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李莉筠1,马强2

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李莉筠1,马强2

1. 41030519770401XXXX 河南洛阳 471000;2. 41031119871226XXXX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是公路整体的基础,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是决定沥青路面基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公路建设项目的核心环节,对公路建设投资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关键的影响。所以,对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进行梳理、探讨,是保证公路质量的必要工作,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沥青路面,基层,施工,质量

引言:公路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程度代表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代公路工程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公路沥青路面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在公路工程当中,沥青路面作为主要的路面形式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正是这种普遍的应用情况,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了裂缝、坑槽、车辙、泛油等病害现象,这些病害不但影响公路工程建设质量,还会造成公路工程运营过程中的行车安全问题。为此,文章对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路沥青路面特点

(一)高温稳定性

温度上升过程中沥青粘滞度、集料粘结力会逐渐减弱,导致沥青路面抗形变能力快速下降,加上使用过程中推移、车辙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塑形、剪切等变形问题,因此,应在混合料内部添加粗集料,以便提高混合料内部摩擦力,构建出骨架结构或通过提高沥青粘稠度的方式提升混合料粘结力,解决高温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低温稳定性

路面基层冰冻、外部温度下降等情况都会造成沥青路面低温缩裂,路面基层冰冻的情况下路基会发生收缩从而产生裂缝,前者会由基层扩展到表面出现裂缝,后者会由表面扩展到全路面,但是两者多为横向裂缝,可通过降低沥青粘稠度、增加沥青路面厚度、使用改性沥青等方式提高路面的低温稳定性,并解决这些问题。

(三)水稳定性

若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出现水对沥青的乳化现象,大大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集料粘结力,长期使用过程中路面会极易损坏。水稳定性差引发的问题一般从下层开始上到路面,一般可使用改性剂或纤维提高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

二、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的技术要点

(一)原材料的控制

对于公路建设项目而言,其基础工程质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沥青路面基层施工主要的原材料有两类:一类是粗集料,粗集料来源渠道很多,大多是采石场提供的碎石。由于碎石是粗加工产品,所以规格和质量很难统一,直接影响沥青路面基层施工质量。但是在技术上仍要对粗集料进行严格筛选,选取碎石质量达标,规格尽量相同的粗集料。另一类是细集料,也就是矿石粉。细集料相比粗集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更大,其所占工序比例很大,所以在施工前要严格控制细集料质量和配料比,并且要保证整个公路建设项目的配料比不变[1]。

(二)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阶段

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是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的核心阶段。其中砂砾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的基础,通过控制级配砂砾的规格来提升沥青路面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对砂砾的规格控制如下:砂砾的压碎值在30%以内,最大颗粒的直径在6cm以内;粉料数量占总砂砾数量的7%以内,同时0.5cm-5cm的砾石颗粒量不得少于总量的50%;砂砾的塑性指数要不大于6。具体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可以分为5个步骤:碾压、摊平、洒水、碾压和初期养护。当前对于公路沥青主要采取两种形式进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即:底基层的路拌法施工和上基层的厂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可以提高路面整体的强度和路面的平整度,是确保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时采用半幅通车半幅施工方法,强化级配砂砾垫层施工质量,提高级配砂砾垫层平整度,合理缩短级配砂砾垫层施工工期。

(三)混合料的施工阶段

在填筑摊铺公路沥青路面的每层面层之前,对于公路路面基层的垃圾等杂物要全部清除干净,对公路的厚度、基础路面的密实度以及其他参数需要仔细、严格地进行核对,假如在公路的基层中出现松散现象或者发现坑槽,需马上停止施工,修整好之后再继续;为保证基层与面层之间适度的粘结性,需要在公路的基层表面上预先撒上一层透层沥青,维持时间在5h-8h之间,厚度、平整度和密实度要达到标准;混合料的压实工作通常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对此要细心准备材料,严格施工,步骤分明,分批次完成。

三、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一)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选择合理施工材料,保证公路沥青施工质量。选择自然施工材料时,参照国家标准,保证选择产品的质量,及时检查采购之后的施工材料,取缔不合格的产品。对于合格的产品,整理过后入库,按照施工要求条件合理保存,预防气压因素给材料造成的影响。另外,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据施工土地实际环境,选择颗粒状态不同的土质,保证公路耐用性的同时,提高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二)控制施工材料比例

依据相关数据,公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路面断裂现象,主要原因是材料比例不合理。例如,混凝土和沥青比例不合理,就会造成材料出现过硬或者过软的问题,这就需要依据施工实际情况,及时建立科学合理材料配比管理制度。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配比技术,严格控制施工材料比例,保证公路施工每一个环节按照标准进行,落实各方面要求,有效预防施工材料出现比例不合理问题,保障公路整体质量[2]。

(三)控制沥青路面路基的质量

保证沥青路面公路施工质量,需要公路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进行,并对当地地区土质进行科学分析。在施工之前,对土质物理性质进行检测,为后期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了解土壤中颗粒的特性,例如,土壤颗粒如果较细,土壤的弹模量就会很高。

(四)控制雨水对公路的影响

依据实际调查数据显示,不仅车辆通行对公路质量造成影响,雨水冲刷也会对公路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确保公路整体质量和行车安全、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在公路表面,进行防水处理和施工,降低雨水对公路质量造成的危害。此外,在公路两侧建立排水沟,将雨水在第一时间排走,降低雨水对公路质量造成的影响。

(五)控制公路整体施工质量

控制沥青路面公路质量,严格管理施工材料采购和存储及施工等各个环节,施工结束以后,定期对公路维护和保养。另外,依据施工位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实时监控和管理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出施工计划的作用。只有严格控制施工环节和工序质量,才能够有效确保公路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结论:

简而言之,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是公路施工的基础,也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它直接关系着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对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可以预防公路施工中的问题,有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实现安全、高效、高速的施工。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为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更会影响到施工方的行业影响力与口碑,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公路建设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修雷,董述芝.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5(11):18.

[2]孟凡成,赵永刚.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6):158.

论文作者:李莉筠1,马强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李莉筠1,马强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