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省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绍红[1]2006年在《宜春市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难点在农村中学,本文通过实地访谈调查、问卷调查与文献调查和分析,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宜春市农村初中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加强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思考。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素质教育概述与问题的提出。本部分首先对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涵义、特征与内容进行了探讨,接着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进行了较深入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必要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宜春市农村初中素质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第二部分:农村初中素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本部分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概括之后,着重阐述了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辍学现象比较严重;初中生素质发展不平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条件普遍较差。 第叁部分:影响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因剖析。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制约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也有学生个人的因素,它们既独立起作用,又彼此相互影响。 第四部分:推进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对策探讨。该部分主要针对第二、叁部分对农村初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关于加强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相应措施和对策的思考。提高认识,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为实施素质教育创设前提;以课程教材改革为突破口,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基本保证: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考试和教育评价制度;优化教育环境,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构处“叁位一体”的合力教育网络。

卢德玉[2]2002年在《我省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实施素质教育不仅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总趋势,而且有助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本文对素质教育提出与发展的背景,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要求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我省农村初中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探讨其存在的内外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提高认识,树立新观念;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以推进我省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

草珺[3]2017年在《社会主义教育公平观及其实践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叁个层面的基本价值追寻,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浮在表层,也不能脱离实际,必须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体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公平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引申。本文具体到教育发展领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中,提炼出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有价值观指导意义的几个核心观念,围绕社会主义教育公平观这一主线,通过对其内涵的全面分析,归纳出了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核心要素的社会主义教育公平观价值体系。论文分析指出,社会主义教育公平观全面体现着教育公平的本质属性和现实需求,是能够有效指导我国教育公平实践的核心教育价值观。马克思认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西北地区在我国教育公平的发展中具有典型的对比效应,是急需被现实关照的教育不公重点区域。本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一般研究与典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教育公平观?我国西北地区教育公平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如何在社会主义教育公平观指导下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叁个问题展开论述,从价值观角度对我国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全面审视,并在分析过程中总结了的教育公平的评价模式。论文认为,西北地区教育不公问题的产生有着极其复杂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但究其关键,是社会对教育公平价值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执行中缺乏有效的价值观指导,造成许多教育不公问题产生。如何以一种科学的价值观指导教育公平,是从深层次解决教育不公的根本途径。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从现实客观因素、主体观念影响、国家体制根源、政府制度建设、当前教育模式、社会法治化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以期寻找到影响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公平治理。通过全面分析本文认为:客观条件是西北地区教育不公产生的现实土壤,“以人为本”理念缺失是加剧教育不公的思想根源,城乡“二元分割”是导致西北地区教育机会不公的体制诱因,应试教育下的学制结构模式是导致教育不公的机制困境,没有认识到教育公平问题的本质是法治问题则是教育公平保障缺失之根源。在认清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之上,论文通过透视西北地区教育公平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从以人为本、确保权利和机会平等、保证教育实施过程的公正、加强法治化建设四大对策,以期对促进我国西北地区教育公平提供有效的现实指导。本论文的总体框架结构是:理论、逻辑、历史、数据、问题、原因、对策。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观为理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依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重点,以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西北五省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过程回顾为资料支撑,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的西北地区基础教育为对象,以东西部,特别是西北五省基础教育为什么存在较大差距为问题导向,以对西北甘肃典型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调研及其问卷数据分析为佐证,最终提出了怎样消除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若干对策和思考。

陈佳[4]2007年在《四川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是我国教育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无疑对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至关重要,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农村学校体育的普及,有利于大面积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体育文化和文明生活方式在农村的传播,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下,各级政府逐步把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轨道,许多省、市、自治区召开了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会,使得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国内学者也加强了对我国各地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针对现状在人、财、物的建设方面也提出了一些较好的建议,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对巩固和发展多年来学校体育改革的成果,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是十分重要的。四川省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时机,以各项教育、学校体育法规为依据,积极地开展工作。把落实《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实施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四川省是一个农牧人口比重较大的农业大省,经济发展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以来,尽管国家在政策上向西部倾斜,大力支持西部的经济发展,但总的来说,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十分缓慢。本文在对四川省150所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和分析基础上进行较系统地微观研究,并提出发展战略目标及对策。进而为四川省相关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政府教育部门进行规划和制定计划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不容乐观:体育教学实施状况令人担忧;体育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农村学校现有条件与学生对体育需求矛盾突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体育经费严重不足;课余体育活动开展不到位;体育卫生保健及学生体质测试状况尚未达到标准;学校领导对体育管理不够重视。由此提出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一是深化农村学校体育学科教学改革,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健康第一”思想。大力挖掘农村体育教学资源,编写符合本地实际的体育学科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是完善管理体制,转变观念,制定规划,形成良好的政府到学校管理的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系;叁是改革体育学科教学评价,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价机制,完善新形式下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四是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师资培养,稳定农村体育教师队伍,适应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需要;五是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六是增加体育经费,有计划地逐步改善农村学校场地、器材缺乏的现象,改善农村学校体育卫生的基本条件,有效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资源。

宗希云[5]2007年在《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选择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策略研究为题目,原因在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全国近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取决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只有大力改革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批的农业生产专门人才,才能实现农村现代化。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10月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讲到:“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尤其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省,根据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的实际需求,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途径与策略,对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农业及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内容是在作者主持的课题《黑龙江省农村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中俄边境地区基础教育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作为实证分析与研究对象,运用系统科学、经济学及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村教育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提出发展策略。研究的目的在于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教育为培养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服务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设健康、文明、富裕、和谐的农村社会。本研究对国内外农村教育研究现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确立研究起点。从农村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入手,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教育的发展环境辨识、态势分析与问题诊断,有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全面认识并了解农村教育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与条件,将农村教育系统纳入整个经济与社会系统之中,从而科学客观地认识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条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特尔菲法对农村教育问题进行排序,用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村教育系统进行战略分区研究,从不同的侧面深刻揭示农村教育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对农村教育的基本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凋发展的理论研究,从经济学与社会学两个视角认识影响与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人力资本理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与协调理论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关系,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和谐教育理论和人的整体发展理论,为农村教育理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对农村教育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重新界定“农村教育”的概念。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农村教育是“发生在乡及乡以下,以农村人口为教育对象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总称。”本研究对农村教育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农村教育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农村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农村学校布局分散性、农村教育内容实用性、农村教育时间季节性,尤其是提炼了黑龙江省农村教育的办学模式,即农村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模式、农村职业教育自主发展模式、农村成人教育联合办学模式。在办学模式研究中,合作、联合、参与及开放式的特点在办学中发挥优势作用。本研究通过调查整理5年的数据资料,对黑龙江省农村教育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量化分析,并采用特尔菲法提出问题重要性的排序。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农村教育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农村教育系统中的基础教育进行了战略分区,对黑龙江省64个县及县级市的农村教育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划分出一级地区9个,二级地区18个,叁级地区13个,四级地区24个,并结合调研对分区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从宏观到微观给出了对分级结果的分析,为全省农村教育发展提出了总体框架。进行战略分区不仅揭示全省农村基础教育的类型结构,为宏观指导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而且揭示了各地农村教育的类别属性,为微观分类指导提供依据。本研究结合对黑龙江省实证研究的成果,系统地提出了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措施,在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农村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推进农村教学改革及加快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提出创新性和建设性的改革与发展策略。对策的提出既站在宏观的角度,又结合黑龙江省具体情况,较好地体现了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使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现实与未来结合的研究思路及方法,针对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相应对策,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国家充分重视“叁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本研究为探索农村教育的发展道路,促进农村教育水平提高,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行的建议,为教育科学研究及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帮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周秋红[6]2008年在《农村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含义、本质特征、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农村初中学生在物理探究式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特点,对探究式教学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并在研究基础上,扩展五-e循环教学模式为五-e发展式教学模式,并对五-e发展式教学模式进行实践研究。通过教学实验对五-e发展式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实践表明,在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五-e发展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而且进一步实现了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目标,改变了被动的教学方式,使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出发,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经历,达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的培养,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物理教学改革提供了心得和视野,加深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对当前物理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理解。

刘晶[7]2009年在《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这不仅对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以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样具有重大意义。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据2007年年底统计,全省总人口6890多万,其中5470万以上在农村,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0%。与此相对应,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7716808名,其中6554103名在农村,也就是说,全省80%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在农村,这个基本省情决定了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河北省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教师数量基本能够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办学的需要,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教师队伍建设法制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然而在高标准普及义务教育方面,教师队伍建设的潜在问题正日益凸显。因此,研究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求有效的解决对策,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以及个案法,在对河北省教育厅2003-2007年基础教育统计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和对河北省威县、蠡县等有代表性的县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实的描述,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正文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梳理已有的相关文献,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说明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通过对河北省教育厅2003-2007年基础教育统计资料进行认真地分析与计算,得出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包括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法制化进程以及教师补充机制等。第叁部分,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部分地区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代课教师依然存在;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综合素质不高,专业发展水平偏低;农村教师权益保障不完善等。第四部分,加强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在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国家有关教师政策,提出了加强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包括:不断完善农村教师资源配置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多维度优化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和完善农村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陆岳新[8]2005年在《农村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对原有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来,农村课程改革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适应农村的课程体系难以建立、“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化倾向、师资和物质条件保障不力、新课程实施的非均衡化和“断层”现象、社会氛围不浓等问题,向纵深推进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造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教育观念落后、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滞后、班额过大、教学点分散、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且这些制约因素相互影响阻碍着农村课程改革。为此,必须从宏观、中观层面寻找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管理对策。宏观层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均衡发展、重点突破、求实创新的指导原则,正确处理好农村课程改革中共性与个性、点与面、内因与外因、重点与一般、继承与创新、现实与可能等六个方面的关系,中观层面要积极推行办学条件标准化、乡村管理一体化、师资配置共享化、课程实施均衡化、实验试点多样化、工作推动激励化和学校发展校本化等七个方面适切性的管理对策,并为教育行政提出政策性建议,不断推动农村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黄真明[9]2016年在《人的科学发展理念视阈下我国初中素质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人的科学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人的科学发展理念是指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更加突出人发展的全面性、综合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发展。它具体化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的科学发展理念立足当前我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需要,对人的培养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制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是“十叁五”时期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素质教育”是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理念,代表着我国未来较长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素质教育在我国推行多年,取得了大的成效,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羁绊、教育者整体素质不高的制约,中高考竞争对素质教育的牵动、初中素质教育科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初中素质教育偏离“育人为本”核心、素质教育形式化突出、素质教育各要素发展不协调、素质教育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人的科学发展理念赋予了素质教育新的内涵,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的科学发展理念是深化初中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南,深化初中素质教育是推进人的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人的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和深化我国初中素质教育,既是推进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促使初中学生科学发展,培育真正契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路径。人的科学发展理念视阈下初中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深化,需要着力于以下方面: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初中素质教育认识水平;端正教育宗旨,真正确立初中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理念;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初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革考试制度,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真正转变;完善用人机制,营造初中素质教育良好社会环境;创新管理制度,为初中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科学设置核心要素,促进初中学生素质协调、综合发展;科学建构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初中素质教育实效。

李海富[10]2012年在《河南省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要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各类学校要广泛、深入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有近80%的学生在农村,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河南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整体水平。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依据河南省的地理位置,分别从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5个地区(豫东的商丘,豫西的洛阳,豫南的信阳,豫北的安阳,豫中的郑州)的27所农村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阳光体育的开展现状和出现的问题,结合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河南省农村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河南省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和建议。结论如下:1、河南省农村中学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河南省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确保了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3、河南省农村中学通过举行冬季长跑、中学生运动会等活动,使阳光体育运动得以顺利实施;4、河南省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舆论宣传不力,导致学生认知不足:5、河南省农村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状况不容乐观;6、河南省农村中学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不理想;7、河南省农村中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8、河南省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经费投入不足,场地、器材缺乏,项口设置单一;9、河南省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对策如下:1、加强宣传和引导:2、切实围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努力使学生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阳光体育运动;4、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5、因地制宜,积极主动改变目前现状;6、提高认识,完善阳光体育管理和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 宜春市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张绍红. 江西师范大学. 2006

[2]. 我省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卢德玉. 福建师范大学. 2002

[3]. 社会主义教育公平观及其实践对策研究[D]. 草珺. 兰州大学. 2017

[4]. 四川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D]. 陈佳. 四川大学. 2007

[5]. 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策略研究[D]. 宗希云. 东北农业大学. 2007

[6]. 农村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 周秋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08

[7]. 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现状、问题与对策[D]. 刘晶.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8]. 农村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D]. 陆岳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9]. 人的科学发展理念视阈下我国初中素质教育问题研究[D]. 黄真明. 信阳师范学院. 2016

[10]. 河南省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海富. 北京体育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我省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