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涂料的施工应用技术论文_刘宏生1,凌芹2,李辉3,何晓峰4

电阻涂料的施工应用技术论文_刘宏生1,凌芹2,李辉3,何晓峰4

石家庄市油漆厂 河北 050051

摘要:电阻涂料与绝大多数工业涂料在施工应用技术上的本质区别是前者对涂装工艺和环境的苛刻要求。因此,电阻涂料的涂装工艺、涂膜弊病及其防止和防火安全技术等都应有规范化的规定,以保证电阻器上的涂膜质量达到实际使用性能的要求。本文介绍电阻涂料的涂装工艺、涂装环境、质量检查、涂料组分对施工性的影响和防火安全技术,为国产电阻器涂料的应用提供方便。

关键词:电阻涂料;施工应用技术

1、前言

国内生产电阻涂料的快干性、配套性、适用性和电气绝缘性等实用技术指标均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但施工应用技术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由于忽视了电阻涂料的施工应用技术,导致电阻器的不合格率上升,影响国产电阻涂料的推广应用。国产电阻涂料的生产原料易得、生产工艺合理、产品质量稳定、生产中基本无“三废”符合环保要求。如果按施工应用技术规范进行涂装,有效防止涂膜弊病,国产电阻涂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涂装工艺

在施工应用技术的涂装工序中,按涂底层涂料、涂面层涂料、涂色环标志涂料和包装工序介绍,以保证工序的完整性。

2.1涂装主要工序

2.1.1涂覆底层涂料工序

当对金属膜电阻器和碳膜电阻器有水煮负荷试验和“三防”性能要求时,必须涂覆防水性突出且“三防”性能好的电阻器用底层涂料。涂底层涂料的工序有:使用底层涂料前,应将其充分搅拌,保证各组分分布均匀。用专用稀释剂调成施工粘度,通常用涂#4杯测定粘度为15~25s为宜。涂覆应均匀、完整、不漏涂、无流痕,涂膜厚度控制在30~45μm。按规定的固化条件进行固化,若需变动应通过试验确定。

2.1.2涂面层涂料工序

将面层涂料的主剂充分搅拌均匀,按给定的主剂与固化剂比例准确称量;将称好的主剂和固化剂充分混合,并用专用稀释剂兑至施工粘度。若涂三道面层涂料时,第一道涂#4杯粘度为55s左右,第二和第三道涂#4杯粘度为70~80s。每道施工都应保证涂层均匀,无流痕、无针孔等弊病,涂层的总厚度应为0.25mm左右。按规定烘区温度固化,可根据涂膜出现的弊病,调整烘区温度、自动线链条运行速度和稀释剂用量等参数,以保证电阻器产品的合格率。对已过期和近凝胶的主剂不宜使用。在烘烤固化过程中,周围应干净无尘,在温度和湿度高的场所,应适当调整主剂与固化剂配比,以保证正常的施工性。

2.1.3涂覆标志涂料工序

将色环标志涂料充分搅拌,用恰当的稀释剂兑稀,但涂料粘度不能太低,否则影响光泽。按给定的固化条件进行固化。停止涂覆时,用稀释剂将涂料封存,以防结皮,影响继续使用。应保证涂膜充分固化,注意施工中出现的“断环”和“宽线”现象,发现弊病应及时调整辊轮和涂料,以保证获得合格产品。

2.1.4包装工序

三种涂料按涂装工艺结束施工后,最后一道工序是将涂覆合格的电阻器放在胶带上或装入包装袋内。标明生产单位、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和生产日期等。

2.2涂装环境

涂装环境对涂膜形成影响很大,好的涂装环境应该是:涂装场合明亮且亮度均匀、温度比气温稍高、湿度适宜、空气清洁、换风适当、防火条件好等。这里只介绍气温、湿度、防尘和通风。

2.2.1气温和湿度

涂装电阻涂料场合,要求温湿度恒定,因为温湿度变化会影响涂膜厚度、涂膜干性、表面平滑度、光泽和颜色均匀性等。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0~25℃,RH<75%,在高湿度条件下,应在涂装车间装备调温调湿机。

2.2.2防尘

空气中的尘埃是电阻器涂膜的大敌,要获得性能优良的涂膜,必须采取适当的防尘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尘埃不仅指粗粒子,也包括各种有机物,它们对涂膜外观和电性能会产生恶劣影响。在涂装车间内,应采取清除粒径10μm以下尘埃的措施,通常安装除尘器并规定工作人员穿拖鞋、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2.3质量检查

施工中的每道工序都与产品质量有直接关系,最终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每道施工效果。因此,应做到涂装每道涂料后都有检查,做到操作人员自检与专职人员检查相结合。

2.3.1涂前检查

涂装前对电阻器的表面清洁、电阻体引线和帽盖是否脱落等都应进行检查,严禁用手触摸电阻器。

2.3.2施工检查

施工检查系指涂装过程中对每道工序的质量检查,主要内容有:各种涂料的施工性、涂料粘度和使用期。涂膜表面是否均匀、是否有漏涂、是否有气泡和针孔、涂膜干燥程度、附着力和硬度等都应进行仔细观测。准确控制烘区温度、传送带速度、涂转辊轮工作状态和涂料粘度变化等重要施工参数。采取简便方法考察每道工序是否按操作规程施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3.3最终检查

最终检查是涂装完毕后的质量把关检查,其主要内容有:对涂膜颜色、光泽、表面状态和色环标志的准确性等进行确定性质检。对涂膜的流痕、尘埃、气泡、针孔和颜色不均等弊病进行排除性质检。对涂膜的干燥程度和涂膜厚度等性能要求进行检测。按涂膜的性能指标,有针对性地选做试验,尤其是更换电阻涂料品种后,这种试验更有必要。

3、防火安全技术

涂装车间所用的电阻涂料和稀释剂,绝大部分是易挥发、易燃物质。在涂装和烘烤过程中有机溶剂蒸发并与空气混合,当积聚到一定浓度范围时,一旦接触明火,很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涂装车间的防火和环境保护等卫生安全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这里只简要介绍易燃性溶剂的危险性、防火安全要求、灭火方法及卫生安全措施等防火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

3.1易燃性溶剂的危险性

产生爆炸和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易燃性有机溶剂和粉尘。火灾的危险性随有机溶剂的种类和涂料中含量多少而异。衡量有机溶剂的危险性和易燃性可根据溶剂的闪点、自燃点、爆炸范围和蒸气密度等断定,这些特性可查表得到。同时还应注意溶剂的挥发性、沸点、扩散性和与水混合性等。只有准确地掌握上述特性,才能有针对性地消除易燃性溶剂的危险性。

3.2防火安全要求

涂装车间属于火灾危险区,应采取相应的消防措施。

3.2.1涂装车间的防火安全

涂装车间应有两个出口,备有消防灭火用具,如灭火器、砂箱、棉毯和铁铲等。所有电气设备、照明灯、电动机和电气开关等都应有防爆装置、电源应设在防火区以外。设备应接地线,防止静电积聚和静电放电。涂装车间内严禁烟火等。

3.2.2涂装现场的防火安全

应设有专用调漆室和涂料贮存库。擦过溶剂和涂料的棉纱等应放在专用带盖容器内,并要按时处理。涂装过程避免碰击、磨擦等动作,以免发生火花和静电放电。涂装设备应符合防火安全技术要求,严禁随意倾倒溶剂和涂料,保持涂装生产线整洁、室内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应有必要的防护措施。

3.3灭火方法

灭火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原理如下:移去或隔离已燃物的火源,使之熄火;隔绝空气,切断氧气,使之自熄。或将不燃性气体(如二氧化碳)喷到燃烧物上,把空气中的氧气稀释到16%以下就能熄灭火焰。用冷却法使被燃烧物质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即可灭火。涂装车间的员工都应熟知防火安全技术,掌握灭火原理、火灾类型及其扑灭方法,学会使用各种消防工具。

4、结语

根据施工应用技术规范要求,一定要严格控制涂装工序、涂装环境和质量检查程序。由于电阻涂料对自动涂装线的运作适应性等原因,有时涂膜会产生针孔等弊病,工艺员应认真观察电阻器外观、仔细分析产生弊病的原因,准确采取消除措施,防止弊病继续出现。操作人员应熟知防火安全技术,掌握灭火方法,学会使用消防工具,懂得卫生安全知识,确保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孙天厚,邓建国,张军华.水性导电涂料导电性能及屏蔽效能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1,17(03):302-306.

论文作者:刘宏生1,凌芹2,李辉3,何晓峰4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电阻涂料的施工应用技术论文_刘宏生1,凌芹2,李辉3,何晓峰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