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力计量自动化必将是大势所趋。我国综合实力的飞速进步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作为建设现代化社会的核心能源的电能,其需求量也在迅猛增长。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对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与运用,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计量;信息化技术;运用措施
前言:
目前,电力计量信息化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逐渐取缔传统的电力计量系统。电力计量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保证电力企业正常供电以及工作负荷,对于改善远程抄表和管理线损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电力计量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及运用效果。
一、电力计量信息化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以及自动化等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的,各类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的运用日益广泛,这种系统主要是对客户端的电量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把抄表和原来的负荷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客户用电监测与负荷管理工作的水平。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有:主站系统、智能计量表计、客户终端及三者之间的数据通信网络,该系可以按照用户实际的用电需求和波动情况,对其进行灵活与全面的管理,正常情况,其采集的电量可以占到整个制造业城市7 0%以上的用电量,并对这些电量与负荷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如在用电量最大的高峰时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以直接采集大客户用户端的用电信息,并在其用电量超过负荷后,自动提醒用户减少用电量,如果用户的用电量严重超出负荷,则可以直接通过远程控制方式进行跳闸断电处理,以此来限制工业耗电量过大的用户用电,以确保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
低压集抄子系统建设。对低压集抄子系统进行建设时,尽量采用低压载波或者是4 8 5总线技术两种通信方式,以此来对低压用户的实际用电量进行自动采集、传输、存储以及处理,这个系统不仅可以向计量自动化系统提供更加科学的电量与电力数据,不有效的减少了抄表的时间,提升了台区线损准确度,可以有监控制和查处各类窃电现象。
二、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1.在检定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
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检定管理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实验室中的检定管理。主要有三相能表和单相能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扫描条形码技术,保证在检定工作中可以自动呈批次生成记录。而后,利用检定装置的结果将检定信息上传到电力计量管理系统。电压、电流以及组合式互感器的检定工作中,需要运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录入信息;同时,通过检定装置将有关信息上传至电力计量管理系统。此外,检定电力计量器具和电力计量标准用具时,若是需要将信息上传至计量管理中心,则需要通过手工形式录入器具和标准用具的原始信息;若是需要将信息上传至检定部门,则需要通过手工的形式将原始的检定信息等内容录入系统。第二,现场检定运用信息化技术。合理使用现场校验仪,针对互感器和电能表进行校验;同时,利用校验仪的接口将检定数据传至管理系统。第三,质检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对质检台、走字台完成电能表质检,并利用无线条码采集器上传检定数据。
2.在综合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
电力计量的综合管理主要包含工作计划、设备轮换以及统计分析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在设备轮换时间的分析和统计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主要是针对电力计量中实验报告的标准校验仪等计量用具实施全面的统计和分析,并将统计和分析数据上传至管理系统。此外,计量设备等器具的检定时间和周期也需要融合到统计和分析工作中,且需要将有关数据上传至电力计量管理系统。第二,运用信息化技术管理工作计划。主要是以月、季度和年作为计划的标准,合理计划互感器、电能表以及标准设备等相关仪器用具的检定工作。一般以报表的形式体现工作计划。第三,统计分析管理相关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技术能减少此类工作的周期,并提高其工作质量,故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统计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有记录设备的运用状态、计量工作指标等。
3.在电力计量设备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
电力计量设备管理是电力企业顺利开展计量工作的有效保障。电力计量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计量结果的精准性;同时,现代化电力计量工作中使用的设备较多,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而信息化技术可以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在电力计量设备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首先,需要将电力计量设备的原始信息录入管理系统;而后将对应的检定、维修等工作计划录入系统中,设置提醒功能,确保及时对设备进行检定、检修。其次,对于检定不合格、需要更换或是维修的设备进行记录,并录入管理系统。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报废系统。将已经报废、性能不稳定的设备信息录入管理系统,由系统自动提醒需要报废的设备型号等,进而及时补充设备,确保电力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电力计量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效果分析
电力计量工作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有效提高抄表效率。电力计量信息化最明显的优势是改善抄表工作流程、优化抄表方式,替换传统的人工抄表,不仅加快抄表速度,提升工作效率,且有效减少抄表工作的人工成本;同时,电力计量数据的实时统计,有效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电力计量的信息化,推动电力企业实现远程抄表,每月统一收集客户的用电数据信息,并能直接将数据信息利用网络传送至电力企业的检测中心。同时,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优化电力计量系统的性能。电力计量信息化系统需要持续工作,完成电力信息的检测、存储和发送等工作,其运行终端传输的数据量庞大,对数据库性能的要求较高。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在主服务器和其他设备之间设置备用的服务器,保证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电力计量信息化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在线监测,且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数据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都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监测质量和效率。
结语:
现阶段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全面取代老旧的电力计量体系,因为它的普及顺应了社会需求和形势。自动化系统以客户为中心,保障电力企业有序用电、负荷控制,充分适应市场需求,便于企业进行市场管理,提高了企业进行远程抄表、线损管理等工作的效率,为用户提供了预购电项目,有效提高电力营销的效果和效率,提升了电力企业的效益,对于电力企业的营销活动起到重要帮助。总而言之,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实现了用电管理的自动化,能够适应电力营销不断发展的实际需求,显著的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降低了用电成本,减少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志强.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164.
[2]丁爽.电能自动抄表系统在电力营销计量中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5):81.
[3]董吉星.分析电力系统中信息化安全技术的运用策略[J].信息化建设,2016(02):43.
[4]何盈.电能计量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5):41+43.
论文作者:王鑫,侯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电力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信息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