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线路故障及继电保护的探讨论文_王炯钿

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 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压线路的故障及继电保护展开了探讨,阐述了中压线路的过流保护,并通过结合具体的实例,对中压线路的故障及继电保护作了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线路;故障;继电保护

供电线路作为供应电力的重要设备之一,对其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处理和做好继电保护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企业中,他们对电力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的做好线路的继电保护,防止故障的出现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所要解决的问题。

1 中压线路的过流保护

在实际应用中,中压线路的过流保护整定时限是按各自回路逐级配合整定的,因而在同级母线上的出线线路,出现了不同的保护出口跳闸时间。由于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允许带单相接地运行,故在某些情况下,如弧光接地、系统过电压,极易由单相接地发展成相间故障,或不同线路、不同地点的相间故障。而由于发生故障的线路过流保护整定的时限较长,且长短不一,故障对邻近的电缆损伤会较大,而保护不能同时切除发生故障的线路,将引起持续的短路、系统“晃电”,进而发展成电缆火灾。继电保护的合理整定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故障后果。而在中压线路应用线路光纤差动保护,使企业供电系统抗“晃电”能力更强,系统更稳定,是炼化企业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应用技术一次大的提高。

2 事故案例分析

2007年8月3日,某炼化企业的6kV主系统电缆发生故障,在很短的时间内,12条线路跳闸,电缆桥架上相距100m发生2处(1点和2点)火灾,且这2处火灾发生在不同方向的电缆主通道上。

2.1 现场记录情况

事故当时的记录:2007年8月3日03:18乙烯总变6kV系统出现接地报警,显示新一循2#线单相接地,03:21至03:34有12条6kV线路过流保护陆续动作跳闸。跳闸线路过流保护动作的时间、地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新一循2#线单相接地后,经过204s,空分空压3#线、5#线几乎同时过流保护动作跳闸。随后,4#线、1#线、2#线以及橡胶联络乙线相继过流保护动作跳闸,形成故障地点(着火点)1;伴随着第1次跳闸,03:29:26,橡胶联络甲线等6条线路相继过流保护动作跳闸,并形成故障地点(着火点)2。其中,最早发生单相接地的新一循2#线就通过这一点,而且经过了905s的接地时间,于03:33:16跳闸。

2.2 事故分析

由于线路过流保护动作时间整定不一致,当新一循2#线单相接地后,6kV系统产生过电压,过电压造成空分空压3#线、5#线电缆绝缘击穿,发生不同线路、不同地点的相间短路,这3个回路的过流保护同时启动,但空分空压3#线、5#线动作时间整定1.3s,较新一循2#线1.7s短,故空分空压3#线、5#线先行跳闸,相间短路被切除,而新一循2#线由于没达到动作时间,保护返回,不能跳闸,造成新一循2#线单相接地故障仍然存在。

2个故障点都经历了第1次相间短路弧光的灼烧和冲击。这一过程导致2个后果:

(1)有2个以上故障点。短路的巨大能量和弧光足以造成故障点附近的电缆受损,并引起火灾,导致更多电缆接地、短路。

(2)发生不同线路相间短路故障的回路,保护时限整定较短的故障线路跳闸,供电中断。保护时限整定较长的故障线路不跳闸,单相接地仍然存在,并再次引起相间短路,形成恶性循环。伴随着接地、过电压、短路、弧光,每产生1次相间短路,都伴随着系统冲击,故障点附近的电缆进一步受损,助长火势更大,直至所有故障电缆跳闸。

多条线路相继连续跳闸,系统受到持续不断的冲击,并在短时间内发生2处电缆火灾。从继电保护的角度分析,是由于保护整定的时限不一致和保护的时限较长所引起的。当系统出现不同线路的相间短路时,保护时限整定较短的故障线路跳闸,保护时限整定较长的故障线路不跳闸,单相接地仍然存在,故障点电缆受到电弧的破坏,不同线路的相间短路故障会持续产生。持续的相间短路产生能量巨大的高温电弧,持续的时间越长,破坏力越强,火势越猛烈。如果保护整定的时限一致,并尽可能短,保护装置将能较快地同时切除故障线路,终止故障的持续发生,减轻故障的后果。

3 继电保护的优化整定与升级

在大型炼化企业供电系统中,中性点不接地或经过消弧线圈接地的6kV系统线路普遍采用过流保护作为主保护,为了保证选择性,不得不在时限整定上牺牲快速性而与下一级保护进行配合,且不合理的配合延长了保护动作时间。此外,各线路保护的整定是按各自回路的情况逐级配合的。因此,出现了线路过流保护时限整定不一致的问题。

电缆事故后,该企业对整个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展开分析与评价。

110kV高压线路、母线、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配置较完善,具备可靠性、快速性和选择性;6kV供电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不具备快速性和选择性;生产装置6kV变电所的高压电动机、配电变压器的继电保护配置较完善,具备快速性和选择性;主变以下各级继电保护的配合需优化。

在认真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针对6kV电缆线路现有过流保护存在的问题,优化继电保护整定方案。首先,按照可靠性原则,确定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配置方案,完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过流保护。按照选择性要求,相邻元件保护完全配合。其次,在6kV线路过电流保护的主保护段时限整定上要求一致,时间级差选0.3s。

整定方案包括5项内容。

(1)装置变电所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过流做低压母线保护,低压负荷元件的后备保护,时限与低压负荷元件保护配合。

(2)装置变电所配电变压器高压侧速断、过流做配电变压器保护。其中,过流做低压母线的后备保护,时限与低压侧过流保护配合。为缩短时限,时限可与低压母线保护相同。

(3)装置变电所6kV进线过流做本所6kV母线保护,6kV负荷元件的后备保护,时限与6kV负荷元件保护、母联过流配合。

(4)总变6kV线路过流做本线路的保护,装置变电所6kV母线的后备保护,时限与装置变电所的6kV进线过流配合。为缩短时限,时限可与装置变电所6kV进线过流相同。

(5)主变低压侧过流做总变6kV的母线保护,6kV线路的后备保护时限与6kV线路过流、母联过流配合。

4 实施效果

整定结果大幅缩短了保护动作时限,6kV线路主保护时限可以控制在1.0s以内的水平,并保持一致。

继电保护重新整定缩短了保护动作时限,解决了6kV线路保护动作时间不一致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故障的后果。但在整个供电系统中,6kV供电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仍是整个继电保护系统中的薄弱部分,没有实现全线有选择性速动保护。这种带有时限的电流保护,是炼化企业供电系统“晃电”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提高供电系统抗“晃电”能力,2008年,应用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实施了中压供电线路的保护升级改造,使供电系统中6kV线路主保护实现了全线有选择性速动,后备保护更简洁、可靠,与电源切换装置实现了直接联动。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整体基本实现了快速性和选择性,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抗“晃电”能力和稳定水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供电的稳定可靠尤为重要。因此,工作人员亟需做好对供电线路的继电保护,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范线路出现故障。本文就中压线路的故障及继电保护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励.电力线路的常见故障和继电保护配置[J].科技信息.2013(19).

[2]陈柱.针对茂名电网中低电压配电线路继电保护配置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0(02).

论文作者:王炯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中压线路故障及继电保护的探讨论文_王炯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