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论文_彭芳1,游红君2,李叶3

1.泸州市中心血站 646000;2.四川省人民医院 610072;3.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 6463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疼痛管理中应用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0例术后疼痛患者进行研究,患者抽取时间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采取基础疼痛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35例,基础疼痛护理模式+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对比2组患者静息时间、功能性活动时疼痛强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静息时间、功能性活动时疼痛强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1.43%比对照组71.43%高,数据分析差异性强(X2=4.629,P=<0.05)。结论:在疼痛管理中,应用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效果,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疼痛管理;疼痛强度

活动性疼痛是临床患者术后常用的病症之一,主要由深呼吸、咳嗽、下床活动等功能性活动引起,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手术患者在术后适当进行功能性活动,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病情好转具有促进效果,但术后疼痛严重困扰患者,因此,加强患者的疼痛管理,采取术后活动性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护患关系,效果显著[1]。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70例术后出现疼痛的患者为对象,探究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的对象为70例术后疼痛患者,2017年5月-2018年5月为病例纳入时间,对纳入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35)、研究组(n=35),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患者最小年龄32岁,患者最大年龄76岁,年龄区间:53.8±7.1岁,手术部位:胃部12例,肝部14例,胆囊9例;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最小年龄29岁,患者最大年龄73岁,年龄区间:54.1±6.8岁,手术部位:胃部13例,肝部12例,胆囊10例,用研究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无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基础疼痛护理模式干预,即病区护理人员用数字评定量表(NRS)每4个小时对患者评估1次,NRS中分数范围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以NRS评分不超过4分为控制目标,如果控制效果不佳,则需要增加评估频数,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干预后再次对患者NRS评分评估,直到评分≤4分,继续进行基本评估;研究组在基础疼痛护理模式上对患者进行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应用功能活动评分(FAS)对患者进行功能性评估,FAS根据疼痛程度分为A级、B级、C级,以每月限制功能活动为A级,以存在轻度限制功能活动为B级,以功能活动严重限制为C级,每天用FAS、NRS对患者评估2次,以FAS不高于B级,NRS不超过4分为控制目标,如果控制效果不佳,则需要联系医生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并再次用FAS、NRA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直到达到控制目标,予以常规评估。

1.3观察指标及满意度评估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对2组患者静息时间、功能性活动时间的疼痛评分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在疼痛管理中开展术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重要性。满意度:用调查问卷(我院自行设计)对患者满意情况探究,百分制,评分>60分为满意a,反之为不满意b,总例数n,满意度=a/n×100%[2]。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的疼痛评分、满意度等数据结果准确录入至SPSS24.0统计学软件,将评分指标表示为(x±s),t检验,将满意度指标表示为(%),X2检验,差异性根据P值判定,以P<0.05表示存在差异性。

2结果

2.1疼痛评分比较

在静息时间、功能性活动时对比2组患者疼痛评分,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呈现显著差异性(P<0.05),见下表。

表1 对比2组患者疼痛评分数据结果(x±s,分)

2.2满意度数据对比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1.43%(32/35),比对照组71.43%(25/35)高,数据分析差异性强(X2=4.629,P=0.031<0.05)。

3讨论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活动,疼痛评估结果可以有效的反映患者的主观感受[3]。临床实践发现大部分经过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使患者身心遭受巨大的压力,因此,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适当的干预,对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过程中,可以分为2个方面,一种是主观评估,即以患者疼痛强度进行判定,多采取NRS评估法判定,但该方法不能对患者功能性活动进行反映;另一种是客观评估,即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判定,多采取FAS评估法判定[4]。有关研究者指出,在疼痛管理中,将主观评估、客观评估相结合,即开展活动性疼痛评估,两者可以弥补彼此的不足,提高了评估准确性,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效的干预,显著的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程度[5]。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静息时间、功能性活动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由此说明术后活动性疼痛评分的应用,使患者的痛苦显著减轻,备受患者认可,提高了疼痛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在疼痛管理中应用,成效明显,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海珠.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在胃癌术后患者癌性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3):1887-1888.

[2]徐倩倩,吴玲玲,王吉平.护理干预对癌性疼痛病人疼痛管理影响的系统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19):2322-2327.

[3]陶剑芳,薛花,贾小梅,et al.整体疼痛评估量表在老年慢性疼痛护理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2):181-183.

[4]宋明华.系统化疼痛护理对促进开胸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5):767-768.

[5]董海平.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172-173.

论文作者:彭芳1,游红君2,李叶3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论文_彭芳1,游红君2,李叶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