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心内直视手术配合中的应用论文_曹燕

品管圈活动在心内直视手术配合中的应用论文_曹燕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曹燕,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在医院心内直视手术配合过程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相关人员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使用专业品管圈管理设备和工具加强对心内直视手术配合情况的分析和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相应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相应有效的解决对策进行解决。结果:经过品管圈小组的成立和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心内直视手术配合当中设备传递时间有了明显剪短,在心内直视手术配合错误问题出现当中,出现次数也有了明显减少,且在心内直视手术整体配合度上,有了明显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心内直视手术配合中的应用作用是比较明显的,采用品管圈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心内直视手术操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心内直视手术安全性和团结配合度,明显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减轻患者和家属经济负担。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心内直视手术;配合;应用;效果

为了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心内直视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本文把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我院实施的心内直视手术当作具体研究对象,对品管圈活动应用情况和效果进行有效研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主要选取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我院实施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手术例数为60例,应用品管圈活动,对照组手术例数60例,不应用品管圈活动,观察组心内直视手术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均在30-68岁之间,平均年龄达到了(39.22±12.03)岁,患者手术实施平均时间在4.38小时左右;对照组心内直视手术实施过程中,男性患者例数为33例,女性患者例数为27例,患者年龄均在31-69岁之间,平均年龄达到了(39.30±12.15)岁,患者手术实施平均时间在4.41小时左右。

1.2 方法 观察组品管圈设立的方法主要包括小组组建、确定主题、情况调查、整改对策并组织实施。

1.2.1 小组组建 第一步要进行品管圈小组组建,要提前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让护理人员了解品管圈建立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在通过专业知识考试之后建立品管圈。严格按照相关小组组建标准原因进行品管圈设立,采取投票选举的方式确定品管圈圈长,圈长的职责主要是有效落实圈内活动设计和组织工作,在品管圈当中,起到辅助引导作用的是护士长,护士长的职责主要是品管圈圈内活动支持。

1.2.2 确定主题 根据患者心内直视手术实施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圈能性的基础上进行主题确定,把“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当作主题。严格按照护理要求进行关系建立。要合理采用评分方法确定品管圈主题。在品管圈活动进行过程中,要保证手术实施前准备工作到位,必须对手术实施环境进行完善,要保证手术实施环境当中,温度足够低,避免患者相关器官血流量降低,避免患者手术实施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状产生。做到心内直视手术有效配合,有效降低心内直视手术实施时间,避免病人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状,减轻病人的住院经济负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情况调查 对相关手术配合资料以及品管圈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心内直视手术配合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物品传递失误问题,通过鱼骨图有效研究,通过图示当中显示的相关信息,整理和确定导致手术配合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原因包括三大种,第一种是手术辅助操作人员依赖性过高,第二种是手术指导资料不全,第三种是相关示意图谱内容不完善。

1.2.4 整改对策 对于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来说,提出以下整改对策。第一,通过品管圈圈会开展讨论,必须有效解决护理人员手术依赖性相关问题,要不断拓展心内直视手术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护理人员的手术辅助操作水平,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为护理人员进行知识课程开展。对于器械护理人员来说,要实施手术之前,要巩固手术相关知识,掌握手术相关情况,提升和医生的配合默契度,提升自己的应急能力。第二,品管圈活动小组认为,必须根据实际手术实施情况,对手术实施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为护理人员发放手术指导资料。第三,品管圈活动小组为了解决手势示意图缺失问题,必须制定手语彩页,加强对手术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多个手术模拟,提升手术操作人员配合度,避免器械传递问题出现,保证手术安全实施。

1.3观察指标 (1)手术器械传递时间;(2)手术整体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40.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t 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主要使用χ2进行检验,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在手术器械传递时间上的比较 经过观察分析,在手术器械传递时间上,观察组达到了(4.08±0.33)秒,对照组达到了(6.01±0.50)秒,观察组器械传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2.2 两组在手术整体效果上的比较 经过观察研究,在心内直视手术配合失误出现率上,观察组达到了每台10次,而对照组达到了每台26次;且在心内直视手术配合人员操作水平、责任感、配合度、协调性以及自信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近年来,品管圈被广泛应用到了医院临床护理和手术操作过程中,对于各个科室和相同工作范围内的护理人员以及医生来说,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自发组成一支团队和小组[1]。开展相关治疗活动和护理活动,严格按照相关活动标准要求和活动流程,使用专业数据统计方法进行相关信息统计,加强品管圈活动管理,解决相关问题,这样的活动就是品管圈活动[2]。对于品管圈活动小组来说,保证活动质量是其活动核心,在品管圈活动应用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配合,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有效解决活动中遇到的相关问题[3]。尤其在当前医院的心内直视手术配合过程中,通过品管圈活动应用,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活动,在保证活动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活动效果和手术成功率[4]。

参考文献:

[1] 洪玉妹,柯雅娟,蔡秋等.品管圈在心内直视手术中配合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30(23):3584-3585,3586.

[2] 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

[3] 周雪华,黄瑞珠.品管圈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73-75.

[4] 尚菊,迟俊涛,陈杰等.品管圈对改善手术相关人员不规范执行无菌操作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42(7):756-759.

论文作者:曹燕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4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在心内直视手术配合中的应用论文_曹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