性口罩进行参观。让医生向幼儿介绍看病的一般流程:挂号、医生看病、配药、打针等流程。

3.自然环境资源。

大自然是孩子天然的乐园,它以特有的姿态向我们呈现了四季盛宴,散步活动中观赏四季更替,美景无限,美不胜收。

(1)我们可以根据四季变化,带领幼儿走进种植园、走进小树木、走进小花园、走进草丛里,捡一捡落叶、拾一片花瓣,摸一摸含“害羞”的小草,数一数小竹笋到底穿了几件衣服等。

(2)雨天过后,可以组织幼儿到草坪上或操场上寻找蚯蚓的踪迹,观察蚯蚓长什么样?它是如何爬行的?探讨蚯蚓的作用等。也可以去沿着小蜗牛爬过的路线追踪一下它的去向。

论文作者:施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利用“环境”资源有效组织大班幼儿散步活动的实践研究论文_施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