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松弛剂合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的临床分析论文_杨永安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讨肌肉松弛剂合并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破伤风中的临床疗效,为提高破伤风治愈率寻找更有针对性的方案。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4月份的典型破伤风患者20 例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分为静脉滴注肌肉松弛组(n=11)和未使用肌肉松弛剂患者(n=9),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所有重型破伤风患者经肌肉松弛剂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后,抽搐现象基本停止,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严重肺部感染或衰竭等并发症。采用肌肉松弛剂合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的综合疗法,住院时间、带机时间、肺部感染均低于未使用肌松药组,且治愈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松弛剂合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有助于患者维持机体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对实现内环境稳态有重要意义,治愈率极高,临床确切。

【关键词】肌肉松弛剂;机械通气;重症破伤风

随着对破伤风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治疗手段的不断优化,其死亡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肌痉挛[1]是破伤风的典型症状,其具有继发、顽固、持续等特点,严重者出现呼吸受碍,全身发绀,心动过缓甚至心跳频率改变(减慢或停止),可能是由于副交感神经或基底神经节功能障碍导致的迷走神经过度激活引起。一般情况下破伤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频繁发作全身肌肉阵发性或持续性抽搐。因此,应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保护患者头部及四肢,防止患者因坠床引发二次伤害。判断破伤风诊治疗效的的关键就是肌痉挛控制[2]。常规住院治疗无法达到维持生命的目的。机械通气时肌痉挛发作频繁,并常伴随人机对抗和气道痉挛狭窄现象,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大量研究表明,重症破伤风采用肌肉松弛剂合并机械通气的联合治疗方式,对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十分有帮助。为探讨肌肉松弛剂合并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破伤风中的临床疗效,以我院20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4月份的收治的典型破伤风患者共20 例,其中未使用肌松药者9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5.6±8.9)岁;16例患者发病前均有铁器或竹器刺伤史,4例由产伤引起;潜伏期1-15天,接诊时创口有感染现象8例;受伤后接受过TAT注射者6例;首发症中以张口困难伴颈项强直现象的患者12例,呈现口唇青紫,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患者8例;入科时神志清楚者15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有1例患者经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所有患者入院后按破伤风有关标准诊断[3]。

1.2方法 创口处彻底清创后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创口开放引流,必要时扩创引流。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行相关镇静解痉、补液、营养、抗毒素、抗炎等治疗。人工通道有气管插管和切开两种有效方式,建立通道后使用微量泵静注肌肉松驰剂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根据血气分析值中血氧饱和度等指征,电解质分析结果设定呼吸机参数,有效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患者使用肌松剂的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若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减弱或人机对抗等现象应及时调整呼吸机有关参数。保证呼吸机管道内冷凝水量,严格防止其反流进入气道。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最有效的方法,护理工作者应加强气道管理,及时清除痰液,有效防止气道阻塞。

2.结果

采用肌肉松弛剂合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的综合疗法,住院时间、带机时间、肺部感染均低于未使用肌松药组,且治愈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破伤风患者一般应镇静剂过大剂量的应用,肌痉挛影响呼吸,而呼吸受抑制引起的机体缺氧,心跳变缓时非常危险。机械通气可保证血氧的供应充足。正确的治疗方式、认真谨慎的观察及护理救治,积极的预后都是疾病转归的相关因素[4]。本次研究中,采用肌肉松弛剂合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患者,20例患者最终全都治愈,成功率100%。重症破伤风的主要症状除发生于全身骨骼肌的持续性痉挛抽搐外,自律性节奏混乱也是其主要特征,包括持续但波动较大的高血压、心动过速,严重时高血压和心动过速与低血压和心动过程交替出现。应用肌松药时由于患者无自主排痰能力,肌肉无力所以上机时间会较长,一般会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破伤风的其他表现还包括外周血管收缩、心律不齐、发热、通气过度、分解代谢加强、血清和尿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等。破伤风的分级以Ablett分级系统应用[5]最为广泛,临床上重症破伤风亦可使用Ablett分级系统中的Ⅲ /Ⅳ级来表示。此阶段病情凶险,治疗棘手,病死率极高。Ablett分级系统分为Ⅰ轻度(牙关紧闭、一般痉挛状态、无呼吸困难、无抽搐或轻微吞咽困难)、Ⅱ中度(中度牙关紧闭、明显痉挛、轻-中度但短暂的抽搐、中度呼吸困难并呼吸频> 30次/分,存在吞咽困难)、Ⅲ严重(牙关紧闭、全身性痉挛状态、反射性持续抽搐、呼吸频率> 40次/分、严重呼吸和吞咽困难、心动过速> 120次/分)、Ⅳ非常严重(Ⅲ级并有强烈的自律性不稳定包括心血管系统、严重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交替、任何一种形式持续存在)。关于肌肉松弛剂联合机械通气在治疗重症破伤风中的诊治策略[6]及疗效是否切合实际并有效可行,是临床讨论的重点。有效控制重症破伤风患者自律性不稳定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关于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在治疗过程中,密切注视肌松药物的实际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用药时间及剂量。睡眠状况以在浅睡状为好,防止过度抑制的发生。当肌痉挛次数明显减少或不发作时,应逐渐减量至停用。另一方面,患者因喉肌痉挛加上使用镇静或肌松药的作用减弱了其咳嗽反射,使痰更难以排出,易导致气道阻塞增加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加强气道湿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非常有必要。呼吸机机械通气和肌松剂应用是在病情恶化时的有效治疗方法,缓解痉挛发作状况,减少死亡比例,但其容易加重肺部感染,因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越来越多成功的病例让我们更加透彻的了解和认知该疗法,并将不断推进破伤风临床方法的精进,不断突破抵达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胥亦龙.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体会[J].当代医学,2016,03:64-65.

[2]黎琼强,杨丽云.机械通气加肌松剂治疗重症破伤风的体会[J].中国热带医学,2004,04:581-594.

[3]郑红.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23:77-79.

[4]董咏梅,庄荣.肌肉松弛剂合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01:36-37.

[5]何圆凤.5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4:123-125.

[6]黄响玲,钟祥柱,陶飞,吴晓弟.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指标的临床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5,02:25-26+29.

论文作者:杨永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  ;  ;  ;  ;  ;  ;  ;  

肌肉松弛剂合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破伤风的临床分析论文_杨永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