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论文_李汶阳1, 俞美谷2

李汶阳1 俞美谷2

(1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针灸科 新疆 昌吉 831100)

(2昌吉市榆树沟镇卫生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摘要】 目的:观察天灸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 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在三伏三九天予喘贴灵穴位贴敷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此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结果: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3%。结论:天灸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天灸疗法;穴位埋线;变应性鼻炎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332-02

变应性鼻炎是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中医鼻鼽范畴,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发作期以鼻塞、流清涕、鼻痒、喷嚏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及生活水平。其发病与季节、环境因素、气候变化、接触过敏原有关。我科对天灸疗法治疗肺系疾病经过十几年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在已将治疗病种逐渐扩大,2014年在三伏三九天采用喘贴灵穴位贴敷配合穴位埋线治疗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病例均为昌吉州中医医院针灸科2014年6月至2015 年2月接受天灸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 40例;年龄18~70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9年。

1.2 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1]

参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符合变应性鼻炎发作期的诊断标准者。年龄18~60周岁,近1周来未接受任何治疗者。自愿参加本次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其它精神疾病者。②妊娠或准备妊娠的妇女。③过敏体质。

1.4 治疗方法

1.4.1天灸疗法(喘贴灵穴位贴敷) “喘贴灵”药物组成: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桂枝、蜀椒、干姜各等份研末,用时以姜汁调成膏状。

取穴:天突、膻中、大椎、肺俞(双)、风门(双)

操作方法:将调好的大小约1×1cm的膏状药物放置在3×3cm的胶布中心固定贴敷于所选穴位上,贴敷时间2~4小时。

疗程:三伏天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用“喘贴灵”行穴位贴敷;

三九天在一九、二九、三九的第1天用“喘贴灵”行穴位贴敷。

1.4.2穴位埋线

取穴:大椎、风门(双)、肺俞(双)

操作方法:备用物品(1)医用羊肠线:取2-0号医用羊肠线,用无菌手术剪剪成0.3~0.5cm长的线段用生理盐水浸泡备用。(2)9号埋线针。先用无菌镊子将备好的医用羊肠线置入埋线针头内,碘伏消毒穴位,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快速刺入穴位得气(大椎穴直刺0.3~0.5寸;风门、肺俞斜刺0.3~0.5寸),将埋线针针芯往里推,使医用羊肠线留在体内,然后将针拨出,用输液贴贴于穴位。

疗程:末伏九天后予穴位埋线1次;四九第1天予穴位埋线1次。

1.5 疗效判定方法:

采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1997年11月海口会议修订的症状分级和体征分级记分标准[2]。

症状分级记分标准见表。

表 变应性鼻炎症状分级计分标准

*

体征分级记分标准:下鼻甲与鼻腔底、鼻中隔紧塞,见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息肉形成,记3分;下鼻甲下鼻中隔(或鼻腔底)紧靠,下鼻甲与鼻腔底(或鼻中隔)之间尚有小缝隙,记2分;下鼻甲轻度肿胀,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见,记1分。

1.6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1997年11月海口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2]。按以下公式评定: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改善的百分率≥51%为显效;50%~21%为有效;≤20%为无效。

2.结果

68例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3 %。

3.讨论

变应性鼻炎指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IgE介导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属于“鼻鼽”的范畴。随着环境污染加重,生活节奏增快,人们运动减少,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患本病人数日渐增多,该疾病与哮喘发作有相关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难经》提出:“肺气虚寒,卫气不固,腠理疏松,易感风寒之邪,风寒侵入,肺气不宣,津液停聚,鼻窍壅塞发为鼻鼽”。《诸病源候论》认为:“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故肺气虚寒是鼻鼽发病的基础,风寒邪气是其诱因。“大椎”是三阳、督脉之会,取之可疏通阳气;背俞穴“风门、肺俞”可调节脏腑功能,取之可达祛风清肺、扶助正气;任脉经穴“膻中”为气之会穴,能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止咳平喘;“天突”穴具有宣肺理气之效,是治疗肺系疾病的要穴;诸穴合用共奏疏风解郁、宣肺通窍之功,并且可以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增强机体免疫力、而达到抗过敏治疗疾病的目的[3]。

本治疗中,将辨病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药物与穴位刺激作用相结合而共同达到治疗目的。穴位贴敷的作用机制是采用穴位给药,通过皮肤渗透沿经络的循行路线直达病所,起到针、药并用的作用。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阳气虚弱所致,本病就季节而言属于冬病,本着中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治则,分别在三伏天、三九天两个季节行穴位贴敷治疗,故曰“天灸疗法”,该疗法将药物、经穴、时间有机结合,疗效独特,故“天灸疗法”从清代沿用至今。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学的现代发展,是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是根据针灸学理论、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羊肠线作为一种异体蛋白,埋入穴位以后软化、液化、吸收,此过程可促进组织、器官代谢,使人体产生变态反应,使淋巴细胞致敏,

其细胞又配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细胞等,反过来破坏分解、液化药线,使之变成多肽、氨基酸等,最后被吞噬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或更长,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疗效难巩固,易复发等缺点,它的持续刺激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4]。

针灸治疗有留针时间长、疗程长,患者不能耐受针刺的疼痛等缺点,患者依从性差,从而影响临床疗效。天灸疗法结合穴位埋线疗法,经改良临床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治疗时间短,无副作用的特点,患者依从性较好,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 [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3]胡引,吕凯露.古今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取穴思路分析[J].

甘肃中医杂志,2011.24(6):51-52.

[4]任晓艳.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2):757-759.

论文作者:李汶阳1, 俞美谷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天灸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论文_李汶阳1, 俞美谷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