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验收监督程序及质量控制方法论文_高伟,支建华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51)

摘要: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开关柜的验收十分重要。其能够使得整体的控制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本工艺适用于成套电气产品元件安装及配线。分三个部分:电器元件安装及调整、二次配线、母线制作。

关键词:开关柜;监督程序;质量控制

一、第一部分:电器元件的安装及调整

1.根据安装调整的对象,采用适当规格的下列若干设备、工具与量具:

起重设备、搬运设备、活扳手、套管扳手、电动扳手、螺丝刀、木榔头、钢卷尺、钢板尺、塞尺等。

2.准备工作

2.1 按一次系统图对照柜体(箱体)。

2.2 按材料预算领取电器元件。

2.3按照一次系统图和二次原理图上电器元件明细表核对电器元件的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一致,当元器件与图纸或电器元件明细要求不一致时,应与项目设计负责人进行沟通并确认。

2.4 检查元器件合格证及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并妥善保存好,无合格证者应经质检人员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3C认证范围内的元器件,应标有认证标志。

2.5 检查无器件是否完好无损如外绝缘是否完好等,备件、附件是否齐全,如有缺损,应及时与质检人员反馈,由供应、技术等相关人员协调解决,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

2.6 清除元器件上的灰尘和异物。

2.7 按安装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紧固件和配件以及有关零件(如支架、衬垫等)。

3.电器元件安装

3.1 将元器件按图纸及壳体规定的位置就位,并用适当的紧固件及合适的扳手、螺丝刀等工具紧固,如四角紧固时应按对角逐对进行。对于瓷质元件,如:瓷瓶、熔断器的底座等,在安装时必须垫入绝缘纸垫。

3.2 所有电器元件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包括使用条件、飞弧距离或安全距离等)。

3.3 电器元件安装应排列均匀整齐,保持水平度和垂直度,不得有显著的不直或不平现象。

3.4 安装布置必须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维护。主回路各带电部件之间及其与接地的金属构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漏电距离,低压应不小于20mm。10KV高压柜中主回路各带电部件之间及其与接地的金属构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漏电距离不小于125mm,6KV的高压柜中应不小于100mm。

3.5 各电器元件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电器元件及导线束的固定。

3.6发热元件应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带瓷管。

3.7电器元件的外壳接地(可接于金属构架),接地刀、互感器一、二次绕组应接地时,必须接于地排上,骨架(屏体)也要经接地点连接至地排上,接触面应去漆皮、砂光、涂中性凡士林,以保证良好接地和保护连续性。

3.8电器元件正面或背面应标明代号、编号、用途及操作位置,且与原理图以及接线图相一致,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

3.9元件安装应使用经过防腐处理的标准件。已锈蚀的标准件不能用于安装。螺栓规格应选配适当,并具有防松措施,螺栓不应有滑扣及镀层损伤,剥落现象。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5扣。不接线的螺栓也应拧紧。

3.10一二次元件尽量分开布局,如果有弱电,还要将强弱电分开布局。

3.11端子排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1 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

3.11.2 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安装布置,离地高度不小于350mm。

3.11.3 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他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

3.11.4 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

3.12产品安装好后,将安装调整过程中拆下的罩(或盖)按原规定状态装好。

4.电器元件的调整

4.1 凡元器件配用分立操作机构者(如断路器、刀开关的杠杆操作机构),在安装时,应按要求调节(如调整杠杆等),使元器件的闭合、断开灵活可靠。

4.2 按元器件说明书要求对需作调整的零部件进行调整。

4.3 按定货要求对有关整定值(如断路器过电流脱扣器整定值等)予以整定,整定经检查条款合要求后,一般应将整定螺钉用红漆点封。

4.4 五防安装应正确,操作灵活可靠,无卡滞现象。

5.其它要求

5.1安装后,元器件外壳的油漆表面及绝缘表面应完好无损,绝缘不得受损。

5.2清洁度要求。元件安装完成后,内外漆面处理干净,线头、标准件等杂物应清理干净。

5.3 附件应配备齐全。熔管应装于熔座内,操作手柄等应捆扎好绑于相应的开关柜内。

6.注意事项

6.1元器件均应轻拿轻放,严禁撞击、磕碰,不得拧动或移动元件制造厂用油漆等定位的零部件,不得拆卸元件上与安装、调整无关的任何零部件。

6.2 安装调整后应自行检查,确保无漏装、错装。

6.3 严格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6.4 所有导电接触处均不得涂油,沾上油污时应用洁净的布将其擦净,为了保持改善其导电可靠性,可涂适量的导电膏。

6.5 生产现场应保持洁净。

二、第二部分:二次配线

1.材料

各种规格的1股、7股、多股聚氯乙烯绝缘电线以及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各种辅助材料。

2.设备工具:

打号机 偏口钳 剥线钳 尖嘴钳 圆嘴钳 扳手 电铬铁 钢卷尺 手动冷压钳 通断仪表 活扳手

3.准备工作

3.1备齐所需电器元件及辅助材料,核对元件型号和规格是否与图纸要求一致,检查电器元件是否具有合格证及外观质量是否良好(无划痕,无掉漆,所有低压元件必须具有3C标志等)。检查所用导线,辅助材料,要求同一合同(或同一用户)色泽一致。收集产品合格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并妥善保存。

3.2看清图纸要求,充分理解接线图,根据各电器元件及其接线研究配线方案。同一合同,要求配线方式一致。

4.工艺过程及质量要求

4.1线号字码

4.1.1根据图纸用打号机在异型管上打线号。

4.1.2字码管线号字迹应工整,清晰,正确,牢固。

4.1.3字码在4 个及4个字以下时,字码管长度为20mm;在5个及5个字以上时,字码管长度为35mm;字码特别多时,可以加长到40mm。

4.1.4字码管线号字的视读方向应保持一致,横放时视读方向从左向右,竖放时视读方向从下至上。

4.1.5配线时,字码管应置于便于观察的位置,配置整齐美观。

4.2下线

4.2.1根据图纸及接点位置确定配线方案,然后,按行线路径测量所需导线长度,接线端预留50-100mm,在经常受到移动,弯曲的地方,必须要留有足够的长度裕量,以免因移动弯曲产生过大张力。截取导线,并按图纸套上字码管。

4.2.2二次电源线和接地线使用行线槽的,要将裕量放进行线槽里边;不使用行线槽的要将裕量弯成螺旋式圆圈。

4.2.3 导线不允许用台钳,克丝钳等强行拉直.

4.3 接线端头的压接

4.3.1所有的7股和多股线都必须压接线端头。

4.3.2根据导线截面及接线处螺钉直径选择接线端头的规格,当导线与电气部件的接线端子不匹配时,可不用接线端头,但连接必须牢固。

4.3.3不允许将大端头剪去一部分后再使用。

4.3.4根据接线端头筒形部分的长度(a)来确定剥线长度,剥线长度按图1及表1。

4.3.5压接接线端头的质量要求

a导线与接线端头要求保持平行的连接起来。

b接线端头不能有大的弯曲和变形。

c压接要牢固。

d接线端头绝缘层不能产生龟裂或镀层的剥落、起皮、发霉、生锈等。

4.4.4弯圆圈

a套入字码管,用尖嘴钳按顺时针方向弯曲,弯成内径比接线螺钉直径大0.5-1mm的圆圈。

b开始弯曲部分距字码管应有2mm的空隙。

c多股芯线弯曲前先拧紧剥皮部分的线头,套上字码管,再弯圈。

4.5接线

4.5.1 将导线接到电器元件接点时,应尽量采用接线端头,不得已时可采用导线弯圆圈的方法。

4.5.2将导线接到电器元件接点时,圆圈应符合顺时针方向,接好后从垂直方向看去不得有导线部分外露,也不得将导线绝缘层压在其中。

4.5.3一次母排上接二次电源线时,应在母线上钻Φ6孔用M5螺钉连接套上黄绿红预绝缘管,以区分电源相位,严禁在一次母排螺栓上接二次线。

4.5.4当一个接点要接两根导线时,走线方向又相同,此时宜将两个端头背靠背重叠安装,不得已时可成60℃角再安装。

4.5.5导线连接途中不允许有焊接或铰接的接头,导线芯线不能有损伤。

4.5.6发热元件接线要遵守如下规定:

a 二次线连接到发热元件上时,要将其绝缘层剥去足够的长度,并套上瓷管,绝缘层剥去长度见表3。

b 字码管要离开接线端头10mm以上。

参考文献:

[1]储燎原. 高压隔离开关若干关键部件腐蚀与防护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7.

[2]王志惠,柯炳勋. 国网青海电科院开展公司重点工程的金属专项监督工作[J]. 青海电力,2016,35(02):73.

[3]李瑞云.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的应用与管理[D].大连海事大学,2003.

[4]天津发配电及电控设备检测所[J]. China's Foreign Trade,2003,

论文作者:高伟,支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开关柜验收监督程序及质量控制方法论文_高伟,支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