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内科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慧娲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1700

摘要:目的:总结内科消化系统疾病采取中医与西医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资料150例,所选患者全部得到确诊属于消化性溃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1与研究组2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1与研究组2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采取中医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效果显著优于西医治疗,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疾病;中医内科;治疗效果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痢疾、胃炎等,在临床中非常多见,治疗主要为西药治疗,消除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抵制胃酸,见效速度比较快,但是无法保证根治,患者出现复发的几率非常高,影响到其身心健康[1]。从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原因看,大部分为熬夜以及饮食不规律导致,或是由于患者的身体素质和预防意识比较差,影响到其胃肠功能,本文研究采取中医治疗或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解决西医治疗中的不足。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资料150例,所选患者全部得到确诊属于消化性溃疡,主要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与复合溃疡;150例患者中胃溃疡50例,十二指肠溃疡80例,复合溃疡20例;150例患者中男性90例,女性6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33±4.94岁;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具体为抑制胃酸、灭除幽门螺杆菌以及保护胃黏膜为主的三联疗法,给予患者早晚口服奥美拉唑胶囊,剂量为20mg,持续治疗2周,每天饭后口服克拉霉素片,剂量为250g,持续治疗7天,早晚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剂量为1000mg。

中医调养与中医辩证治疗:依照病机的不同将疾病分为寒邪客胃证、湿热中阻证、饮食伤胃证、淤血停胃证、肝气犯胃证、脾胃虚寒证与胃阴亏耗证,针对寒邪客胃证患者采取香苏散合良附丸进行治疗,辅助采取苏叶、生姜与藿香等起到调养身体、行气止痛与温胃散寒作用;针对饮食伤胃证患者,采取保和丸治疗,辅助摈榔、枳实与砂仁,发挥和胃止痛与消食导滞的作用;针对肝气犯胃证患者,采取柴胡疏肝散治疗,辅助川楝子、吴茱萸、延胡与沉香,发挥理气止痛与疏肝解郁作用;针对湿热中阻证患者,采取清中汤治疗,辅助甘草、栀子、陈皮与茯苓,发挥理气和胃与清化湿热的作用;针对淤血停胃证患者,采取失笑散联合丹参饮治疗,辅助枳壳、木香与郁金,起到理气和胃与化瘀通络的作用[2];针对胃阴亏耗证患者,采取芍药甘草汤治疗,辅助麦冬与沙参,起到养阴益胃与调理身体的作用;针对脾胃虚寒证患者,采取黄芪建中汤治疗,辅助饴糖、干姜与半夏,起到和胃止痛与温中健脾作用。

1.3评价标准

将消化系统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作为参考依据,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判定。依从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 致的行为,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完全不依从三类,部分依 从为:超过或不足剂量用药、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等;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部分门诊治疗患者因病情急重推荐入院治疗,或有自主选择入院者[3]。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例(%)

研究组1与研究组2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1与研究组2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值见表1。

3讨论

消化系统内科疾病种类非常多,涉及到的医学知识范围非常广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较为复杂,利用传统西医治疗,包括抑制胃酸、灭除幽门螺杆菌以及保护胃黏膜等,见效速度比较快,但是很难根治疾病,容易产生复发,严重伤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4-5]。比较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包括痢疾、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等,大部分疾病是由于人们平时生活习惯不佳,缺少防范意识,身体素质比较差引起,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喜爱熬夜,不吃早餐,长此以往,会导致自身肠胃功能发生紊乱,部分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炎以及食管炎等,是因为患者欠缺预防意识,当病情产生时没有注意,也没有进行治疗,造成疾病加重[6-7]。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1与研究组2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1与研究组2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中医辨证疗法依照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将其分为湿热、虚寒、淤血以及饮食等类型,采取不同的药材进行调理,包括活血化瘀、消食导滞、祛湿解热以及养气养胃等,能够在根本上保证消化系统恢复到正常,疾病得到根治[8]。

参考文献:

[1]魏海霞.中医内科消化系统身心治疗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22:116-118.

[2]邓添才.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55-326.

[3]张望.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FD的临床观察及MLCK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32-545.

[4]何润明,詹原泉.自拟药物穴位敷贴疗法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对防止复发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3-5.

[5]李俊,王佳勇,罗翌,邹旭,梅广源.消化性溃疡活动期脾胃湿热证胃液及血前列腺素E2水平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13,08(01):884-885.

[6]蔡文娟.艾灸神阙穴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60.

[7]司莉莉.中医药在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1):124.

[8]罗挑战.中医“和法”治疗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中的临床实践与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304-305.

论文作者:陈慧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中西医治疗内科消化系统疾病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慧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