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深度护理方法研究论文_彭神亦

泌尿外科深度护理方法研究论文_彭神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综合医疗科 430030

【摘 要】本文通过对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以及经常用到的尿管的不同拔出时间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以我院病人手术成功后护理实例作为研究,得出结论:护理人员必须非常熟悉深度护理方法的要点,对泌尿外科疾病术后的拔管时间和冲洗的要点要有恰当的把握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泌尿外科;管道;护理

导尿管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泌尿系统的疾病、损伤治疗和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根据自己在泌尿外科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45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管道的护理体会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浅谈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45例患者,均为男性患者,年龄在16~72岁之间。其中,膀胱癌患者为15例,前列腺肥大患者为20例,损伤性尿道狭窄患者为10例;耻骨上膀胱造瘘患者为17例,行尿道修补术患者为10例,行前列腺摘除术患者为11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7例。拔管时间最短为3天,最长为14天。手术成功率为100%,均全部治愈出院。

2 导管的种类及用途

2.1 普通导管 最常用于术后尿潴留和尿道成形术患者,其型号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插入长度原则上遵循有尿液排出时再插入2-4cm。一般男性为18~22cm,女性为4~6cm。

2.2 气囊导尿管 有三腔和两腔之分,三腔气囊导尿管常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一般术中置于前列腺腔内,气囊起着压迫止血,内固定的作用,其余两腔用于膀胱冲洗及引流。双腔导尿管常用于长期需要导尿管的患者,气囊的内固定作用克服了普通导尿管用胶布外固定的缺点。

2.3 输尿管支架管 型号以f8—10导管为宜。常用于肾盂成形术及肾移植术后,起支撑引流作用,防止吻合口狭窄和便于观察患者术后的尿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蕈型引流管 常用于膀胱、前列腺术后、耻骨上膀胱造瘘,头端有多个孔,且孔大,便于充分引流尿液以及组织碎片,黏液及血块的引出,头端膨大,防止脱出。

3 导管护理

3.1 妥善固定各种导管

3.1.1 术后将病人放置舒适的位置 用两片以上的胶布将尿管固定于病人的大腿内外侧,衔接好引流袋及引流冲洗装置,尿管以下的引流管要有足够的长度,以备病人左右翻身之用。引流管要牢牢固定于床沿边,位置合适,确保不会出现因引流袋过重而牵拉尿管使之脱出的情形。

3.1.2 熟悉三腔管的特点,防止衔接或冲洗时接错。

3.1.3 将行尿管修补术后患者的留置尿管牢固地固定极为重要,特别是在患者对吻合口不满意时,这一点就显得更为重要。

3.2 密切观察引流情况,防止管道扭曲受压。

3.2.1 观察中若发现引流不畅,护理人员要及时调整冲洗。本组着重观察行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有无进行性出血的情况,以及出血时如何正确估计其出血量。需要注意的是,行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的引流量会减少,这是因为前列腺摘除后的渗出液常会浸湿敷料,所以,我们尤其要特别注意,以免产生误会。

3.2.2 为孤立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放置引流管后,我们必须准确记录引流的尿量。对肾积水、肾脓肿者,我们在护理中要随时注意引流出的尿液是否呈现脓性或浑浊,如发现不良的尿液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2.3 严密注意引流尿液的颜色、量、性质,有无脓性或浑浊,有无血性或血块阻塞管道。这是至关重要的护理观察,既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又可据此制定治疗方案,清楚了解病人的疗效。

3.3 冲洗

3.3.1冲洗时一般用1:5000呋喃西林或生理盐水,前列腺术后者我们给予冲洗2~3天,早期冲洗的速度为60~100滴/分,引流液为鲜红色,我们给予加快滴速,以便及时冲出血液,同时注意血压的变化。冲洗时要避免速度过快或过慢,避免引起创面出血或使内出血凝固成血块以致引流不畅。经观察发现,有11例患者出现了血块及组织碎片阻塞管道的情况,即用手指挤压管道时,有4例患者的管道通畅,滴速顺畅,有7例患者需用20~50ml生理盐水,以一定的压力冲洗,才将血块冲碎而排出体外。

3.3.2 本组行膀胱手术者,每次注入量不超过50ml,冲洗液注入后,经全部抽出方可再注入,反复3~4次,临床效果满意。

3.3.3 本组部分肾盂造口及输尿管造口者原则上不冲洗,但在梗阻或有血块阻塞时,由医生行无菌操作,每次注入5ml为宜,压力不可过大。

3.4 防止尿路感染 留置尿管极易发生上行性感染,感染细菌与一般尿路感染相同,在护理中严格无菌操作,落实和加强各种护理措施的实施是关键。

3.4.1 本组在实施护理操作时,特别是整个引流管及引流冲洗装置要密封无菌,体外引流管及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我们用的是一次性引流袋,避免了引流管消毒不彻底而并发的交叉感染。对于需长期应用的患者,我们给予对方3~5天更换一次尿管,插尿管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患者的尿道黏膜。

3.4.2 多饮水 本组除特别医嘱外,我们都鼓励病人尽量多饮水,使其能将大量的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起到冲洗尿路和尿管的作用,这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3.4.3 术后选用适当的抗菌素 定期给病人做中段尿培养,从中选用敏感类抗菌素稀释冲洗或全身应用,如此一来,病人在预防尿路感染中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组也未发现尿路感染的病人。

3.4.4 造瘘口周围的敷料要保持干净清洁,每天更换一次,尿道口有分泌物时,首先要用手按摩使之排出,然后再行消毒。

3.5 拔尿管 本组拔尿管的时间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定。为了减少上行性感染,术后尿潴留需留置尿管者一般在24h内拔除。长期留置者应每周给予更换一次,前列腺电切术后一般3~5天拔管,尿道修补术者一般10天左右拔管,回肠膀胱术一般7~10天拔输尿管支架管,10~14天拔膀胱引流管。肾造口引流管拔除前,本组做肾功能测定,肾盂输尿管造影及肾盂压力测定,明确肾盂引流通畅后拔管。

3.6 各种导管拔除后,本组继续观察病人的尿量、颜色、性质,是否能自行排尿,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在护理观察中,本组拔尿管后的病人均无意外发生。

4结论

21世纪的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维护泌尿外科患者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迫在眉睫。提高深度护理意识,拔管后要注意尿量、颜色、性质及有无自主排尿,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是预防泌尿路上行感染有效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第二版老年护理2006;125

[2] 高春章.泌尿外科学的进展与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88;4(8):37~38. 2.

[3] 平美娟,等.回肠代膀胱术病人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1;

论文作者:彭神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泌尿外科深度护理方法研究论文_彭神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