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中不同锌水平对瘤胃微生物活力及代谢的影响

日粮中不同锌水平对瘤胃微生物活力及代谢的影响

郭杨[1]2008年在《日粮锌源及水平对奶牛瘤胃物质发酵及体内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利用叁头装有永久性瘘管荷斯坦奶牛,采用叁个3×3拉丁方实验设计,研究了无机锌和有机锌各叁个添加量及其叁个混合比例对奶牛瘤胃物质发酵及体内矿物质代谢的影响。通过不同锌源及水平对奶牛瘤胃发酵内环境,日粮主要营养成分消化率、瘤胃降解率及体内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效果,优选出适宜的添加量及比例。为在奶牛生产中准确把握微量素锌添加量,在保证奶牛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微量元素锌,提供科学依据。1.日粮组成与不同锌源及添加量1.1日粮组成试验所用基础日粮由混合精料、玉米青贮和羊草组成,精粗比为30/70,粗料中玉米青贮和羊草组成各占50%。混合精料组成为玉米50%,豆粕30%,麦麸17%,食盐%1,磷酸钙0.3%,石粉0.7%,多微1%。1.2不同锌源及添加量对照组:只给基础日粮(L1),不添加硫酸锌和蛋氨酸锌;试验一,基础日粮中ZnSO_47H_2O添加量分别为40mg/kgDM(L2)、100mg/kgDM(L3)和300mg/kgDM(L4)(锌元素含量);试验二,基础日粮中Met-Zn添加量分别为40mg/kgDM(L5)、100mg/kgDM(L6)和300mg/kgDM(L7)(锌元素含量);试验叁,基础日粮中ZnSO_4.7H_2O和Met-Zn的混合物锌元素总量为100mg/kgDM(锌元素含量),ZnSO_4.7H_2O和Met-Zn的混合比例为1:3(L8)、1:1(L9)和3:1(L10)。2.试验结果2.1不同锌源及水平对奶牛瘤胃PH、NH3-N和VFA的影响添加ZnSO_4、Met-Zn及二者混合锌对奶牛瘤胃pH值无显着性影响;在饲喂6~9 h后ZnSO_4、Met-Zn、混合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降低奶牛瘤胃NH3-N浓度作用,饲喂后12h以上对奶牛瘤胃氨态氮浓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着影响。证实添加锌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降低蛋白质的降解速度和增加瘤胃微生物摄取氮的数量;添加ZnSO_4、Met-Zn及二者混合锌与对照组比较,奶牛瘤胃VFA总量各组之间差异显着:对照组最高, Met-Zn组、二者混合锌、ZnSO_4组VFA总量依次递减。2.2不同锌源及水平对日粮主要营养成分在奶牛瘤胃中有效降解率的影响添加ZnSO_4、Met-Zn及二者混合锌均可以提高日粮养分的有效降解率,对日粮DM、CP和粗纤维物质瘤胃有效降解率的促进作用分别以ZnSO_47H_2O和Met-Zn以1:3混合、3:1混合添加100mg/kgDM和ZnSO_4添加40mg/kgDM最为有效。综合评价对日粮营养成分瘤胃有效降解率效果为ZnSO_4添加40mg/kgDM效果最佳,其次是ZnSO_4.7H_2O和Met-Zn以1:3混合添加100mg/kgDM。2.3不同锌源及水平对日粮主要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添加ZnSO_4有提高日粮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的作用,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Met-Zn不同添加量对提高日粮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作用不同,其效果以添加Met-Zn量为40mg/kgDM最好;ZnSO_4.7H_2O和Met-Zn以1:1混合使用100mg/kgDM有促进日粮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的作用。2.4不同锌源及水平对奶牛血液和被毛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添加ZnSO_4、Met-Zn及二者混合锌的奶牛血锌、血钙、血磷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浓度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且不同锌源及水平对其血锌、血钙、血磷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浓度变化没有显着影响。不同锌源及水平对奶牛被毛中锌的含量有显着影响,奶牛被毛中锌的含量Met-Zn组>ZnSO_4组>对照组;混合锌各比例之间被毛中锌的含量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与同等添加量的ZnSO_4相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但有提高趋势.认为日粮中适量的添加锌可以提高奶牛被毛中锌的含量,添加Met-Zn效果的更好。

王峰[2]2001年在《日粮中不同锌水平对瘤胃微生物活力及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选用四头体重约500kg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公牛,按4×4拉丁方设计,在1.3倍维持需要下喂以精粗比为4:6的日粮,研究不同补锌水平(0mg/kg、25mg/kg、50mg/kg、100mg/kg)对瘤胃微生物代谢及机体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锌的添加对瘤胃中氨氮的水平影响不大,同对照相比,加锌组氨氮浓度稍有下降,但不显着。 锌的添加有利于淀粉类饲料的瘤胃降解。与对照相比,50mg/kg组玉米干物质、有机物的瘤胃降解率提高了8.98%、9.651%,达到显着水平(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50mg/kg最有利于玉米淀粉类在瘤胃中降解。 提高日粮中锌的含量有利于稻草纤维性物质的降解。同对照相比,50mg/kg组的稻草干物质、NDF、ADF的瘤胃降解率分别提高了28.707%、23.525%、26.299%,达至了显着水平(P<0.05),100mg/kg组的稻草干物质、NDF、ADF瘤胃降解率分别提高了40.816%、56.427%、42.960%,达到了极度显着水平(P<0.01)。稻草干物质、NDF、ADF的降解率(X)和日粮补锌量(Y)存在正的线性相关,回归公式分别为: Y=0.0008X+0.1865 R=0.9556 n=4 Y=0.001X+0.1553 R=0.9877 n=4 Y=0.0009X+0.2338 R=0.9772 n=4 提高日粮中锌的含量有利于瘤胃VFA的产生。日粮中添加锌提高了乙酸产量,而对丙酸、丁酸产量影响很小,同时提高了总酸产量。同对照相比,50mg/kg组100mg/kg组的乙酸产量提高了9.65%、9.94%,50mg/kg总酸产量提高了9.85%,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 日粮补锌对尿中嘌呤衍生物的排出量有升高的趋势。其中50mg/kg组的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达到最高值。但与对照组相比也不显着。本试验条件下,添加50mg/kg锌最有利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日粮补锌对瘤胃液的外排速度有较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25mg/kg组、50mg/kg组100mg/kg组瘤胃液外排速度分别提高了71.20%、87.95%、101.30%,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伊<0刀1)。 R粮补锌提高了牛对饲料有机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也提高了蛋白质在机体内的存留。但方差分析并不显着。本试验条件下,日粮增加 50mg/kg锌,牛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有最佳的趋势。 H粮补锌提高了消化能、代谢能的摄入量,但差异并不显着。存在大的系统误差。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 50mg/kg锌有利于反刍动物对能量的利用。 日粮补锌提高了牛尿中肌酸研的排出量。其中,50m叭g组肌酸研排出达到最大量。这表明锌添加有提高动物机体内肌肉代谢的趋势,在50mg/kgDM左右影响最大,但差异并不显着。

李秋凤[3]2012年在《日粮营养调控对奶牛养分消化代谢、泌乳及精液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的总体设计是从我国的生产实际出发,利用双外流连续培养试验、人工产气试验以及泌乳前期奶牛生产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日粮不同的蛋白质和能量比对奶牛瘤胃发酵、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氮代谢和氮利用的影响。另外,针对高温季节公牛精液品质下降的问题,研究维生素和锌对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确定夏季高温季节公牛日粮中的维生素和锌适宜添加量。试验一本试验利用12发酵罐双外流人工瘤胃装置研究不同RDPB日粮对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设计了6种不同RDPB日粮,分别为-16.84,-8.87,-0.87,+7.13,+15.13和+23.12g/kgDM,试验周期为8d,前5d为预饲期,后3d为采样期。结果表明:RDPB对发酵液NH_3-N具有显着影响(P<0.0001),但对发酵罐中pH影响比较小(P=0.058),对总VFA(P=0.57)和乙酸的浓度(P=0.70)无显着影响。随着RDPB的逐渐降低,日粮中可利用氮降低,+15.13,+7.13,-0.87,-8.87,-16.84g/kgDM日粮组发酵液中的氨氮的浓度分别比RDBP为+23.12g/kgDM组降低6.22%,30.45%,50.03% ,55.35%和54.22%。总VFA、乙酸和戊酸的浓度在不同时间点各处理组之间具有显着差异(P<0.05)。随着日粮中RDPB的增加,发酵罐中总NH_3-N的浓度线性增加,氮的损失也随之增加。试验二本试验旨在探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RDPB日粮对瘤胃发酵、总产气量和CH4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美国Ankom产气系统,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配制6种不同RDPB日粮,分别为-20,-10,0,10,20和30g/kg DM,每组3个重复,培养期为24h。结果表明:(1)本试验中6种类型日粮发酵液的pH、乙酸/丙酸、产气量和CH4产生量基本上表现为日粮3或日粮4值最低,各组的产气量和CH4的产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2)VFA中,乙酸、丙酸、丁酸以及氨氮的浓度随着RDPB值的增加而增加,可见改变日粮RDPB可以影响瘤胃发酵。而RDPB对总VFA以及原虫数量无显着影响。(3)日粮RDPB值影响不同时间点CH4的浓度和24h CH4产量,其中各个时间点的CH4浓度以日粮3或日粮4较低。由此可见,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改变日粮RDPB影响瘤胃发酵液pH、NH_3-N及VFA浓度、总产气量、CH4产生量,综合考虑其对瘤胃发酵和CH4产量等指标的影响,体外产气条件下适宜的RDPB水平为0~10g/kgDM。试验叁研究了日粮不同NFC/RDP比例对泌乳前期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氮利用率以及氮排泄量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泌乳前期奶牛适宜的日粮NFC/RDP比例。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45头泌乳前期中国荷斯坦牛,随机分为叁组,每组15头,饲喂叁种不同NFC/RDP比例日粮,分别为3.5(Ⅰ组)、4.0(Ⅱ组)和4.5(Ⅲ组),试验期75d,其中预饲期15d,正式期60d。结果表明:日粮NFC/RDP比例不同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在叁个试验组中Ⅱ组奶牛产奶量、DMI、乳蛋白量和饲料转化率显着高于其他组,分别为29.30kg/(dP=0.0167),21.01kg/(dP=0.0048),913.28g/d(P=0.0824)和1.3(P=0.0003);DM、CP和NDF的表观消化率Ⅱ组最高,分别为68.99%(P=0.0015),73.34%(P=0.0006)和54.65%(P=0.0076);当日粮NFC/RDP比值从3.5增加到4.5时,奶牛的粪氮排泄量与尿氮排泄量均显着降低,虽然Ⅱ组和Ⅲ组氮的摄入量分别比Ⅰ组多22g/d和59g/d,但粪氮、尿氮和乳氮各组之间差异显着,日粮NFC/RDP比值对尿氮损失影响最大,Ⅱ组氮利用率和氮沉积率最高,分别为49.62%和20.16%,粪氮是主要的氮损失途径;当NFC/RDP比值为4.0时,奶牛血清中NO的浓度最高(P=0.0081),抗氧化能力最强(P=0.4449),增加NFC/RDP值IGF-Ⅰ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合上述所有结果,可得到如下结论:调整日粮NFC/RDP的比例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同时还可以降低奶牛的氮排泄量,减少畜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高产泌乳早期奶牛适宜的日粮NFC/RDP为4.0。试验四研究了高温季节日粮中添加维生素(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和锌对荷斯坦公牛精液品质、抗氧化指标、细胞因子以及其他血液指标的变化,探讨高温季节公牛维生素和锌的适宜添加量。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体重相近(1010±80)kg、采精正常、健康无病的纯种荷斯坦成年种公牛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四个处理组分别为Ⅰ组:对照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100mg/kgDM Zn;Ⅲ组:基础日粮+维生素(300mg/kgDM维生素E和60mg/kgDMβ-胡萝卜素);Ⅳ组:基础日粮+100mg/kgDM Zn+维生素(300mg/kgDM维生素E和60mg/kgDMβ-胡萝卜素),试验期120d。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和锌可改善公牛的精液品质,显着提高鲜精活力(Ⅳ组0.649 VS对照组0.575)、精子密度(Ⅳ组15.16×108个/mL VS对照组11.81×108个/mL)、冻精活力(Ⅳ组0.34 VS对照组0.283)、精子顶体完整率(Ⅳ组45.2% VS对照组41.8%),显着降低精子畸形率(Ⅳ组13.47% VS对照组16.81%),但对射精量无显着影响(Ⅳ组11.56mL VS对照组10.33mL)。添加维生素可显着提高血清中总SOD(P=0.1489)和Cu-ZnSOD的活性(P=0.0008);添加锌可显着提高血清T-AOC(P<0.0001)和GSH-Px活性(P=0.0041);血清中MDA(P=0.0535)和羟自由基(P=0.0698)可随着维生素和锌的添加显着降低。在四个试验组中,血清中Cu-ZnSOD、T-AOC和GSH-Px的活性Ⅳ组最高,而MDA的浓度以Ⅳ组最低。添加维生素可显着增加精清中总SOD(P=0.0087)和T-AOC(P=0.0001),日粮中添加锌可提高精清中Cu-ZnSOD(P=0.0181)的活力。血清和精清中睾酮和铜蓝蛋白的浓度随着维生素和锌添加而显着增加(P<0.01);日粮中添加锌可显着提高精清中金属硫蛋白的浓度(P<0.05),而对血清中金属硫蛋白无显着影响。日粮中添加维生素和锌显着降低血清中IL-6(P=0.0016)、IL-17(P=0.0003)和TNF-α(P=0.0357)的浓度,降低精清中IL-6的浓度(P=0.0233)。综合考虑,夏季高温季节添加300mg/kgDM维生素E、60mg/kgDMβ-胡萝卜素和100mg/kgDM Zn可以改善精液品质。

索宝[4]2006年在《内蒙古白绒山羊生长羯羊锌需要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采用综合与析因两种方法确定内蒙古白绒山羊不同时期(生绒期和非生绒期)锌的需要量。第一部分(非生绒期):研究四种不同日粮锌水平(Ⅰ组28.23mg/kg、Ⅱ组50mg/kg、Ⅲ组70mg/kg、Ⅳ组100mg/kg)对非生绒期绒山羊血锌状况、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基础日粮添加锌显着提高了血清锌浓度(P<0.05),但各试验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日粮锌浓度的提高,血清CuZn-SOD活性上升。②日粮锌水平对非生绒期绒山羊日粮干物质消化率、氮代谢没有影响(P>0.05);Ⅱ组和Ⅲ组的NDF、ADF效率显着高于Ⅰ组(对照组)(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进食锌量与排泄锌量之间呈直线回归关系,其回归公式为:y = 0.7914x + 0.0793(R2 = 0.9697 P=0.0001 n=9),由此确定出非产绒期绒山羊锌的维持需要量为0.0793mg/d/kg LW。③基础日粮添加锌显着影响非生绒期绒山羊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Ⅱ组和Ⅲ组显着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但Ⅱ组与Ⅲ组之间、Ⅰ组与Ⅳ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非生绒期绒山羊增重1kg机体沉积98.04mg锌,每长1kg被毛其间沉积103.25mg的锌。综合法确定非生绒期绒山羊日粮锌适宜水平为50mg/kg(基础日粮水平上添加23.66mg/kg锌),析因法确定净锌需要量为7.694mg/d。第二部分(生绒期):研究四种不同日粮锌水平(Ⅰ组28.23mg/kg、Ⅱ组50mg/kg、Ⅲ组70mg/kg、Ⅳ组100mg/kg)对生绒期绒山羊血锌状况、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基础日粮添加锌显着提高了血清锌浓度(P<0.05),但各试验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日粮锌浓度的提高,血清CuZn-SOD活性上升。②日粮锌水平对生绒期绒山羊日粮干物质消化率、氮代谢没有影响(P>0.05);Ⅱ组和Ⅲ组的NDF、ADF效率显着高于Ⅰ组(对照组)(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进食锌量与排泄锌量之间呈直线回归关系,其回归公式为:y = 0.7662x + 0.0944(R2=0.9585 P=0.0001 n=9),由此确定出生绒期绒山羊锌的维持需要量为0.0944mg/d/kg LW。③基础日粮添加锌显着影响生绒期绒山羊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Ⅱ组和Ⅲ组显着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但Ⅱ组与Ⅲ组之间、Ⅰ组与Ⅳ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日粮锌水平对生绒期绒山羊的产绒性能没有影响(P>0.05);日粮锌水平对绒山羊的屠宰率、屠体各部分的含水量、屠体各部分占空体重比例以及屠体各部分(肝脏除外)含锌量均没有影响(P>0.05);生绒期绒山羊增重1kg机体沉积98.04mg锌,每长1kg被毛其间沉积110.87mg的锌。

李万栋[5]2016年在《铁、锌、硒对牦牛瘤胃发酵、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铁、锌、硒叁种微量元素对牦牛瘤胃发酵、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了体外产气法以及饲养试验法开展了试验。本研究共分为五个试验,试验一、二和叁分别研究了微量元素铁、锌、硒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得出单一微量元素添加的最适宜水平。试验四是根据单一微量元素添加的最适宜水平设计正交试验,以此来确定叁种微量元素间的适宜组合比例。试验五是对确定的最适宜的叁种元素的组合比例进行活体验证,研究叁种元素最适宜的组合比例对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一、二、叁:采用Menke等人建立的体外产气法,研究羟基蛋氨酸铁、硫酸亚铁、羟基蛋氨酸锌、硫酸锌、酵母硒、亚硒酸钠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结论:适合瘤胃发酵的叁种微量元素添加类型和水平及添加范围分别是羟基蛋氨酸锌30 mg/kg(20-40 mg/kg);羟基蛋氨酸锌30 mg/kg(20-40mg/kg);酵母硒0.3 mg/kg(0.2-0.4 mg/kg)。试验四:采用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叁种微量元素混合物对牦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处理组为羟基蛋氨酸铁(20 mg/kg)、羟基蛋氨酸锌(30 mg/kg)、酵母硒(0.4 mg/kg)时能显着改善瘤胃发酵。试验五:选择12头去势牦牛。采用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处理一:每天在牦牛基础日粮中添加锌、铁、硒比例为20:30:0.4,处理二:每天在牦牛基础日粮中锌、铁、硒添加比例为20:40:0.3,设置一个基础日粮组。试验结果:添加了微量元素混合物的处理组的日增重显着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基础日粮组的总蛋白含量低于处理二总蛋白含量(P<0.05);处理二的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含量均高于基础日粮组;处理一和处理二氨态氮浓度、MCP浓度均显着高于基础日粮组,处理一和处理二的总酸、丙酸含量显着高于基础日粮组(P<0.05);处理一和处理二乙/丙值显着低于基础日粮组(P<0.05)。试验结论:铁、锌、硒添加比例为20:40:0.3时可提高牦牛日增重,改善瘤胃发酵。

吴志广[6]2006年在《日粮添加蛋氨酸锌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锌,研究其对奶牛消化代谢、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筛选出蛋氨酸锌的适宜添加剂量。 选择8头泌乳前期的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要求产奶量、胎次、产犊日期相近,健康无疾病。分为4组,每组2头,采用4×4拉丁方设计,各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日粮(含锌量34.63mg/kg干物质)。其中A组作为对照组(喂基础日粮),B组、C组、D组分别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00mg/kg、250mg/kg、400mg/kg的蛋氨酸锌。结果表明:(1)蛋氨酸锌B组、C组、D组使日粮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2) 蛋氨酸锌B组、C组、D组的日均产奶量分别为31.48kg╱d、32.23kg╱d和32.03kg╱d,较对照组(29.90kg╱d)分别提高了5.28%、7.79%和7.12%,均存在差异性显着(P<0.05),且C组和D组与对照组相比达到了极显着性水平(P<0.01),但添加蛋氨酸锌各组间无差异性显着(P>0.05);(3) 随蛋氨酸锌水平的升高,乳蛋白含量呈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间乳脂,乳糖、非脂乳固形物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4) 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能够降低乳中体细胞数,B组、C组、D组分别降低了10.43%、17.88%和19.49%,且C组、D组乳体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5) 随蛋氨酸锌水平的不断提高,乳锌含量也显着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B组、C组、D组乳锌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66.54%、107.35%和124.63%,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C组和D组乳锌含量极显着高于B组(P<0.01),且C和D两组间也存在差异显着(P<0.05);(6) 蛋氨酸锌B组、C组、D组血清锌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88.28%、160.00%和195.17%,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C组和D组与B组相比也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且两组间差异显着(P<0.05),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7) 蛋氨酸锌B组、C组、D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34.53%、48.23%和45.96%,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C组和D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B组(P<0.05),但D组略低于C组,两组间不存在差异显着(P>0.05):(8) 随蛋氨酸锌水平的不断升高,血清尿素氮浓度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提高了经济效益,添加100mg/kg、250mg/kg、400mg/kg蛋氨酸锌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69元/头·d、4.88元/头·d和4.32元/头·d。综合评定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奶牛日粮中添加250mg/kg蛋氨酸锌效果最佳,可以作为实际生产中奶牛饲养的参考,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王峰, 莫放, 黄应祥, 王茂荣, 苗朝华[7]2011年在《肉牛日粮补饲硫酸锌对瘤胃发酵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当反刍动物日粮矿物质缺乏或搭配不适时常常会引起采食量下降,这其中可能是瘤胃微生物活力减弱(Durand和Kawashima,1980),锌是瘤胃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Hubbert等,1958),锌的缺乏或过量,影响瘤胃微生物生长和对营养物质的发酵(Miller等,1966;Arelovich等,2003)。体外试验表明人工瘤胃补充锌(Zn~(2+))对纤维的消化有抑制作用(Hubbert等,1958;Arelovich等,2003),Zn~(2+)可抑制体外尿酶的活力(Spears和Hatfield,1978);体内试验表明日粮补饲无机锌可明显影响瘤胃微生物的生长,改变瘤胃液中乙酸、丙酸产生量,影响营养物质的瘤胃发酵率(Durand

王峰, 莫放, 黄应祥, 王茂荣, 苗朝华[8]2008年在《肉牛日粮补饲硫酸锌对瘤胃发酵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补饲不同无机锌(源于硫酸锌,水平为0、25、50和100mg/kg干物质(DM))对瘤胃氨氮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补饲锌对瘤胃VFA浓度(产生量)有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50、100mg/kgDM的补饲明显提高乙酸、和总VFA的浓度(P<0.05),而日粮中锌的补饲对瘤胃页氨氮浓度和瘤胃VFA摩尔比例没有显着影响(P>0.05),每千克日粮补饲50和100mg/kgDM无机锌可明显促进瘤胃的发酵。

郭玉华[9]2005年在《中国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维生素A、D、E的需要量及其在消化道内动态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选择58头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分两阶段研究了泌乳期荷斯坦维生素A、D、E的需要量以及维生素A、D、E对乳脂、抗体、抗氧化性能及血清和牛奶中维生素A、D、E浓度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维生素A、D、E适宜添加量分别是:1250000IU/d、16000IU/d和1300mg/d。 2.随着维生素A、D、E剂量的增加,乳脂、乳蛋白、乳糖、总固体物质和游离脂肪酸的变化不显着(P>0.05);各抗体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上升不显着(P>0.05);SOD和GSH有不同程度的增加,MDA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变化不显着(P>0.05);牛奶和血清中的矿物质变化不显着(P>0.05);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等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变化不显着(P>0.05);血清和牛奶中的维生素A和E极显着上升(P<0.01)。 第二部分 选用27头荷斯坦奶牛,采用L_9(3~4)正交表的设计形式研究了维生素A、D、E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1.维生素A、D、E在本实验的添加水平下,对所考察的奶产量、乳脂、抗体浓度等指标方面叁者之间无交互作用(P>0.05)。 2.血清和牛奶中维生素A和E的浓度随着维生素A和E添加剂量的增加而极显着上升(P<0.01)。 第叁部分 选择3头条件一致的荷斯坦奶牛,安装永久性的瘤胃瘘管、十二指肠瘘管和回肠瘘管;用ETDA-Co做标记物,采用了3×3拉丁方设计研究了不同维生素A、D、E添加水平对奶牛瘤胃、十二指肠、回肠和血液中维生素A、D、E浓度的影响、以及维生素A、D、E在小肠中的吸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1.瘤胃、十二指肠、回肠和血液中维生素A、E浓度随着维生素A、E剂量的

姚美蓉[10]2004年在《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荷斯坦奶牛钙、磷、镁、锌消化代谢和泌乳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试验选用4头体重为490±20kg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回肠末端瘘管的初产泌乳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玉米、豆粕、小麦麸为精料来源,苜蓿、羊草及玉米青贮为粗料来源设计出精粗比分别为30:70(羊草+精料)、30:70(羊草+苜蓿+玉米青贮+精料)、50:50(羊草+苜蓿+玉米青贮+精料)和65:35(羊草+苜蓿+玉米青贮+精料)的四种日粮,分别用LCG、LC、MC、HC表示。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和日粮中钙(Ca)、磷(P)、镁(Mg),锌(Zn)表观消化率及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Ca、P、Mg、Zn的表观消化率均随着日粮中精料水平的提高而呈增加趋势且差异显着(P<0.05)。试验各组Ca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37%、27.60%、28.14%、43.29%;P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7.55%、69.05%、69.01%、70.96%;Mg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37.48%、9.23%、22.96%、37.03%;Zn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15.69%、19.56%、19.49%、37.42%。Ca、P、Mg、Zn在体内的存留量随着日粮中精料比例的提高而呈增加趋势。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该根据日粮中精粗比例的不同和粗料组成的不同调整Ca、P、Mg、Zn的实际供给量,从而满足其需要量。2.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同一时间点及饲喂同一日粮奶牛采食前后血液中Ca、P、Mg、Zn浓度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3.饲喂不同日粮奶牛瘤胃液pH值分别为:6.56、6.49、6.47、6.25(P<0.05);总挥发酸浓度:104.37、104.95、109.31、112.65mmol/L(P<0.05);丙酸浓度:21.98、24.56、27.39、28.94mmol/L(P<0.01);丁酸浓度:11.07、10.86、13.60、14.56mmol/L(P<0.01);乙酸/丙酸:3.29、2.86、2.51、2.41(P<0.01);乙酸浓度:71.32、69.53、68.32、61.14mmol/L(P>.05)。4.本试验中日粮粗蛋白的含量随着精料比例的提高而增加,从而使得奶牛瘤胃液中NH3_N浓度随着日粮精粗比例的提高而增加,试验各组瘤胃液H3_N浓度 分别为:10.50、14.57、22.46、23.34mg/dl,差异极显着(P<0.01)。5.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产乳量(P<0.01)、4.0%FCM(P<0.01)、乳脂和乳蛋白(P<0.05)的影响差异显着。产乳量和4.0%FCM随着日粮精粗比例的提高而<WP=6>提高,试验各组产乳量分别为15.04、15.36、17.47和19.30kg/d。LCG组的乳脂率最低,其它各组乳脂率均随着精粗比例的提高而降低,乳脂率分别为:3.89%、4.42%、4.41%和4.34%。同一精粗比日粮,LC比LCG日粮乳脂率提高2.13%;乳蛋白分别是3.37%、3.36%、3.56%和3.66%,随着精粗比例的提高有所提高。试验各组乳中Ca、P、Mg、Zn的浓度差异均不显着(P>0.05)。

参考文献:

[1]. 日粮锌源及水平对奶牛瘤胃物质发酵及体内矿物质代谢的影响[D]. 郭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8

[2]. 日粮中不同锌水平对瘤胃微生物活力及代谢的影响[D]. 王峰. 山西农业大学. 2001

[3]. 日粮营养调控对奶牛养分消化代谢、泌乳及精液品质的影响[D]. 李秋凤. 河北农业大学. 2012

[4]. 内蒙古白绒山羊生长羯羊锌需要量的研究[D]. 索宝.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5]. 铁、锌、硒对牦牛瘤胃发酵、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 李万栋. 青海大学. 2016

[6]. 日粮添加蛋氨酸锌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 吴志广. 河北农业大学. 2006

[7]. 肉牛日粮补饲硫酸锌对瘤胃发酵代谢的影响[C]. 王峰, 莫放, 黄应祥, 王茂荣, 苗朝华. 反刍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应用. 2011

[8]. 肉牛日粮补饲硫酸锌对瘤胃发酵代谢的影响[J]. 王峰, 莫放, 黄应祥, 王茂荣, 苗朝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9]. 中国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维生素A、D、E的需要量及其在消化道内动态变化的研究[D]. 郭玉华. 扬州大学. 2005

[10].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荷斯坦奶牛钙、磷、镁、锌消化代谢和泌乳性能的影响[D]. 姚美蓉. 新疆农业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日粮中不同锌水平对瘤胃微生物活力及代谢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